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華絕代 鞏義夾津口唐墓出土瓷器

2017-11-09 00:42郝紅星王青梅
大眾考古 2017年6期
關鍵詞:雙環器物

文 圖 / 郝紅星 王青梅

風華絕代 鞏義夾津口唐墓出土瓷器

文 圖 / 郝紅星 王青梅

河南鞏義夾津口唐墓出土的一批瓷器,雖然遺留一些隋代因素,但主要特征為唐代早期無疑。過去因為對早期唐俑的不了解,以至于對年代判斷失誤。此墓年代的重新斷定,對唐代早期白瓷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981年秋,河南鞏義城南15公里的夾津口鎮一磚廠在取土過程中發現一處古墓,當時的縣文管所所長傅永魁同志趕到時,古墓上部已被破壞,從墓葬下部來看,為斜坡墓道的土洞墓,墓室長約2米,寬約1.5米,部分器物已被群眾取走。傅所長隨即對墓室進行了搶救性清理發掘,連同追回的墓葬隨葬品共30余件。

器物后來移交給鞏義市博物館,一直被認為是隋代瓷器而為世人樂道。鞏義文管所的劉洪淼所長等曾撰寫《河南鞏義出土隋代白瓷淺議》,在2003年上海博物館舉辦的中國古代白瓷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宣讀;文管所的王保仁先生、張新月女士后來撰寫成《河南鞏義市夾津口隋墓清理簡報》一文。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面世,可能與當時發現的唐代早期瓷俑較少有關。實際上這座墓所見的瓷器與偃師崔大義妻墓、偃師柳凱墓、孟津朝陽村唐墓、鞏義北窯灣6號墓(M6)等出土的器物十分雷同,故它的年代沒有那么早,約在唐代早期偏晚階段。

