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安全法》為互聯網發展戴上“護身符”

2017-10-31 23:49于曉川
人民論壇 2017年27期
關鍵詞:功能分析法治中國

于曉川

【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是當前我國法治建設過程中,為規范網絡信息傳播行為,營造良好網絡安全環境而制定和施行的法律。該部法律無論是對于我國實現全面依法治國、維護公民合法權益,還是促進信息化建設的法治化進程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網絡安全法》 法治中國 功能分析 【中圖分類號】D92 【文獻標識碼】A

2017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以下簡稱《網絡安全法》)正式施行。這部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法律是在我國法治化、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不斷總結分析,以及各種網絡安全實踐的基礎上所制定的。當前,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對于《網絡安全法》在我國網絡安全化、法治化發展中的功能研究,是保障其有效實施的關鍵,也是維護我國網絡安全的必然要求。

《網絡安全法》的出臺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

《網絡安全法》的出臺是我國法治化建設的一種必然,也是實現全面依法治國總目標的客觀要求,更是維護公民在網絡空間合法權益的當務之急。作為一部新型的法律,《網絡安全法》的出臺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

《網絡安全法》出臺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是網絡空間已經成為公民活動空間的重要載體?;ヂ摼W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人類的活動空間得到很大程度的拓寬,網絡空間除了涉足人類基本的衣食住行等常規生活內容以外,還在各種精神文化層次的需求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電子商務、電子政務,以及“互聯網+”等網絡發展模式為公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讓一些原本要通過時間和空間成本的損耗來實現的行為,借助網絡可以實現實時準確的轉化。二是網絡安全在國家安全中的地位日益明顯。在信息技術不斷迭代發展的情況下,國際間的信息交流更多地通過互聯網絡平臺來加以實現,而網絡中所存在的木馬、病毒等安全隱患,嚴重威脅著國家間信息交流的安全。個別國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借助網絡技術來竊取和篡改他國的核心機密信息,造成緊張的國際關系,嚴重影響了全球的和平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有效抵御不法互聯網侵害行為,有必要將網絡安全納入到國家安全體系之中,切實保護國家和公民的合法網絡行為,營造潔凈的互聯網空間。

《網絡安全法》的出臺除了上述的必要性以外,還面臨一定的緊迫性。當前,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的實現,有賴于完善的法律體系,但就我國網絡安全方面的法律內容來看,與國家網絡安全發展的真正需求之間,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例如,對于網絡安全案件的處理,還過多地依賴傳統法律。而傳統法律在新型網絡技術犯罪面前,又存在一定的滯后,無法滿足網絡安全法治化發展的需求,制約了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的實現。在這樣的情況下,立足于完善網絡安全法律體系建設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只有從立法方面滿足有法可依,才能夠保障從法律層面來維護網絡安全,保障法治中國的建設。

《網絡安全法》在法治中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網絡安全法》的施行推動了網絡空間法律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毒W絡安全法》的出臺和施行,標志著以網絡和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又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也意味著以往以傳統法律和法規來規范與約束網絡行為的模式得到了突破。而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網絡方面法律的需求,在接下來的法律體系中會形成以《網絡安全法》為主體,以其他公民個人信息保護和網絡細化法律為輔助的網絡空間法律體系,切實將網絡空間內的行為納入到法律規范之中,保障法律在網絡空間安全中的基礎性地位和價值。

《網絡安全法》能夠凈化公民和國家網絡活動空間?;诨ヂ摼W傳遞信息的便捷性、實時性等特點,公民對于網絡的使用日漸頻繁,而“互聯網+”更加強了公民與網絡之間的聯系,不同資源通過互聯網實現了整合,并在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個別惡意的網絡侵權行為擾亂了互聯網的良性發展,嚴重打擊了網絡主體活動的積極性,造成網絡恐慌。針對這種情況的發生,《網絡安全法》的施行為保護公民網絡活動空間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使公民的合法權益實現了有法可依,從而消除了公民對網絡安全的恐懼心理,優化了網絡活動路徑。同樣,我國整體網絡空間的凈化,也是我國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一種體現。安全的網絡空間能夠吸引更多的國外資源投入到我國的發展之中,為國家網絡空間的拓寬注入新鮮血液。

