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017-10-20 08:52何興萍
數碼設計 2017年12期
關鍵詞:學生主體作用課堂效率小學數學

何興萍

摘要:新課改要求,小學數學教育不僅要做到高效,同時也要做到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一直以來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就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F本文將針對這一需求,確立學生課堂主體地位,提出兩種有效的教學策略。第一種為加入文學教育內容,借助于數學閱讀的過程,引發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第二種則是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在理實結合的過程中,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效率;學生主體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17)12-0103-02

Abstract: as required by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should not only be efficient, but also fully mobiliz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mathematics class. In view of this demand, this paper will establish the student classroom subject status, and propose two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The first is to add the content of literature education, by virtue of the process of mathematical reading, to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The second is to combine students' life reality, so that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to enhance students' mathematical learning effect.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efficiency; Student body

前言:

為順應新課標的最新教育要求,教師就必須在教學時不斷優化自身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及學習積極性,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在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同時,強化學生的學習水平。眾所周知小學生由于年齡小所以存在心智不成熟的特征。因此教師設計教學活動時,必須要圍繞以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設計。為學生提供具有啟發性、引導性的問題。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使學生積極思考,高效且準確的完成數學學習任務。

1 學生主體性內涵

小學數學大多為非?;A的內容,如加減法、乘除法、小數點、平行等知識都是為學生今后學習做的一種鋪墊。從某種角度來說小學數學事實上是一種文字類的學習游戲。游戲即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適合學生學習狀態與學習需求的教學活動。教學有法就是這一道理的名詞闡述[1]。假使教師能夠準確抓住這一教學特點,采取創新性的教學方式,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數學教育必然能夠獲得有效的突破。當然為確保這項想法能夠達到預期目標,教師就必須預先根據學生主體需求進行課程設計,使學生主動進入學習狀態,享受學習成果。

2 小學數學中閱讀教學主體性的體現

事實上大多數小學教師都知道作為一種枯燥的學科,學生很少會對數學課程產生學習興趣。當然這種情況通常并不會表現在低年齡階段,而是大多表現在中高年齡階段。這是因為小學數學知識非?;A,因此在小學1-2年級時所學的知識通常沒有太大的學習難度。學生即便沒有認真學習也能夠取得差不多的學習成績。而到了中年級階段即3-4年級時,由于學習難度提高,所以一部分學生才開始出現了數學題目以及要求的不理解問題。之所以出現這種問題,最根本的原因便是學生不會讀題[2]。假如說學生連題都讀不懂,那么學生顯然是無法獲得預期目標的學習成績的。低年級是學生數學興趣培養最重要的階段。如果教師可以有效把握機會,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強烈的欲望,那么學生變回去的良好的數學成績。教師必須充分意識到這一問題,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尊重每一名學生的個體化差異。

如同布魯納所說:對學生來說學習動機是學習最直接的興趣。教師獎數學題目以學生感興趣的類型展現給學生,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方式在低年級應用效果極為明顯。教師可以將語文興趣點與數學教學相融合?;パa二者優勢,幫助學生拓展學習方向。如講倍數知識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數青蛙活動。借助于兒歌與游戲的方式,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尊重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同時,運用趣味化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掌握了數學能力。

3 小學數學中理實結合教育主體性的體現

很多人對數學都有著非常明顯的錯誤判斷即認為數學是一門理論性學科。事實上如果我們追究數學的產生本源,那么數學知識其實是來自于生活原理的總結,且能夠服務與應用于生活問題解答的。教師在講授數學知識時,不妨結合數學知識這一特點,對數學教學和學生生活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使學生抓住二者之間的聯系,從而在數學理論和生活實際中找出數學理論與生活現象相似之處。進而在培養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學生檢驗自己對知識的掌握與理解效果。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做許多事情都離不開數學知識的應用。舉例來說當我們需要購買早餐時,我們需要向銷售員支付與我們所購買早餐價格相等的貨幣。又比如在我們將錢存入銀行時,也會需要思考銀行的存款利率。不難看出不論是做什么事情,都離不開數學知識的運用。將數學教學與生活現象相關聯,能夠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更加親昵的感覺。舉例來說,在講解《可能性》知識點時,教師可以與學生做這樣一個游戲。首先準備10個小球,將其中2個小球涂成紅色,將另外8個小球涂成綠色。之后將10個小球放入抽簽箱,由學生自行進行抽選。抽選前教師可以與學生一同猜測下一個小球的顏色,學生通過分析判斷下一個小球是紅色還是綠色。再比如學習乘法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將其引申到學生平時將存款以及壓歲錢存入銀行的利率關系。讓學生講述自己所存銀行存了多少錢以及年利率,分析利息以及乘法知識的概念。既鍛煉了學生乘法水平,同時也幫助學生將數學定理與生活現象進行了聯系。

4 結語:

小學數學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最根本的途徑,學生要想學好數學就必須積極響應教師的活動號召,進入到學習的過程當中。為了確保學生能夠保持高度的自律性、自信心、動力進入到數學學習活動,教師除了要不斷強化自我教學水平,進而吸引學生參與到數學學習過程。同時也要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吸取與應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將以生為本作為教學基本原則,準確把握教育觀,了解學生學習心態對教學有效性的作用。根據學生需要調整與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使數學學習成為一種對學生而言有足夠吸引力的活動,而非是學生學習的負擔與壓力。

參考文獻:

[1]王貴妹.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A].《教育科學》編委會.2017年11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科研成果匯編[C].《教育科學》編委會:,2017:1.

[2]陳利紅.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5(15): 96.

猜你喜歡
學生主體作用課堂效率小學數學
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的探究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品德教學利用微課開展預學的實踐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