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水產養殖對水域環境的影響之探索

2017-10-21 01:13王桂紅
報刊薈萃(下) 2017年10期
關鍵詞:水產養殖協調發展

王桂紅

摘 要:隨著國內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水產養殖規模雖有較大發展、經濟效益增加,但也引起了較為嚴重的環境污染,給整個生態環境的平衡造成了嚴重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水產養殖行業高品質的發展。因此,如何解決水產養殖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有著較為重要的理論和養殖實際意義。

關鍵詞:水產養殖;水域環境;協調發展

隨著我國漁業經濟的迅速發展,水產養殖業在漁業總產量中的比重不斷提升,但是嚴重的環境污染也隨之而來,同時水資源匱乏的問題已經令我國經濟和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受到嚴重的制約。所以大力發展綠色水產養殖是新形勢下優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保證食品安全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必然要求。

1水產養殖及水域環境的概況

1.1水產養殖的概況

目前,我國養殖的品種極多,青、草、鰱以及鳊魚、鯉魚、鯽魚等為普遍養殖的淡水品種。此外,還有特種品種等。同時,污染的數量和種類也多種多樣。我國水產養殖主要采用高密度、高投餌率、高換水率的傳統養殖發,不僅浪費水資源造成自身養殖環境污染,而且最終污染周圍環境。許多養殖場所通過增大放養量以獲得高產和高效益。由于放養密度和投餌量大,養殖水體中排泄物和殘餌的積累極易使水質惡化,從而誘發各種水產動物疾病和水域環境污染。雖然我國已制定很多有關水產養殖的行業標準,但是由于缺乏正確的觀點和執法不嚴不力,致使水域環境遭到破壞。

1.2水域環境的概況

1.2.1近海水域環境概況

據我國農業部、國家環??偩职l布的《中國漁業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看,中國漁業生態環境總體狀況保持兩個,但局部漁業水域污染嚴重,主要受到氮、磷、石油類和部分重金屬(銅)等污染物的影響,漁業資源和漁業生產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近岸海水魚蝦類產卵場、索餌場及自然保護區的部分水域仍然受到無機氮、活性磷酸鹽、石油類和銅的污染。

1.2.2內陸水域環境概況

江河、湖泊、水庫等魚類產卵場、索餌場、洄游通道及自然保護區主要受到總氮、總磷、高錳酸鉀指數、揮發酚和銅的污染。七大水系中,黃河部分予以水域中非離子氨、總磷、有機物和重金屬銅的污染相對較重;黑龍江等部分予以水域中非離子氨、總磷和有機物的污染較為嚴重;遼河、鴨綠江等部分予以水域中石油類的污染相對較重。

1.3我國水產養殖的類型

1.3.1非投餌集約化養殖

非投餌集約化養殖生態系統主要包括海藻養殖系統和貝類養殖系統,其中又以海藻養殖系統為最常見。海藻養殖系統具有經濟實用的特點,只需投入苗種,便可完全利用太陽能和水體的營養物質進行生產,這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水體的營養負荷。

1.3.2投餌集約化養殖

投餌養殖主要包括網箱養殖和池塘養殖兩種形式。 投餌養殖會造成嚴重的水體污染,這是因為餌料不能被充分利用的緣故。作為網箱精養魚類主要營養來源的餌料,其投喂后并不能完全為魚類所攝入,而未被攝食的餌料連同魚類糞便一起進入水體,成為污染水體的重要物質。

2水產養殖對水域環境的影響

2.1水產養殖對水質的影響

①溶解氧下降溶解氧是衡量水體水質必要的指標之一,也是水產養殖生存的重要條件。良好的水質,其溶解氧量必須保持在5~10mg/L左右。

②總氮與總磷升高

③BOD與COD增多

2.2對底質的影響

我國飼喂水產的技術比較低,經常出現飼料的超量投喂,這樣很容易造成飼料的過剩,大量的飼料沉入水體底部。水產養殖所排出的代謝產物以及糞便等也相繼沉入水體底部。經年累月,水體底部的東西越來越多。水體有機質的增多,使水中微生物的活動更加頻繁,進而消耗水體底部更多的氧氣,底部缺氧,致使大量的有毒物質出現,這些毒物不僅污染水體環境,而且導致水體底部生物大量死亡。

