?

探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2017-09-20 00:43李征輝
新課程·小學 2017年8期
關鍵詞:激趣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李征輝

摘 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連接語文聽說讀寫的教學紐帶,能有效地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和應用技能,對于拓展學生視野、發散思維、陶冶情操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對此高度重視,積極探尋有效的教學策略,優化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激趣

小學是學生認識語文、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的初級階段,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學的初始階段,為了不使每個小學生輸在語文學習的起跑線上,作為引導者的我們,應當積極尋求高效的教學手段,力圖通過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水平,優化整體語文教學質量。下面,本人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把幾點教學探討與大家分享一下。

一、激發兒童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主閱讀

閱讀可以分為默讀和朗讀,雖然它們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其最終的目的卻是殊途同歸,即有效理解文章的含義,在做閱讀理解題目時,能夠根據自己對題目的理解從文章中找出需要的答案。因此,我們不難理解,閱讀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面對較多的文字,而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因為我們無法有效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這也是導致閱讀教學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之一?;诖?,本人認為,我們應當從小學生認識事物的心理特點入手,尊重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通過激發兒童閱讀文章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閱讀來提高教學效率。畢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語文教師不能長久陪伴在學生的身邊,倡導學生自主閱讀,養成良好自學習慣可以助力學生飛得更遠。

比如,在教學S版小學三年級語文《蝸?!芬徽n時,教師可以在教學的伊始,利用多媒體音頻設備為兒童播放《蝸牛與黃鸝鳥》,當悠揚的音樂在課堂上響起時,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便會被集中起來,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閱讀本課《蝸?!繁悴辉偈且患y事,通過自主閱讀,小學生便會體會到本課的主旨以及作者想要向讀者傳遞的信息,從而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二、組織學生反復誦讀,品味文章蘊含哲理

古語有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意思是指隨著人們對文章閱讀次數的增加,往往會得到一些更加深入的體會。S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其涉及很多綜合性的信息,有描寫自然景物的,有古典詩詞,還有人物傳記等等,這些內容中,有一些課文從表面上來看,是寫景的但是其中卻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而這些人生哲理,則是培養兒童良好思想道德,激發學生感悟人生,樹立正確人生觀、社會觀和價值觀的突破點。在實踐教學中,語文教師應當懂得如何運用這些內容,引導學生品味課文,感悟人生哲理。

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反復誦讀《狐假虎威》及《鷸蚌相爭》,這是兩則寓言故事,前一則寓意在于告訴人們在生活中總有一些人自己本領不行,但總是依靠別人的能力來仗勢欺人,對于這種現象,我們應當堅決抵制。另一則,則是寓意兩個同等水平的人在爭斗時,一定不能忽視第三者的存在,否則就會帶來玉石俱焚的后果。小學生或許初次閱讀并不能體會到其中暗含的人生道理,但是多次閱讀再加上自己在生活中的體會,必然會對本篇文章有全新的了解。

三、精心設計自學提綱,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1.精心設計自學提綱

自學提綱的設計要認真鉆研教材,從學生的學習基礎出發,符合學生的接受程度。例如,在《我的戰友邱少云》的第三段的教學中,我抓住以下問題讓學生自學:(1)“火力警戒”指什么?火是怎樣燒到邱少云身上的?(2)邱少云身上著火后,“我”的內心活動怎樣?(結合課后思考第二題理解)(3)邱少云在烈火中是怎么做的?他可能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體會到的?總之,教師設計時絕不能貪多求全,不可能什么都練,應分清主次、抓住重點,才可做到每課必得,每練必得,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在閱讀教學模式下,培養小學生合作意識,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合作意識和能力是一個人全面發展的必備因素,在社會現代化的今天來說更為重要,因為一個人的力量和知識畢竟是有限的,無法做到全能,而這就需要他人的能力和信息作為補充??v觀歷史人物的成敗,我們不難看出,成功者往往要依靠多人的擁護。其次,合作能力的培養也是我們新課程改革中明確的要求,在閱讀教學中,小學生時常會遇到各種理解困難,這便需要集體的力量幫助解決。比如,在教學語文五年級課文《狼牙山五壯士》時,為了引導學生合作閱讀,我們可以如此布置學習任務:首先將本課的生字、生詞通過查閱字典、詞典方式理解,其次,通篇閱讀本文,找出本文的關鍵時間點及本文的重要人物。再次,說一說自己從這篇課文中學到了什么?如此,當問題接踵而至時,以學生一人之力難以克服,向其他學生尋求幫助就顯得十分合理,并且這也是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通過合作交流,學生可以正確把握文章主題,從課文中理解到戰爭的殘酷、革命斗爭的艱辛以及如今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四、重視學法的指導

學法指導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變“苦學”為“樂學”“善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識字、學詞、解句、分析文章,都有其一定的方法。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教給學生方法,例如,給課文分段可以指導學生按不同的分段方法。寫人記事的記敘文,可以按事情的發展順序:起因、經過(發展、高潮)、結果來分;游記、參觀訪問記以及寫景的文章,大多可以根據地點的轉移分……學生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使之經歷提示、理解、鞏固、運用,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給不同的體裁文章分段的能力。

學法指導若只停留在教給學生方法,懂得程序是不夠的,還要讓學生在實踐中反復練習,在練習中不斷掌握方法,發展學法,形成學習能力。

五、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體驗成功的喜悅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面向全體,多創造機會讓學生有效地說話練習。例如,我在學生自學后,讓學生都開口“說”,或“自言自語”或“找同學分析、辯論”。這樣,每個學生都增多了說話的機會。同時,我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中思、思中疑,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品詞析句賞文,發展語言;適當引導學生填補課文空白,啟發學生聯想和想象,讓學生拓展思維,樂于創造。在強化時,我注重以多鼓勵少批評為宗旨,創造和諧的氣氛。對正確的回答,用“回答正確”“對”給予肯定。對不盡完善的回答,用“你還有要補充的嗎?”或“看誰答得更準確?”來表示。對錯誤的回答,用“誰有不同的看法?”或“誰來幫他改正?”來表示??傊?,教師要特別珍惜學生發言的機會,盡可能使他們從每次的發言中都能享受一次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另外,教師要善于鼓勵、引導,激發學生想別人想不到的,說別人沒有說的,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的目的。

六、讀寫結合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是理解,欣賞寫作是運用。在分析了課文的某些片段或學完全文后,我注意引導學生欣賞、積累好詞好句以及歸納文章的寫法,然后啟發他們用本段或本文的寫法進行寫作。例如《桂林山水》,第二、三段是分別抓住“靜、清、綠”和“奇、秀、險”來描寫桂林山水的美麗景色的,于是讓學生學習作者如何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準確的詞語,展開豐富的想象以及如何運用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又如《鳥的天堂》教學后,啟發學生描寫景物要按一定的順序,既要寫出事物的靜態,又要寫出事物的動態,動靜結合,更好地體現景物的美。實踐證明,讀寫結合,合理遷移,比孤立地指導學生作文的效果好得多。

概言之,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對此我們毋庸置疑,為了提高閱讀教學質量,語文教師可以積極從以上幾點入手,比如激發兒童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組織學生反復誦讀,品味文章蘊含哲理;巧妙設置閱讀問題,培養學生合作意識;重視學法的指導;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體驗成功的喜悅;讀寫結合等,進而實現小學生語文綜合水平的提升,優化語文整體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郁堅.關于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2).

[2]何建洪.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思考:以人教版新課標為例[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4(10).

?誗編輯 高 瓊endprint

猜你喜歡
激趣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初中政治課的“激趣”研究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