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公共藝術的交互關系現狀及其發展

2017-10-21 17:11劉明澈陶琳
西江文藝 2017年19期
關鍵詞:公共藝術傳承創新

劉明澈 陶琳

【摘要】:城市是靠記憶而存在的,我們對一座城市的記憶已不僅僅停留在地標,更多可能是城市那些微小的局部。城市公共藝術,就是在鋼筋混泥土里埋下在地文化的種子,用思想、互動、共鳴讓其不斷生長,從而制造共同的城市記憶。我們也把它稱之為城市的第二次創作。

【關鍵詞】:公共藝術;傳承;創新

一、背景與意義

公共藝術是藝術生活化的延伸。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公共藝術越來越豐富地呈現于城市景觀中,豐富的公共藝術不僅顯現出一個城市政治的活躍與文化藝術創作的生命力,更近而使藝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對藝術表現最直接的關照。所謂公共藝術早在古希臘、羅馬時期就已存在,它和公共意識共生,因為其展示的公開性、服務的公共性一度成為城邦精神的具體體現。

二、傳承與發展

在無比紛繁的社會環境中尋找人與自然契合的互動與共生,這些公共藝術都皆在喚起人們對藝術化生活細節的追求。歐洲的公共藝術由于聞名的“百分比”計劃呈現出風格各異而又極具人文關懷的趨勢。另外歐洲公共藝術在塑造城市的形貌特征、歷史、文脈,乃至精神靈性以及市民氣質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和作用。

城市公共藝術是設立在公共場所,供人休息、娛樂、使用的公共設施所具有的藝術品的形態特征的概念,又可稱為作為公共資源的藝術品的社會性概念,包括地面鋪裝圖案、照明設施、電話亭、廣場里的飲水裝置、休息桌椅、以及路邊標示盤等,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們以無法取代的位置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反映著一個城市的文化、政治形態和審美趣味,呈現出城市藝術的表象。

法國是公認的浪漫和藝術之都。從19世紀中期開始,巴黎城區的規劃和改造不僅奠定了現代巴黎的城市格局,而且也為整個巴黎甚至法國的不少城市留下來許多傳統經典的城市景觀。蒙彼利埃是法國南部重鎮,市中心的廣場是城市的交通樞紐,游人必到之地,廣場上的路燈造型新穎,富有現代氣息。整個路燈實際上也是構成藝術作品。

而我國國內的這一方面正需要改進,國內的新建路燈應用上已經部分是led的,而核心技術(白光芯片)有壟斷在歐美日,因此價格高質量參差不齊,并且路燈設計樣式并沒有多大變化,諸如此類的公共設施借鑒法國街頭的報亭、飲水池、路燈等都不僅具有公共實用性,更是成為點綴街頭的藝術作品。

工業革命之后,在諸多藝術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巴塞羅那逐漸成為一個充滿魅力的文化都市,坐落在佩拉達山坡上的古埃爾公園以其獨特的彩色馬塞克和奇特的造型成為現當代巴塞羅那公共藝術的杰出代表。同設計師設計的米拉公寓,房頂上有許多造型獨特的雕塑設計,或像神獸,或像整裝待發的衛兵,成為巴塞羅那獨具魅力的天際景觀。

隨著我國的城市化的不斷發展、超大城市的不斷出現,進而引起人們對城市面積不斷擴展、人口密度不斷增加的深刻關注,為了順應經濟的發展,城市不斷地被延伸、被拓展我們在不斷推進城市化的進程時應該更大程度地將城市看作一個活的有機體,一味地填充并不能使其充滿生氣,物質性和精神性的不協調最終導致城市的不和諧發展。我們所說的公共藝術并不僅僅是純粹的藝術創作議題,它也與政治環境、社會現實、歷史積淀、民俗民風密切相關,它不僅是藝術對社會公共生活的一種介入,更體現和強調民主的精神、人文的關懷,這種關懷往往是意識形態方面的潛移默化。藝術家們不斷地創新,試著讓作品與觀賞者產生一種互動關系,積極發揮造型藝術的力量,并盡其所能地利用環境的資源,使作品與四周景觀緊密結合。

