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灰樹花優良菌株評價

2017-10-16 05:44盛春鴿王延鋒潘春磊史磊張鵬于海洋劉姿彤王金賀董雪梅
中國林副特產 2017年5期
關鍵詞:樹花牡丹江農藝

盛春鴿,王延鋒,潘春磊,史磊,張鵬,于海洋,劉姿彤,王金賀,董雪梅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牡丹江分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41)

灰樹花優良菌株評價

盛春鴿,王延鋒,潘春磊,史磊,張鵬,于海洋,劉姿彤,王金賀,董雪梅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牡丹江分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41)

以14株灰樹花(Grifolafrondosa)菌株為試驗材料,以30%的木耳菌糠作為栽培基質,通過記錄子實體顏色、菌絲長速、子實體形態(朵長、朵寬、朵高)、產量、等農藝性狀,計算出不同性狀內的變異系數,評價不同菌株的生物學特性。研究結果表明:各性狀間存在不同程度的遺傳變異,其中朵寬性狀的變異系數最大,為3%~17% 。菌株HH01、HH02、HH06子實體形狀好、開片能力強、生物學效率高、子實體顏色好,適合在牡丹江地區推廣栽培。

灰樹花;菌株;篩選

Abstract:14Grifolafrondosastrains were cultivated on composition substrate contained 30% fungus chaff as test materials. The data describing fruitbody color, mycelial growth, fruitbody morphology(fruitbody longitudinal diameter, fruitbody transverse diameter, Height of fruiting body) and yield ect. were recorded to evaluate its biological features. Meanwhil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 were conducted on 14 strai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strains showed different degree of diversity,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was the largest, which range of 3%-17%. Strains HH01,HH02 and HH06 which have the good fruitbody shape, high leaf unfolding ability, high biological efficiency and good fruitbody color were more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in Mudanjiang region.

Keywords:Grifolafrondosa; Strain; Screening

灰樹花(Grifolafrondosa)又名貝葉多孔菌、栗子蘑、蓮花菌等,日本稱之為舞茸[1],其香味濃郁,口感獨特,富含氨基酸、多糖等多種生理活性物質[2],具有提高免疫力、抑制腫瘤[3]等功效。近年來,灰樹花作為高級保健食品,風行日本、新加坡等市場,是一種極具開發前景的高檔珍稀食用菌。

灰樹花的栽培始于日本,目前已進入工廠化生產水平,我國的灰樹花栽培以河北、浙江、山東省為主[4-5]。東北地區亦有小規模栽培,生產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成熟的生產用菌株比較少,品種比較單一。為了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本研究以14個不同來源的灰樹花菌株為試驗材料,通過考察記錄菌絲特性及子實體農藝性狀,對灰樹花菌株進行客觀評價,同時篩選出適合當地栽培的優良菌株,以滿足生產上的需求。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材料分別編號為HH01-HH14,其中HH01、HH02來源于韓國忠清北道農業技術院;HH03來源于浙江省慶元縣;HH04-HH09 來源于日本鳥取大學;HH10-HH14來源于吉林農業大學。

1.2 試驗方法

1.2.1 馬鈴薯綜合培養基(PDA培養基):去皮馬鈴薯200g煮汁,葡萄糖20g,磷酸二氫鉀2g,硫酸鎂0.5g,瓊脂15g,加蒸餾水定容至1000mL。

1.2.2 栽培種培養基:木耳菌渣30%, 木屑48%,麥麩10%,稻糠10%,石灰1%,石膏1%,含水量58%。

1.3 試驗設計

試驗于2015、2016年7~10月在牡丹江農科院食用菌示范園區內進行。采用完全隨機設計,17cm×33cm×0.05cm聚乙烯塑料菌袋熟料栽培,每袋干料重約0.58kg,含水量60%左右。

梳理教育投資與教育回報的關系,對個人及家庭的教育投資決策具有重要作用。以往關于教育回報的研究多數著眼于教育的工資收入回報,即個人每接受一年教育所帶來工資收入增加的比例(zhang,2005)。以往人們接受教育更多是追求工資收入的增加,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社會環境的日益變化,人們接受教育也為了實現更完善的社會保障及更高的社會地位。

1.4 農藝性狀測定方法

在灰樹花整個生育期,調查菌絲至子實體階段共11個農藝性狀,具體的性狀指標及調查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14個灰樹花菌株11個表型性狀的測定方法

1.5 數據統計分析

采用Excel 2010做基本的數據記錄和處理,綜合兩年的試驗數據,共同分析,計算出每個性狀的變異系數(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同時根據所得

結果分析各性狀的遺傳差異程度。

2 結果與討論

2.1 灰樹花菌絲階段性狀差異

將接種后的菌袋置于25℃發菌室內培養。觀察菌絲形態并記錄菌絲長速等指標,詳見表2,由此表可以看出:不同菌株的菌絲形態不同,菌絲潔白度、濃密程度和整齊度均不同,不同菌株的吃料速度也不同,其中HH06生長速度最快,HH09生長速度最慢,HH06在0.05上與HH04、HH12、HH01、HH011、HH10、HH13、HH03、HH05、HH08、HH09差異顯著,部分菌株在0.01上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

