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民族聲樂演唱中對傳統戲曲演唱技巧的應用

2017-10-21 19:11莫西葉樂
知音勵志·教育版 2017年1期
關鍵詞:傳統戲曲演唱技巧演唱

莫西葉樂

作為中華民族獨特的藝術瑰寶,傳統戲曲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經過多年的實踐發展,已經形成自己獨特的演唱技巧與呈現風格,對民族聲樂演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次研究將著重對當前我國民族聲樂的發展現狀進行深入分析,探究了傳統戲曲演唱技巧在中國民族聲樂演唱中的實踐應用,為我國民族聲樂發展提供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中國民族聲樂;演唱;傳統戲曲;演唱技巧;應用

中國傳統戲曲文化最早起源于原始歌舞,宋、金時期形成了完整的戲曲藝術,傳統戲曲急音樂、舞蹈、武術以及雜技等表演藝術為一體,呈現出豐富多樣的民族聲樂風格,成為古人休閑、娛樂的主要方式,在我國文化歷史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近年來,我國的中國民族聲樂藝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其在發音吐字、行腔等方面均對傳統戲曲演唱技巧進行了繼承與應用,因此,對傳統戲曲演唱技巧在中國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應用研究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與應用價值。

1 中國民族聲樂的發展現狀

作為近現代時期流行的一種民族藝術形式,現代民族聲樂是相對于傳統民族聲樂來說,從演唱形式上看,其一方面能夠體現出我國傳統民族聲樂的民族性特征;另一方面又富有西洋美聲的現代風格,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F代民族聲樂將傳統的聲樂藝術形式理論作為發展基礎,具有濃厚的文化積淀,體現了鮮明的審美性特征,為現代民族聲樂發展注入了人時代動力。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現代民族聲樂在發展中融入了西洋的美聲唱法,再加上西洋樂器在中國的流行,我國的民族聲樂藝術取得了創新性發展。經過歷史的變遷與時代的更替,人們的審美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現代民族聲樂發展開始進入成熟期。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我國傳統戲曲的原始韻味已經有所淡化,盡管部分現代民族聲樂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成就,然而其中蘊含的傳統戲曲演唱技巧較少,大部分都是表層的演唱,缺乏深刻的理解,其中所容納的傳統戲曲元素很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現代民族聲樂藝術的發展。

2 中國民族聲樂演唱對傳統戲曲演唱技巧的應用

經過數千年的演變與發展,我國傳統戲曲呈現出鮮明的民族性及獨特性,不僅在語言精準方面達到了一定的境界,而且具有豐富的韻律感,能夠通過高度夸張的表現形式為人們呈現出豐富多樣的戲曲表現效果,其在現代民族聲樂演唱中也有著一定的應用。

2.1 對咬字發音技巧的應用

傳統的戲曲演唱藝術一般將發音、咬字作為演唱水平高低的重要評價標準。參與戲曲演唱的每一位演員都應以普通話作為發音的標準,能夠通過適當的咬字、發音呈現出不同的音色與音樂,確保戲曲內容的完整表現,保證戲曲韻味的純正性。通常在戲曲演唱過程中要避免出現字包音或音包字的現象,咬字、發音不得使用蠻力,可在口咽位置對字的頭、腹、尾進行精準布置,進而保證戲曲演唱質量?,F代民族聲樂演唱對戲曲的發音、咬字進行了繼承與應用,發音與收音分別采用切字唱法與柔音唱法,使整個歌曲演繹呈現出婉轉優美的意蘊。以《少林寺》插曲《牧羊曲》為例,其在演唱方式上借鑒了傳統戲曲的軟咬軟收風格,該歌曲從咬字到發音再到收音都較為輕柔,保證了歌曲的整個意境與氛圍。再如歌曲《茉莉花》,當唱到茉莉花這三個字時,必須吐字圓潤、飽滿,營造深遠的意境,給觀眾留下想象的空間。再如在演唱《北京頌歌》時,其中有一句“帶領我們奔向美好前程”,這句歌詞中的“程”字發音方式是硬咬硬收,能夠將剛毅、果斷的性格表現出來。