地面為人們提供活動的場地,地面裝飾處理則給人以尺度感,通過圖案將地面上的人、樹、設施與建筑聯系起來,構成整體的美感。地面裝飾不僅在改善城市空間環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也用于促進城市道路交通安全。

我國路面、步行街大多以瀝青、水泥、沙石為主,使得路面平整寬闊,養護維修簡便可再生利用,但溫度穩定性差,壓實的混合料空隙率大,耐水性差,因此我們不妨嘗試國外的地面鋪設,歐洲的地面裝飾具有自身獨特的魅力,并對空間環境產生良好的藝術效果,因此被大量應用于城市街路空間設計中。如德國城市希爾德斯海姆的站前廣場、中心廣場、步行街都特別注重地面鋪設的裝飾感,運用了大量的幾何圖案,在材質的運用上穿插使用方形花崗巖塊石、白色大理石及塊石,使步行者在視覺上一直處在藝術氛圍中。而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步行街地面以色彩和諧的幾何形為主,宛如在地面上鋪設了華貴的地毯,氣質非凡。有些地面以黑白碎石鋪設,反差強烈,裝飾感濃厚。

對于都市人來說,軌道交通是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地鐵里川流不息的人群總是孤立匆忙,而公共藝術的介入將人們的關注點聚合在一起,人們開始欣賞和思考。都市人的生活很容易被千篇一律的設計麻痹,隨著高呼著效率的聲音往往模糊了人們對生活的各種體驗,但北歐的公共藝術不會疲倦雙眼,它們不刻意追求歷史敘事的宏大,也不盲目追隨現代的科技感,它們尊重精神的個性化和自由的藝術觀。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地鐵就被譽為世界最長的地下藝術長廊,原本閉塞而單調的交通輸送空間成為一次藝術幻想之旅,每一個不同的車站都被不同藝術家用不同的風格和構思進行裝點。我國的地鐵太過千篇一律,大多為廣告,使得國內地鐵就成為了一個設計與業主小心翼翼的互動下產物。

三、結論

城市公共藝術通過不乏幽默和奇特的方式和公眾對話,和整個城市空間對話。那些充滿幻想和取材神話的殘缺臉部造型放置在街頭,看似有些脆弱和詭異,細細解讀才發現這樣的夸張和解構實際上是一種對古典的追念,是喚醒人們在追逐現代物質生活的同時不要遺忘對理想的信仰。公共藝術不僅是用具有美感的藝術品裝飾美化城市的公共空間、公共場所,它還應該是具有一定特色、一定內涵和某種精神與情感的藝術,能夠和公眾產生共鳴并有助于形成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特色。大街小巷不經意間的公共藝術像是藝術家們送上的意外驚喜,有的是對慣性思維的幽默調侃,有的是想象力的大膽突破,這些讓我們回歸悠閑的生活步調,重新審視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彭麗納.公共藝術與城市的整體性[J].大眾文藝.2012(02)

[2]劉奇志,朱志兵.武漢與澳門城市規劃體系比較研究[J].城市規劃.2011(05)

[3]劉堃,金廣君.當代城市設計實踐中的城市空間調研方法論研究[J].城市規劃學刊. 2011(01)

[4]任紹斌,吳明偉.西方城市空間研究的歷史進程及相關主題概述[J].城市規劃學刊. 2010(05)

[5] 查振華.論城市形象的構成[J]. 城市發展研究. 2009(05)

[6] 陳希文.公共藝術應體現自然的、和諧的環境整體性[J].美術大觀.2009(02)

[7] 俞孔堅,李迪華,吉慶萍.景觀與城市的生態設計:概念與原理[J].中國園林. 2001(06)

猜你喜歡
公共藝術傳承創新
中國古建筑色彩研究
公共藝術與城市設計的協調與同步
基于Web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盤繡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互聯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的傳承與突破
新媒體時代下的蒙古族文化傳播研究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