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爵士小號的本土化發展與應用思考

2017-10-17 12:23張趙鋼鄧思杭
卷宗 2017年26期
關鍵詞:爵士樂

張趙鋼+鄧思杭

摘 要:爵士小號從進入到中國之后,在發展過程中得到了較多推廣、普及和應用,逐步成為現當代小號音樂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但囿于現實的種種情況,爵士小號的發展和應用仍然面臨著許多桎梏。未來爵士小號在中國應當如何前行、對于小號音樂體系的拓展又應當如何開展、又在演奏和教學中應當如何應用,這都是小號演奏者與教學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爵士樂;小號演奏;小號教學;體系拓展

基金項目:2017年四川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互聯網+創意樂器產業”——中國管樂器的數學化定制、教學與文化體驗項目》(201710654001)

1 概述:爵士小號在中國的緣起與發展

上20世紀30年代左右,隨著爵士樂傳入,大批外國樂手開始在上海、廣州、武漢等地迅速建立起多支爵士樂隊,小號作為當時的樂隊的主旋律聲部也得到了較多使用,成為爵士樂隊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樂器?!氨臼兰o三十年代……建立了鋸源音樂傳習所,傳習所設有專門的管弦樂和爵士樂……經過系統專業的學習之后,中國爵士樂第一批樂師就此誕生?!碑敃r中國較為發達的娛樂業為爵士樂的生存與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而酒吧、舞廳等大批娛樂場所對爵士樂的應用需求也直接促使了爵士小號在中國的迅速普及。

但是,小號在整個爵士樂的演出形式中大多屬于伴奏聲部,其獨奏部分相對較少,在平時的演奏或者教學活動多為從屬關系。另一方面,由于爵士樂大多數情況下被歸為較為小眾的流行音樂范疇之中,并不被高等教育等階層所完全接受,這就導致爵士小號在中國的發展一直顯得非常緩慢,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目前在中國除了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地有少數的外國樂手在演奏爵士小號之外,其他大多數地區幾乎都很少見到這樣的演奏,也很少有高等院校開設相應的專業和課程。在專業領域方面,古典小號在中國的演奏水平與教育水平教育突飛猛進,社會普及程度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爵士小號在音樂學院的教學體系中仍然基本沒有太多涉獵。這些因素都導致爵士小號在中國的發展較為滯后。

近幾年,隨著國內音樂文化的不斷發展,受到音樂文化的廣泛傳播、大眾審美的提高、很多“海歸”演奏家等多方面的影響,爵士小號的發展又重新獲得了生機,也為小號音樂的體系拓展提供了極好的發展條件。專業爵士音樂學校及專業的創辦、爵士音樂節的舉辦、多元音樂教育的開展、流行音樂文化產業的發展……這些因素讓更多的小號演奏者開始重新認識與學習爵士小號,也讓更多的大眾接觸到了這種新穎而又具有獨特藝術魅力的演奏風格??梢灶A見,爵士小號在中國未來的發展,仍有較大的空間和機遇,但不可否認,其未來仍會面對著諸多現實問題。

2 困境:發展與應用中的挑戰

無疑,爵士小號在中國的發展和應用情況目前并不樂觀,正因為如此,其專業體系的拓展與完善需要從更多的的方面來看待,必須要結合大眾與時代的審美性與藝術認知程度等多方面去看,才能真正發現并解決爵士小號在我國小號專業體系中發展的問題。

首先,爵士小號的市場的需求度低,這直接就限制了爵士小號在中國的普及和現實應用,也制約了其體系的拓展。雖然爵士樂作為世界范圍內的一種主流音樂,其影響范圍已然十分廣泛,但由于國內大眾普遍的音樂審美性的限制、音樂產業不規則發展的限制,導致較為小眾的爵士樂在中國的傳播相對緩慢,尤其是以純樂器來演奏的爵士樂的音樂形式,基本上不會被大部分聽眾所欣賞與接受。正因為缺少聽眾與市場,所以純器樂的爵士樂隊基本上不會以音樂會或者演奏會的形式來進行演出。另一方面,爵士樂隊雖然可以作為現場音樂進行演出,但由于演奏者太少而導致成本過于太高,這使大部分商家不會選擇爵士樂隊進行演奏,這也極大制約了爵士樂的藝術發揮空間。市場的需求度過低直接限制了演奏者的演奏積極性,更加限制了純器樂爵士樂隊的發展。所以,爵士小號在中國的發展就目前來看形式依然較為嚴峻,受到各種問題的限制與牽制導致了發展的遲緩。

