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高中地理的地圖教學

2017-10-21 03:12安麗娜
報刊薈萃(下) 2017年10期
關鍵詞:讀圖能力教學

安麗娜

摘 要:地圖教學可以提高課堂容量和課堂效率,這是地圖在教學中的最大優勢。學生讀圖、析圖能力的培養應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循序漸進地貫穿于平常的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練習從多層次、多角度引導學生用圖來解決地理問題,促進其心理地圖的形成。地理教師要善于啟發學生運用簡圖來說明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養成讀圖、析圖、繪圖、用圖的習慣。這對減輕學生負擔,夯實基礎,培養能力,發展智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地圖教學,學生能學到終身受用的地理知識及地圖知識。

關鍵詞:高中地理;地圖教學;學習興趣

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的學科,地理教學不僅包括廣闊無垠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環境,而且包含了三維空間和四維空間的概念,其廣大而龐雜的對象是無法同時收攬于眼底的。因此,必須借助于地圖進行研究,把廣闊的地理現象的空間結構、空間分布、空間聯系、時間變化用地圖語言——符號系統,用數學法則科學地展現在有限的地圖平面上?!暗貓D是地理教學的第二語言”,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地圖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地圖教學既是中學地理教學最重要的方法,又是高中地理教學的基礎內容,大量運用地圖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地圖在教學中的特殊價值

1.鮮明的地理學特點

地理學除了要對基本文字知識有一個清晰地認識,還要對地理地圖有很好的了解。由于地圖可以直觀體現多種地理元素,涵蓋了大量信息,既簡明又扼要,具有文字無法比擬的優勢。地圖還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系統性,不僅能夠促進學生更加高效地學習地理知識,而且還能符合地理學的基本邏輯。

2.組成基本的地理學知識

地圖是地理知識的重要體現,也是地理知識的來源。地理圖像能夠指示地理知識,這也是地理學區別其他學科的根本標志。地圖是一種多種元素組合的學科,通常它可以有機協調文字、圖像和信息系統三大元素。三大元素不僅可以相互補充,而且能夠恰當的表達地理的知識體系。當然,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地理圖像化已經成為未來地理學的發展趨勢。

二、對各種地圖的判讀

1.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圖

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讀圖解惑,進而掌握相關知識。

2.讀圖的形式多樣化

按照心理學的規律,變換的對象比靜止的對象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采用形式多樣的讀圖才能持續的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使學生較長時間地把注意里集中到課堂的學習中來,除充分利用插圖外還可以采用板圖邊講邊繪,學生邊聽邊繪,師生共同互動,不僅調動了學生的視覺、聽覺,也使學生動手、動腦、動口把教學過程變成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同時提高了學生的繪圖能力和思維能力。

3.指導學生有效的讀圖練習

讀圖分析題的訓練是地理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鞏固知識、轉化能力、知識遷移的重要手段。形式可有多種,一是多種形式的練習,包括口頭訓練、書面學習、實際操作等;二是注重思維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式,學生要學會審題、明確要求、抓住核心、剖析題意、回憶知識點、突破關鍵、形成思路、確定解題方法。注重思維的邏輯順序,這樣就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三是注意引導學生總結解答習題的技巧,對同一類型的題目要引導學生認真分析,從中找出答案規律,并規范答題術語,力求簡練、完整。

三、激發學生讀圖興趣

1.拼圖游戲激發興趣

好玩是人的天性,利用學生喜歡做游戲的心理,賦予枯燥乏味的地理以“生命”,讓妙趣橫生的“動感”進入課堂,能使學生以良好的情趣投入到學習中去。

2.畫圖、描圖激發興趣

學生初涉內容豐富的地圖,可能感覺很茫然,無從下手。教學時,我讓學生“畫一畫,理一理”,對地圖逐步產生了興趣,記住了地圖和地理知識。

3.學生講圖,激發興趣

學生通過自學,圖文結合,把文中涉及到的地理事物,讓學生上臺面對同學們指圖講出來,會大大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4.教師板圖,激發興趣

板圖是地理教師的一項基本功,教師靈活、熟練、及時的板圖對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提高教學質量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多媒體教學

根據地理的學科特點,地圖使用頻率高而且變化大,使用CAI地圖切換非常方便,只須鼠標輕輕一點,所需地圖就映入眼簾,課堂容量大,教學效率高。比如《中國地形概況》一章,用了17張地圖,就把中國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山脈展現得很清晰。CAI的另一優點是變靜態為動態,變無聲為有聲,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學習活動是一項緊張、艱苦而枯燥的活動。因此,教學方法靈活多樣,課堂教學中呈現的刺激物新穎、強烈、多變,能引起學生長時間的興趣和注意力。如在講臺灣省時,利用多媒體CAI進行動態模擬,使靜止圖成為動態圖,學生邊觀察,邊操作,邊思考討論,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也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了學生的能動作用,使教與學成為有機的整體。又如,在講水力資源時先顯示出臺灣島地形圖、地勢圖,讓學生根據地形推斷出河流的流向,然后再用閃爍的形式顯示島內大小河流的分布,這樣學生就很容易得出河短、水急的特征。通過形象直觀的圖象,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又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五、培養學生析圖能力

析圖就是讓學生利用圖中的顯性信息去分析挖掘出一些隱性信息,以培養學生較高層次的讀圖能力。地圖中的顯性信息主要有地理位置、地形地勢、河流、資源、交通線路等,要引導學生善于用顯性信息分析挖掘隱性信息,像氣候、植被、水文、農業生產的方式和特點、工業生產布局和特點、人口分布與流動等。析圖能力就是一種綜合能力,要有熟練的基礎知識作基礎,還要求學生要有靈活的分析能力和細心的讀圖態度。

總之,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加強地圖教學是提高地理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地圖是記錄和傳遞地理信息的工具,它是地理知識的一種形象、直觀、綜合的表達,也是地理學科特有的一種語言。地圖中包含了眾多的知識點,許多地理特點、規律都可通過觀察、分析地圖得出。地圖和地理教學始終相伴,這是地理教學的一大特點,它有培養學生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特殊功能。地圖是地理教學中最廣泛,最實用的教具。如果教學中地圖運用得好,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地理知識,而且能幫助學生建立形象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教會學生通過閱讀地圖,分析、綜合、概括、判斷、推理,也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猜你喜歡
讀圖能力教學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你的溝通能力很好嗎?
讀圖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讀圖
讀圖
讀圖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