出土器物

夾津口唐墓內出土瓷器31件,大部分為白胎,涂紅彩,然后施透明釉,釉厚處呈青黃色。鎮墓獸,共2件,包括人首鎮墓獸1件和獸首鎮墓獸1件。

人首鎮墓獸,頭頂短彎角(殘),弓背,背飾短鬣,無尾,前肢短小,近乎直立,爪足,后肢蹲坐地。中型耳,濃眉,大眼,寬鼻翼,嘴巴前伸,嘴緊抿。殘高27厘米。

獸首鎮墓獸,頭頂短彎角,彎角一折,小耳位于板狀短鬣前,近乎直立,爪足,后肢蹲坐地。濃眉凸眼,扁平鼻頭,鼻翼很寬,抿嘴。高26厘米。

人俑,共12件,包括武士俑2件、文官俑1件、幞頭俑2件、胡帽俑1件、伏聽俑1件、半翻髻俑1件、低髻俑2件、雙環髻俑1件、椎髻俑1件。

武士俑,白胎,施青白釉。頭戴寶頂盔,身穿鎖子甲,甲身上部有頓項,中部有寬腰帶,內著交領窄袖襦,下著褲,足著靴。高32厘米。

缺首武士俑,身穿右衽闊袖褶,下著大口褲,足著履。殘高15厘米。

文官俑,白胎涂紅彩,施青白釉。頭戴平巾幘,內著交領窄袖襦,外著褲褶,最外披裲襠甲,腰帶兩周匝帶,足著云頭履。高31.5厘米。

幞頭俑,白胎,施青白釉。頭戴幞頭,身著團領窄袖襦,外罩交領窄袖袍,腰束帶,下著間色褲,足著靴,拱手立地。高24.6厘米。

幞頭俑,白胎,施青釉。頭戴幞頭,身穿團領窄袖襦,外罩翻領半袖袍,下著小口褲,足著靴。高24.2厘米。

胡帽俑,頭戴翻沿高頂胡帽,身穿團領窄袖襦,外披翻領半袖袍,腰束帶,下著褲,足著靴。高15.5厘米。

伏聽俑,頭戴幞頭,身穿長袍,腰束帶,下著褲,足著靴。俑側視體健貌端,但下身略為短小,臉、胸、膝、足皆觸于底板。長14.5、寬6.5、高4.5厘米。

半翻髻俑,頭梳半翻髻,身穿交領窄袖襦,外罩交領半袖。腹部以下殘。俑天庭飽滿,眉線細長,微閉眼,懸鼻小口,頗似佛像。殘高14.5厘米。

低髻俑,頭梳低髻,身穿“U”領窄袖襦,下束曳地長裙,足著履。裙子下部間涂紅條彩,以示為間色裙。俑低髻高聳,眉眼含笑。高21厘米。

缺首低髻俑,身穿“U”領窄袖襦,肩背有披帛,下束紅色曳地間色裙,足著履,袖手腹前,立于方形底板上。殘高14厘米。

雙環髻俑,頭梳雙環髻,頭部兩側各有凸棱。身穿交領窄袖襦,肩披寬帛,下束紅色曳地間色裙,足著履,左手捧碗于腹前,碗內放置面點。高23厘米。

椎髻俑,頭發上梳,于腦后挽成椎髻,身穿右衽翻領窄袖袍,腰束帶,下穿紅色間色褲,足著履,抄手立于地。俑瞇眼,小嘴微噘。高19厘米。

動物俑共10件,包括馬1件、駱駝1件、牛1件、豬2件、羊1件、狗1件、雞1件、鴛鴦2件。

馬,勾首,低頭,平背,撅臀,束尾殘。馬分纓,披鬣,背置鞍韉,絡頭、攀胸、鞦均模印,其上飾以菊花狀杏葉。長29、高21厘米。

駱駝,昂首,揚脖,嘴微張,尾殘,四肢直立于地。駝有攀胸、鞦,背置圓毯,雙峰間搭一馱囊,囊側懸掛瓶、束絲。長28、高24厘米。

牛,體壯身短,低首,聳肩,平背,長尾甩于左臀,四肢均殘。牛首模印絡頭,身無革帶。長14、高8厘米。

豬,合模制成。肩高臀低,四肢曲臥于地。長嘴,大眼,闊耳,長鬃。腹部壓印月牙形小坑,以示毛發。長14.5、高6厘米。

羊,合模制成。頷首低眉,平背無尾,四肢蜷曲于地。羊抿嘴,彎角高豎頭頂,角下有小耳。脖下、前肢、脊背有壓印紋。長12、高6厘米。

狗,昂首,揚脖,斜立上身,前肢斜支,蹲坐于地。狗小凸眼,大耳朵,尾巴甩于右腰間,前后肢間有泥條連接。長6、高10厘米。

雞,頭圓喙短,矮冠,肉垂與頸羽突出,翅小而尾長。頸羽以上多施青黃釉,頸羽以下多涂紅彩。長11、高11厘米。

鴛鴦。2件形狀、大小一樣。長喙圓首,圓眼,短脖而肥身,翅羽舒展。長11、高9厘米。

家用器具,共7件。包括碓1件、磨1件、灶1件、牛車1件、茶盤1件、爐1件、罐1件。

碓,僅見碓柄、杵、支架。碓柄,長方形,頭圓尾方,頭下方固定有錐狀杵。支架呈“凵”形,底未見有粘連跡象,故此碓可能無底板。長16、寬5.5、高3.8厘米。

磨由上、下磨扇組成。上扇邊緣傾斜,中部起一圈卷沿,如器蓋的捉手,卷沿內平底,設兩個進糧孔。與兩孔呈直線的外緣,也有兩孔,穿透下扇,疑為插手杵的孔洞,但做過了頭??趶?、高2.5厘米。

灶,長方體,先制四壁、灶面與擋煙墻,然后粘在一起。前設方形灶門,其上為山形擋煙墻。灶面中部一孔,以示置鍋的地方;右后方一突起,以示煙囪。長7.5、寬6.5、高6.5厘米。

牛車,由牛與車組成。牛,低頭,凸肩,平背,甩尾于左臀,四肢略朝前,四蹄寬大,作用力狀立于地。牛首有絡頭,背搭革帶,革帶上垂杏葉。牛長20、高14厘米。車,長方形,上有卷棚,兩端略翹,施褐釉,車箱右后留門,底與輪皆失。長22.8、高14厘米。

爐,侈口,斜折沿,尖圓唇,淺弧腹,平底,底外緣刮削一周,貼飾三獸足,僅余上部??趶?.6、底徑4.8、高3厘米。

罐。斂口,窄卷沿,圓唇,束頸,鼓腹,圜底,假圈足??趶?.5、底徑3、高2.5厘米。

茶盤,青灰胎。尖唇,淺弧腹,圜平底,圈足,圈足上開有不等距三個凹槽。盤內底粘連七個小盅,均侈口,略卷沿,尖圓唇,深弧腹,圜底,假圈足。盤口徑28、圈足徑16、高5.6厘米。