表2 14株灰樹花菌株的菌絲形態

注:++++代表菌絲非常潔白、旺盛、粗壯,+++代表菌絲潔白、旺盛、粗壯,++代表菌絲欠潔白、欠旺盛、欠粗壯;表中數據為平均值標準差。

表3 灰樹花不同菌株間的農藝性狀

注:表中數據為平均值標準差;CV,變異系數。

按照前文所述方法對灰樹花子實體階段的農藝性狀進行調查,對子實體顏色、原基出現時間、子實體成熟時間以及子實體的長、寬、高、葉片長、產量等性狀進行調查記錄,具體見表3。由表中數據分析可知:不同菌株各農藝性狀均不相同,朵長、朵寬、朵高、葉片長及產量等性狀內存在不同程度的遺傳變異,其中以朵寬性狀的變異最為廣泛,變異系數范圍0.03~0.17,菌株HH13原基出現最早, HH01、HH03、HH06、HH11原基出現稍晚,菌株HH08原基出現最晚, HH10未出現子實體。

子實體顏色上看,大部分菌株為暗黃褐色和暗灰褐色、少數菌株為灰白色;從產量上看,菌株HH01、HH06、HH09、HH13產量較高,其中菌株HH09產量最高,達到4kg,菌株HH01、HH04、HH06、HH13子實體朵大,葉片較長。

3 結論與討論

發菌期間,不同菌株在培養料上的生長速度不同,菌絲的潔白度、濃密度和整齊度也不同,菌株HH04、HH06、HH14菌絲潔白、濃密、長勢良好。菌株HH06生長速度最快,HH09生長速度最慢,各不同菌株之間生長速度差異顯著,然而菌絲特性這一生物學指標只能表征該菌株在營養生長階段的特性,并不能代表該菌株子實體階段情況。出菇階段,菌株HH01、HH04、HH06、HH13子實體朵大,葉片較長。菌株HH01、HH06、HH09、HH13產量較高,再綜合子實體顏色及營養學方面的研究進行篩選 ,根據《 NY /T446 -2001 灰樹花》 標準[6]及李怡彬[7]等研究結果,篩選出HH01、HH06、HH13為優良菌株,適宜在牡丹江地區推廣栽培,菌株HH09產量最高,但是子實體呈灰白色,不十分受市場歡迎,但是其作為種質資源的一部分,可作為后備的育種材料加以利用。

[1]羅信昌,陳士瑜.中國菇業大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2]郭健.灰樹花標準菌株庫的建立及優良菌株篩選[D].長春: 吉林農業大學, 2016.

[3]ADACHI K, NANBA H, KURODA H. Potentiation of host-mediated antitumor activity in Mice by beta-glucan obtained from Grifola frondosa (maitake)[J].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1987, 35(1):262-270.

[4]李牧.灰樹花采后生理生化及貯藏保鮮技術研究[D].長春:吉林農業大學,2008.

[5]郭家瑞,王衛國,李磊,等.灰樹花研究概述[J].食用菌.2010,32 (4):12-13.

[6]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NY/T446-2001 灰樹花[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1.

[7]李怡彬,沈恒勝,湯葆莎,等.灰樹花與白灰樹花子實體蛋白質營養評價[J].中國農學通報,2010,22:71-76.

EvaluationandScreeningofGrifolafrondosaStrains

Sheng Chunge, Wang Yanfeng, Pan Chunlei,Shi Lei, Zhang Peng, Yu Haiyang, Liu Zitong, Wang Jinhe, Dong Xuemei

(Mudanjiang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Mudanjiang,Heilongjiang 157041)

2017-06-27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牡丹江分院青年基金項目(2017Q05);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項目(ZY16B08);高效特色經濟作物產業扶貧項目示范(ZY16C05)

盛春鴿(1985-)女,碩士,研究實習員,從事食( 藥) 用菌育種與栽培研究,E-mail:shengchunge@163.com;通訊作者:王延鋒(1973-),男,博士,研究員,從事食(藥)用菌遺傳育種、栽培和加工研究,E-mail:mdjnks@126.com。

S646.2

A

DOI.:10.13268/j.cnki.fbsic.2017.05.004

猜你喜歡
樹花牡丹江農藝
感恩生活,給生命一樹花開——讀《花田半畝》有感
《牡丹江醫學院學報》投稿須知
送你一樹花
農機需要農藝“標準”,農藝需要農機“靈活”——2021國際農機展不容錯過的果蔬茶機械化論壇
中職學?,F代農藝專業實踐性教學改革探究
水稻主要農藝性狀與產量的相關性分析
25份果桑種質資源農藝性狀調查初報
貢獻更多“牡丹江力量” 書寫更精彩的“牡丹江篇章”
陌上花開文學社:播撒文學之種,靜待一樹花開
尋找最美校園 牡丹江師范學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