其次,拓展爵士小號專業方面的知識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也是必須要做的,但這只是淺嘗輒止的宣傳,而不能完全解決現實問題??偟膩砜?,爵士小號作為一種較為新穎、現代的演奏風格,對于中國普通大眾來說就顯得更加陌生了,所以薄弱的受眾基礎與演奏者的基數較低直接導致了爵士小號的推廣與傳播受阻。要知道,大眾對于爵士小號的認識不足是目前最直觀的一個問題,因為小號在社會中的普及率比起鋼琴、小提琴、二胡等其他熱門樂器來說并不一定被人熟知和接受,演奏小號與欣賞小號的人數較少。另一方面,大眾對于爵士小號的藝術鑒賞能力尚未培養起來、聽眾缺少爵士方面的藝術知識,面對著陌生的爵士小號,他們更樂意接觸古典小號或者其他流行風格。此外,當前在我國小號的教育與演奏專業領域中基本上都是以古典小號的教學與演奏為主,國內目前專業的音樂學院基本上沒有開設爵士小號這一專業,大部分演奏者對爵士樂的了解相當匱乏,大部分國內的古典小號演奏者認為爵士小號的學習沒有太多價值,也沒有嘗試或者練習的興趣;就算有演奏者想要研習,但也很難找到合適的學習渠道。

若想讓爵士小號的專業體系得到拓展、使其發展與應用得到更多空間,就應當積極面對現實里所存在的挑戰并解決這些問題。這在下文中將會就此進行簡要闡釋。

3 思考:本土化的發展與應用

既然提出了上述問題,那么面對著爵士小號在中國的發展未來情況,相應的處理對策應當是發現其中的機遇,揚長棄短,在本土化的應用和相應的體系拓展才能更具現實意義。

首先,應當結合目前中國大眾與時代審美性,打破文化認同的隔閡,讓更多人認知與了解到爵士小號。爵士樂雖然來自于西方,但在中國傳統音樂與民族文化的未來轉型時期仍有著重要借鑒意義。正如爵士樂多元化的發展一樣,由爵士樂融合不同的文化所衍生出的多種形式音樂風格都保持著各自的藝術特色與文化內涵,所以當這種具有強烈美國文化與精神的音樂形式傳入中國時,由于背景與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其發展與應用總會顯得有些格格不入?;谶@樣的情況,大眾對爵士樂應該也要有一種清晰的概念,需要他們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去了解和認識它——就如同我們知道在欣賞古典音樂時必須保持一種嚴肅安靜的狀態、在欣賞搖滾音樂時會跟著搖頭吶喊一樣,大眾的審美、媒體的引導與音樂風向的導向都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在積極的引導過程中讓大眾能慢慢的接受與理解這種音樂風格、爵士小號的藝術特性,讓他們在藝術鑒賞的過程中不再因為鑒賞能力和技能的限制而感到茫然無措,這樣才能使爵士小號被中國的大眾所接受。當然,從專業小號演奏者的角度來看,他們也需要去更加深入理解與認識這種音樂風格,這樣才能從專業的角度去發展與傳播爵士小號,也不會因為人才的缺失導致那些問題的出現??偟膩砜?,在爵士小號發展的過程中,其文化傳播與學習都是相互促進的,如果缺失了其中任何一方都會導致失敗,所以,爵士小號在中國的發展需要協調平衡好二者的關系,這樣才能對爵士小號的體系拓展發揮積極的作用。endprint