年代判斷

要想把夾津口墓定為隋代,則必須找到隨葬器物的隋代特征,比如人首鎮墓獸頂角為錐狀或山形,幞頭俑有平頭小樣,女俑有低髻俑、雙環髻俑,但不能出現半翻髻俑,武士俑、文官俑及一些器皿也應有一些特征可供判斷。夾津口墓顯然與隋墓有較大的區別,而與唐墓有較多的類同,我們主要從俑類方面進行對比。

夾津口墓人首鎮墓獸獨角殘斷,從殘跡看,與獸首鎮墓獸一樣,獨角向前彎曲,這與隋墓鎮墓獸區別就很大了。它與647年偃師崔大義妻墓的鎮墓獸基本相同:同為瓷胎,施青黃釉,均蹲于地上,脊背短鬣均為三簇,獸首鎮墓獸腦后多出一簇。不同的是,夾津口墓鎮墓獸是爪足,而崔大義妻墓鎮墓獸為蹄足,不過唐早期爪足與蹄足是共存的。鎮墓獸彎角的彎法也略有不同,夾津口墓鎮墓獸角是折彎,崔妻墓是弧彎。

夾津口墓的武士俑頭戴寶頂盔,這一點同崔大義妻墓、664年柳凱墓、孟津朝陽村唐墓武士俑一樣,但鎧甲過膝、下著褲靴與前三者的袍式甲、大口褲不一樣,或許夾津口墓的要早一點。

夾津口墓文官俑所戴應為平巾幘,幘屋前邊沒有封口,這與595年隋張盛墓的封口平巾幘不一樣,或許是一種新樣式。服飾均為褲褶,但張盛墓因級別較高而做得精致。著褲褶的文官俑在初唐較少,可能是古制殘留。

夾津口墓有兩種幞頭俑。一種為平頭小樣,幞頭下的巾子較低,這與柳凱墓II式女騎俑的幞頭接近。另一種幞頭巾子較高,俑的袍角打結于身后,與朝陽村唐墓I型青釉男俑袍角上掖腰帶有異曲同工之妙。

夾津口的胡帽俑做工不精,但仍然能夠看出所戴胡帽與崔大義妻墓胡俑一樣,都是高頂翻沿的胡帽,二俑皆身穿翻領半袖袍,連手式都一樣。

夾津口墓的半翻髻俑同柳凱墓所出半翻髻俑類同,髻勢較高,且俑均穿窄袖襦,外罩交領半袖。

夾津口墓的低髻俑同崔大義妻墓半翻髻俑(實為低髻俑)類同,笑容相似,但衣著略有不同。前者為“U”領窄袖襦、曳地間色裙、履,后者為團領窄袖襦、曳地間色裙、履。也與孟津朝陽村唐墓的團髻女俑(實為低髻俑)類同。

夾津口墓雙環髻俑正視髻與柳凱墓雙環髻俑類同,后視則不同。夾津口墓沒有做出垂掛的雙環,而柳凱墓則做得十分逼真。

夾津口墓的椎髻俑椎髻梳在腦后,這在柳凱墓的I式女騎俑頭上也能見到,皆為攏發腦后成髻。洛陽關林1305號唐墓也見到頭梳椎髻、身穿翻領、下著間色褲的女侍俑。

夾津口墓的伏聽俑很特別,為一標致的男子匍匐于底板上,鞏義北窯灣M6有一件頭部缺失的伏聽俑,曲腿、平背、伸臂,取意與夾津口相同,它們應該是同時代的器物。

夾津口墓出土的狗俑、雞俑同鞏義北窯灣M6出土的狗俑、雞俑相似度頗高,雞的肉垂、頸羽、翅膀特點完全一樣,不能排除是同一制模,這使得我們相信它們的年代非常相近。

以上我們例舉了夾津口墓的俑類器物,幾乎件件器物都能在崔大義妻墓、柳凱墓、孟津朝陽村唐墓、關林1305號唐墓、北窯灣M6(后三墓的年代約在645~670年,主要根據鎮墓獸、武士俑等器物判斷出)找到相似的器物,這就讓我們有理由相信夾津口墓與這幾座唐墓相距不遠??紤]到夾津口墓有幾件器物比較古老,如茶盤里的盅口沿接近隋碗,馬臀有網狀鞦,牛背搭有革帶,這些都是隋代因素的遺留,故可將夾津口墓的年代定在635~650年之間,為初唐前期的墓葬。