2.3化學農藥、抗生素和飼料添加劑三者的不合理使用對環境產生多方面的影響

①化學農藥和抗生素在殺滅病源生物的同時,會使水體環境中的有益生物群落受到抑制,造成水體環境微生態失衡。

②頻繁使用化學農藥或抗生素可能導致病蟲害的抗藥性增強,天敵數量劇減。

③化學農藥、抗生素和飼料添加劑的殘留,可能會在一些水生生物體內產生累積并通過食物鏈放大,對消費者的健康構成潛在危害.。

④進入水體中一些難降解的化學農藥,以及抗生素和飼料添加劑會以原形化合物或代謝產物的方式從糞、尿等排泄物進入環境并可能構成二次污染源,在水體環境中反復循環,破壞生態平衡,造成水體污染。

2.4對水產品質量的影響

近年來,市場對水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廣泛,養殖戶在計算收益時發現入不敷出,許多養殖戶面臨著各種窘境,所以一味的依靠養殖新品種來增加效益的辦法也不奏效了,而常規魚類養殖業不一定無利可圖,主要對管理技術有較高的要求,合理的管理是水產養殖成功的標準。

3防治水產養殖對水域環境影響的對策

發展水產養殖不但要加強對水產養殖的監控,盡力減少水產養殖自身污染的產生,更要注意周邊水域環境的保護,尋求水產養殖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的可持續發展的方法。

3.1科學規劃水產養殖的面積

我國水產養殖主要采取密集的形式,二密集養殖是飼料過剩的重要原因,飼料的大量過剩遠遠超過了水體自身的凈化功能,對水域環境造成的污染不容置疑,因此,必須對養殖面積進行科學的規劃。

3.2強化生物修復技術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由于水產養殖中殘餌、糞便排泄物等養殖廢物容易造成嚴重的沉積污染,傳統上一般都是通過化學或物理的方法來對沉積物進行處理,但化學或物理的處理方法存在成本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點。近年來逐漸興起的生物修復技術是利用培育的水生植物或培養、接種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對水中污染物進行轉移、轉化或降解,從而使水體得到凈化的新興技術,與傳統的化學、物理處理方法相比,具有修復時間短、處理操作簡便、成本低、不產生二次污染等優點,強化生物修復技術在我國水產養殖中的應用有利于緩解漁業水域環境的不斷惡化,促進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

3.3加強對水產養殖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教育

長期以來,我國從事水產養殖的人員總體受教育程度較低,不但養殖技術較低,而且環境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欠缺,導致漁民養殖收益低,人為造成環境污染的現象較為嚴重。近年來,政府通過地方水產技術推廣站等單位舉辦如各種形式的培訓班或講座,及時將各種最新的養殖技術和環境政策法規傳授給漁民,不但從一定程度提高了漁民的養殖收益,而且也有利于漁民認識到水產養殖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加強漁民的環境保護和法律意識。

總之,隨著國內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水產養殖行業將會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同時為了保證整個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相關單位和個人一定要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結合實際養殖情況,采取有效措施維護水產養殖與環境之間的平衡。

參考文獻:

[1]李立華.水產養殖環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5)

[2]李雙德.水產養殖環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對策[J].農技服務,2016,33(4).

猜你喜歡
水產養殖協調發展
水產養殖水體UV254和COD值相關性研究
水產養殖對漁業水域環境帶來的影響與應對策略
“一帶一路”背景下重慶港口與經濟的協調發展研究
河南省“四化”協調發展評價研究
人口老齡化與經濟協調發展探究
以協調的發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鎮化建設研究
水產養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