《網絡安全法》為提升網民素質提供了法律路徑。當前,我國網民素質對網絡空間安全的影響是巨大的,網民良好的網絡思維和行為,能夠保障網絡空間的整體安全,凈化網絡活動空間?!毒W絡安全法》的出臺從意識方面強化了網民文明上網、合法上網的思想,使其在平時的網絡活動中,能夠切實以《網絡安全法》作為自己的行為指南,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做一名合格的中國網民。

加強《網絡安全法》宣傳教育工作,嚴厲打擊網絡安全犯罪行為

基于上述分析,《網絡安全法》對我國建設法治中國和全面依法治國的價值有了一個準確的把握,那么在當下的法治環境下,該通過怎樣的途徑來深化《網絡安全法》對法治中國建設功能的發揮呢?除了立法途徑以外,還需要從加強《網絡安全法》的宣傳教育、打擊網絡安全犯罪行為和提升網絡安全的技術水平方面來著手。

加強《網絡安全法》宣傳教育工作?!毒W絡安全法》的有效實施有賴于廣泛的宣傳教育工作,將相關的網絡安全理念和思想,以及行為規范深化到公民的內心,作為其進行網絡活動的指導。首先,要實現《網絡安全法》宣傳的常態化,通過網絡安全宣傳周、宣傳月活動來定期組織《網絡安全法》方面的宣傳教育工作,提升社區居民的網絡安全意識。其次,要創新網絡安全教育方式,避免傳統教條式法律宣傳教育,借助新媒體形式和互聯網資源來豐富《網絡安全法》的宣傳內容和形式,將網絡安全意識強化到公民內心。

嚴厲打擊網絡安全犯罪行為?!毒W絡安全法》的重要使命是打擊網絡安全犯罪行為,營造良好的網絡活動空間。因此,要對《網絡安全法》的具體實施效果有一個準確的把握,充分發揮《網絡安全法》在打擊網絡犯罪方面的法律效力,對于那些觸犯法律規定的自然人或法人要予以嚴厲的打擊,捍衛法律在維護國家網絡安全方面的權力。對于跨地區、跨國家的網絡安全犯罪行為,則要通過有效的協調路徑來加以解決,保證法律真正落到實處。同時,在網絡安全犯罪行為的打擊手段方面要注意多措并舉。一方面要借助于執法和司法手段;另一方面則有賴于廣大公民和媒體的監督,對違法犯罪行為要通過社會監督、輿論監督來進行反擊。

提升網絡安全技術水平。與其他法律的實施相比,《網絡安全法》的實施除了常規的法律手段以外,還要借助一定的技術手段。由于網絡安全犯罪的重要途徑是網絡技術手段,對于犯罪行為的偵查和證據搜集存在一定的技術難度,使得《網絡安全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技術方面的難題。因此,要通過網絡安全技術水平的提升來強化《網絡安全法》實施的技術基礎,保證有效解決相關案件處理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同時,網絡安全技術水平的提升,也能夠增強網絡活動空間的免疫力,防范網絡安全事件,營造良好的網絡安全氛圍。

(作者單位:中共秦皇島市委黨校)

【參考文獻】

①李欲曉、鄔賀銓等:《論我國網絡安全法律體系的完善》,《中國工程科學》,2016年第6期。

②于志剛:《網絡安全對公共安全、國家安全的嵌入態勢和應對策略》,《法學論壇》,2014年第6期。

③王世偉:《論信息安全、網絡安全、網絡空間安全》,《中國圖書館學報》,2015年第2期。

責編/肖晗題 美編/楊玲玲endprint

猜你喜歡
功能分析法治中國
影響警察職業保障體系建設的因素探析
民族習慣法的當代價值略論
法治中國視野下檢察機關
論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途徑
淺析道具在漢族民間舞中的功能
依法治國進程中農村成人法制教育體系研究
高校多媒體教室設備選型和布局
關于大學音樂欣賞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功能分析
寧波工程學院排課管理系統功能及數據分析
各方熱議“法治中國”新起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