圖①朝陽村唐墓I型青釉男俑袍

圖②崔大義妻墓胡俑

圖③崔大義妻墓半翻髻俑

圖④孟津朝陽村唐墓的團髻(低髻)女俑

器物風格

夾津口墓出土的31件瓷器,看似雜亂無章,實則卻是有機的整體,是按當時的社會意識配備的。具體來說,這些器物可分為神器類、侍俑類、家用類、器皿類,各自代表一定的用意。

柳凱墓的I式女騎俑

洛陽關林女侍俑

芝田唐墓M89文官俑

芝田唐墓M89人首鎮墓獸

神器類器物有鎮墓獸、武士俑、文官俑等。這些器物高大威猛,用來保護墓主不受奸佞鬼魅的侵害。隋唐時鎮墓獸、武士俑已完全神化,被稱為“四神”,即地軸、祖明、當壙、當野,從名稱即能看出人們已經把它們當成保護神了;侍俑類主要有幞頭俑、女髻俑,馬、駱駝、牛車因有出行、儀仗作用,也歸入此類,這些俑是用來伺候主人的;家用類主要有豬、羊、狗、雞、碓、灶、磨等。這些東西與日常生活最為緊密,以便墓主能像生時一樣在地下過著長樂的日子;器皿類器物均為圓形,用于盛裝酒水、飲茶、烤火等,多置于棺前,供墓主馨享。

夾津口唐墓是鞏義地區第一次發現成批初唐時期瓷俑的墓葬,其年代甚至比芝田唐墓最早的M71、M89、M90還早一點。這批瓷俑繼承了隋代鞏義白河窯瓷器的一些特點,比如瓷胎堅硬,白釉泛青。個別器物還是青灰胎,大部分器物已經變為白胎,這相對于隋代是個巨大的進步。從釉色方面來說,仍然以青白釉為主,即釉呈現兩重性:一方面接近透明釉,因透明而顯出白胎來,而被認為是白瓷;另一方面釉里含有較多的氧化鐵,釉厚處積釉呈青色而成為所謂的青白瓷。但夾津口唐墓有一組器物,即盔頂武士俑、文官俑、男侍俑于白胎上直接施青白釉,釉厚而不見胎骨。編號為0419的幞頭俑,釉呈乳白色,其氧化鐵的含量顯然較低,這是此墓里最出彩的產品。同樣的,夾津口唐墓還見到一只褐釉瓷豬與牛車的褐釉瓷棚頂。這兩件作品釉色純正,現在不清楚它們與隋張盛墓點黑彩的一組白瓷有無關系。如果有,則鞏義白瓷的技術源流當追溯豫北地區。當然,這需要更多資料的積累。

夾津口唐墓的俑類與芝田唐墓最早的俑類區別明顯,說明兩者仍有間距。比如鎮墓獸腳下沒有底板,武士俑袍式甲較長,文官俑服飾褲褶化,低髻、雙環髻、椎髻的樣式與芝田同類髻區別較大。但是兩者又有一定的聯系,如鎮墓獸擺脫隋代錐角的形象,而變為折向前的獨角;幞頭俑除了平頭小樣,又有巾子較高的幞頭俑;胡帽俑已經具備后來胡帽俑的基本特征;女俑髻式已經有了半翻髻、低髻、雙環髻、椎髻的固定組合??傊?,這是一群看著生疏的俑群,這正是它們處于芝田成熟俑群之前的原因。在唐王朝建立之后,在最初的二三十年間,俑群仍保有隋代的特征是很正常的,但這時的俑已經是唐代的俑,只不過有些微的變化,因戰亂過后,墓葬稀少,這時俑群的特點需慢慢確定。

可以肯定,我們在鞏洛地區見到的650年以后的俑群,包括瓷胎的、陶胎的(含唐三彩)是在夾津口唐墓俑群的基礎上發展來的,這也為我們明確唐三彩俑的產地提供了線索。

(作者郝紅星為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王青梅為鞏義市博物館助理館員、副館長。)

猜你喜歡
雙環器物
首個聚集可調雙發射性質的手性雙環分子研發成功
雙環磺草酮與吡嘧磺隆混用對稻稗的防治效果試驗
中華傳統器物制作文明的現代創造轉換與現代美育
禮樂之道中的傳統器物設計規范
身如器物
雙環傳動:“低基數”的高增長幻象
琳瑯滿目——中國古代器物之扇子
聽古器物講“孝文化”
惟妙惟肖——中國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盤
模仿到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