此外,在藝術思想上追求“求同存異”,讓爵士小號的發展適應不同的受眾群體,亦可適當地去嘗試與中國音樂文化融合、創新,使其更加符合中國時代審美和大眾審美,且在本土化的進程當中逐漸豐富起爵士小號的美學意象和文化內涵、進一步拓展其專業體系。在音樂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新興的音樂形式肯定會不斷的涌現,也會有很多音樂不斷交融、變異、消失、誕生。當有外來文化與其他地域特色的音樂風格——譬如爵士小號為代表的爵士樂——在中國本土化的過程里,需要做到的應該不是去排斥、疏遠,而是從中發現其中的精華、文化內涵、藝術技巧等有用的東西并加以活態利用,甚至可以結合自身的發展狀態與文化內涵加以創造,逐漸發展成一種具有本土化風格的體系,做到“學其形、表己意”。在小號專業體系的拓展過程中,國內大多數演奏者如會覺得演奏古典就應該不去觸碰其他風格的音樂,認為如果演奏了其他風格的音樂以后會影響自己演奏古典的狀態與技巧。誠然,古典音樂在經歷幾百年的發展當中自然有他獨有的優勢與文化底蘊,但古典音樂在發展的過程中同樣也是不斷的吸納不同的音樂風格而形成的一個龐大體系,所以,爵士樂在未來也必然會經歷這樣一個融合變化的過程?;诖髷祿从车默F實情況而言,目前在歐美地區很多小號演奏家、教育家和理論研究學者在研究、教學和表演古典風格的小號音樂作品的同時,也會去接觸其他許多包括爵士樂等更多元化的其他風格音樂,以此來探索這種樂器的藝術表現空間,豐富其藝術表現能力和文化內涵。而從教育上來說,以爵士小號為代表的爵士樂教育在目前逐漸成為歐美日韓較為推崇的一種音樂教育方式,這種方式可以在音樂教育的過程當中很好地培養起學生創新精神,也可以培養其對于音樂的多重樂感、即興表達能力、藝術思考能力——這些都是爵士小號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本土化應用的優秀實操案例。

當然要注意的是,任何外來文化在中國的本土化發展都應該是借鑒參考和融合,爵士小號也是如此——在融入中國小號專業體系時也不能揠苗助長、舍本逐末,不應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模仿(比如只是學習華麗的即興技巧而摒棄了爵士的即興精神,亦或是拼湊各種中國文化符號嘩眾取寵)而忘記發展和應用的本源。所有的研習者應該在了解它以后,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來權衡、取舍,去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去拓展與完善中國小號專業體系,去思考如何在本土化的過程中發揮爵士小號的多維度現實作用。

4 結語

大眾、時代審美發展的內在驅動力會受到專業體系發展的影響,二者間形成的那種相互影響與發展的關系,同樣也構建起了屬于兩者的文化價值觀念與藝術體系,在不斷的發展與演變過程中也在不斷的自我完善與進步。無論是爵士小號的發展或是應用,亦或是在相應專業體系中的拓展,這都需要所有小號演奏者、教育者、理論研究學者與所有受眾的共同努力??偠灾?,爵士小號在現當代中國的發展目前仍然需要一定培育土壤和時間去得到更多磨練,而在這樣的過程中,爵士小號也在慢慢實現自身的審美價值與意義,逐漸在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進一步擴充了傳統小號的專業體系——這也是正是中國所有小號的研習者目前所需要去完成的目標,也是未來中國小號演奏與教育的必然需求。

參考文獻

[1](美)威廉 A.哈維蘭、哈拉爾德 E.L.普林斯、邦尼·麥克布萊德、達納·沃爾拉斯:《文化人類學:人類的挑戰》,陳相超、馮然等譯[M].北京:機械出版社,第13版,2014

[2]錢彤:《爵士樂發展在中國——都市文化與爵士本土化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

[3]袁楠楠:《簡述小號的歷史與種類》[D].中央音樂學院,2011

[4]汪國寶:《中國爵士樂搖籃》[N].武漢晚報,1994-4-16

[5]謝岳:《亞美尼亞之魂在歌唱——關于阿魯秋年bA大調小號協奏曲的分析研究》[J]. 四川戲劇,2013(02)

[6]謝岳:《關于銅管樂重奏的幾個問題》[J]. 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1998(04)

[7]王勝先:《爵士樂發展漫談》[J].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2)

作者簡介

張趙鋼,四川音樂學院管弦系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洋管樂(小號)、音樂教育。

鄧思杭,苗族,四川音樂學院戲劇影視文學系教師,藝術學理論系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學理論、民俗學、樂器學。endprint

猜你喜歡
爵士樂
越界·互換·融合——中國化爵士樂的生成路線與認同政治
Dad and daughter jazz duo父女爵士樂二人組
爵士樂在閩南地區的發展
薩克斯在爵士音樂發展中的歷程研究
論爵士樂在中國的傳播及發展
薩克斯管在爵士樂中演奏風格的探討
淺談爵士樂的過去與未來
當代音樂寶庫中的瑰寶:爵士樂
《爵士樂》中的“創傷重演”和“創傷消解”
爵士樂的起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