2.2 對吐字行腔技巧的應用

我國傳統戲曲強調在演唱過程中要字正腔圓、聲情并茂,字與腔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所謂“字正”,主要指的是在演唱中要準確調整口腔形狀與位置,而“腔圓”則主要指的是發聲共鳴位置不得存在偏差。戲曲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要盡量保證聲音的美感,咬字發音盡可能做到短字頭、長韻母,在字尾部分則要保證聲音的圓潤、清晰。另外,戲曲發音往往需要提前積蓄能力,在演唱時通過對氣息的控制釋放力量,在加上拖腔、哭腔等的運用,呈現出良好的藝術表現效果。中國傳統戲曲演唱技巧對現代民族聲樂吐字行腔有著極強的借鑒價值?,F代民族聲樂演唱往往通過烘插、修飾等達到曲腔合一,增強歌曲的表現力。以內蒙古民歌《牧歌》為例,其演唱中采用了傳統戲曲的連腔技巧,為歌曲意境的營造以及情感的表達奠定了基礎,使觀眾聽到演唱便能夠想象到牛羊成群的畫面。

2.3 對風格韻味技巧的應用

傳統戲曲演唱強調抑揚頓挫、吞吐收放,且劇種不同,其演唱形式與技巧也呈現出明顯的差異性。同一個唱詞在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情感有著不同的唱法,一般通過重讀表示強調,使戲劇演唱更富感染力與藝術表現力。如江南水鄉的戲曲多表現出流暢、婉約的特點,而北方戲曲則更加富有節奏感、聲調高昂,這些演唱特征與民族性格有著一定的相關性,表現出不同的韻味?,F代民族聲樂演唱也吸取了戲曲演唱的基本技巧,在聲樂演唱中注重輕重音的穿插、結合,對于表現情感、烘托氣氛有著重要的作用。以我國著名女高音李谷音的《故鄉是北京》為例,其在演唱中不僅吐字清晰,而且行腔獨特,使中國傳統戲曲與民族聲樂的優美旋律融合在一起,達到了完美的聲樂演唱效果。再如蒙古族民歌《贊歌》,該歌曲采用蒙古民歌的傳統唱腔,再加上獨具特色的音波呈現特點,整個歌曲表現出無窮的韻味。

3 結束語

民族聲樂演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實一門復雜的藝術形式,對演唱技巧的應用以及表現力等均有著較高的要求。必須充分借鑒我國傳統的民族戲曲演唱技巧,認真揣摩民族聲樂演唱的特點與形式,促進現代民族聲樂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蕾.試論京劇風格民族聲樂作品的演繹——以創作歌曲《梅蘭芳》為例[J].北方音樂,2016,36(03):83-83.

[2]原素梅.小議民族聲樂發聲方法及在戲曲演唱中的作用[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6,13(02):173-173.

[3]李白莉.論現代民族聲樂作品中傳統戲曲元素之沁潤[J].普洱學院學報,2015,31(06):26-28.

[4]王春偉.淺談豫劇常派的主要演唱技法在民族聲樂中的運用——以《海風陣陣愁煞人》和《木蘭從軍》為例[J].青年科學月刊,2014,17(07):241-241.

作者單位

赤峰學院音樂學院2013級蒙本班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024000

猜你喜歡
傳統戲曲演唱技巧演唱
舞臺裝置在中國傳統戲曲表演中的作用
陸在易藝術歌曲《祖國,慈祥的母親》的演唱分析
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研究
基于普契尼歌劇《圖蘭朵》的演唱技巧鑒賞
宋詞演唱走入課堂之初體驗
淺析詠嘆調《我懷著滿腔熱情》旋律特點及情感表達
聲樂教學略見
演唱者要善于發現美創造美
談傳統戲曲的改革與發展
淺談中國傳統戲曲表演藝術的意境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