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目前高校師范畢業就業心理實證分析與對策

2017-09-27 17:16吳汛鏘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5年25期
關鍵詞:師范狀況師范生

吳汛鏘

摘要:隨著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高校師范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其就業形勢也更加嚴峻,大部分高校師范生都存在畢業就業心理焦慮的狀況。本文對高校師范畢業就業心理焦慮現狀及原因作了簡要分析,并從社會、學校及個人三個層面提出了具體的緩解高校師范生的畢業就業心理焦慮問題,促進高校示范畢業生就業率的對策建議,以期為促進高校師范畢業生就業率提升的相關工作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字:師范畢業;就業心理;對策

【分類號】G647.38

近年來,我國在高等教育以及人事體制方面做出了很多改革,對高校大學生的就業政策也實現了從統包統分到雙向選擇和自主擇業的轉變。師范類學生大規模的擴招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師范類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進而使得大部分師范畢業生產生就就業心理焦慮的現象。

一、高校師范畢業就業心理焦慮現狀及原因分析

根據對某師范高校的591名畢業生的就業焦慮狀況的調查,得出了這樣一個結果:這群師范畢業生中存在畢業就業心理焦慮狀況的占28.49%,其中有18.61%是輕度焦慮,9.64是中度焦慮,還有0.68%為重度焦慮。這些師范高校畢業生就業心理焦慮狀況的大量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會的群體性焦慮結果。造成其就業心理焦慮狀況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就業支持,其次是就業競爭壓力太大,然后是自信心不足,最后再是對就業前景過分擔憂等其他因素。這些師范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心理焦慮現狀還呈現出如下兩個較為明顯的特征。

其一,有畢業就業心理焦慮狀況存在的男生要少于女生,并且其差異較為明顯。男女生對其原因的側重點也各有不同,男生主要表現在對就業前景的擔憂之上,而缺乏就業支持、就業競爭壓力大、自信心不足等大多都表現在女生身上。

其二,農村師范畢業生比城鎮師范畢業生的就業心理焦慮狀況更為嚴重,這主要是因為,在獲取經濟支持或者信息支持方面,城鎮學生明顯比農村學生更具優勢。

當前,不少高校師范畢業生在擇業或者就業時,會產生一種無助感,這種無助感有可能來自社會,也有可能來自家庭。一方面,在高校師范生的擇業、就業方面,社會對其的關愛和支持并不是特別充分,就業市場的競爭極為激烈,并且還存在一些不公平現象。不按就業競爭市場規律運作的情況仍舊存在,導致了不少師范生在各種招聘考試中“被成為”了陪考對象,進而增加了其無助感。另一方面,師范畢業生也和其他大多數畢業生一樣,在即將離開校園走入職場之前,仍舊不能完全擺脫自己對家庭在經濟和心理方面的依賴,而父母對其的較高期望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其心理壓力,使畢業生產生了心理焦慮狀況。

二、促進高校師范畢業就業的對策建議

(一)社會層面

為促進高校師范畢業就業,從社會層面上講,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著手。

首先,建立較為完善的就業服務機制。溫家寶總理曾經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可以通過加強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服務以使創業帶動就業的方針能夠實現。就目前而言,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渠道較為狹窄,大多是通過熟人介紹、學校推薦、校園招聘、網站招聘、報考公務員等形式進行,而能夠通過這些方式就業的學生少之又少,大多是那些學生干部或者專業能力較強的學生,大部分學生都只能通過校園招聘或者網站招聘求職。然而,校園招聘及網站招聘的職位供應量根本不能滿足眾多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需求,師范生幾乎沒有太大的競爭優勢。所以,政府很有必要進行專項投入,為高校畢業生建立一個公益性的就業信息平臺。在平臺內發布就業信息,學生通過該平臺就能夠進行查詢、交流以及遠程面試等。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提高高校畢業生的求職效率,還能夠節省各種人力、物力及財力成本。

其次,建立相關的政策激勵機制。根據師范生的不同學歷層次,設定與之相應的最低薪酬標準,實現對用人單位合理用人、理性用人的引導,進而使各大高校的師范畢業生資源能夠得到有效配置。引導師范畢業生下基層、設立師范畢業生創業基金、建立師范畢業生創業基地等都是非常不錯的辦法。

最后,完善相應的社會保障制度。對于那些求職困難的師范類畢業生,相關部門可以開展“一對一”式的就業幫扶服務。通過基層平臺的跟蹤和了解,依托專業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幫助就業困難的師范畢業生找到合適的職位,并給予一定補貼。

(二)學校層面

為促進高校師范畢業就業,學校也應該做出積極的努力,具體可以從如下兩個方面著手。

第一,提高教師教學質量,使師范特色不斷強化。師范畢業生的質量是其教學質量的最終要體現。師范畢業生之間的就業市場之爭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師范畢業生的質量之爭。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師范畢業生的整體實力,強化其師范生特色,進而具備更大的競爭優勢。

第二,不斷完善其就業指導服務,促進師范畢業生就業。即將離開校園步入職場的師范畢業生大多缺乏就業實戰經驗,對就業的了解少之又少,需要有人對其進行專業的指導。對師范生的就業指導應該從學生踏入校園的時候就開始,不能存有“臨時抱佛腳”的僥幸心理??梢酝ㄟ^開設相關的就業指導以及職業生涯規劃等課程,或者為其創造更多的實習機會等方式加深學生對就業的理解,使其不斷熟悉就業流程及其相關規則。

(三)個人層面

社會和學校所做的努力都是客觀的外在因素,這些外在的因素能否取得較好的效果最主要還是要看師范畢業生自己的態度和行為。如果自己不上心,他人做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勞的,為增強其就業競爭優勢,廣大師范生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著手。

第一,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因為對大部分應屆生而言,其最主要的優勢并不是學歷,而是過硬的專業能力。

第二,學會妥善處理人際關系。人是社會的基本元素,不可能脫離社會而獨自存在,需要不斷與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的。所以說,一定要掌握人際溝通技巧,能夠妥善處理和他人之間的關系,才能在求職過程中獲得用人單位的青睞。

第三,多多累積社會實踐經驗。大部分學校和企業在招聘師范生時,大多更傾向于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學生。這些工作經驗的形式不限,教學實習、社會活動、勤工儉學等都可以。社會經驗越多的師范生,實踐操作能力更強,進而能夠在求職過程中具備更多優勢。

結束語:

由此可見,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還是有不少師范畢業生存在就業心理焦慮的狀況。但其最終還是不得不走出校園,踏入職場,進而完善自身,回報社會。所以,無論是社會、學校還是師范生個人,都應該采取相應的對策,以克服畢業生就業心理焦慮,盡早地實現就業。

參考文獻:

[1]牛家叢,等.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心理實證分析與對策[J].教育探索,2013,04:124-125.

[2]錢小華.四川省師范大學畢業生就業焦慮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8.endprint

猜你喜歡
師范狀況師范生
“師范專業認證”背景下物理師范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尋訪身邊的好老師”
構建“兩翼三維四能”師范生培養模式
2018年公費師范生招生專業及計劃數
小小書畫廊
論師范生教育實踐能力培養下的課程整合探析
安全感,你有嗎?
全球海上風電發展狀況
Comments o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by Younghee Sheen
長沙第一師范附小學生美術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