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田港北水如天,萬里風檣看賈船江陰北大街歷史街區

2017-11-09 00:43祝君凱
大眾考古 2017年6期
關鍵詞:江陰院落民居

文 圖/祝君凱

黃田港北水如天,萬里風檣看賈船江陰北大街歷史街區

文 圖/祝君凱

江陰北大街歷史街區位于江陰古城北部,東起同興里,西至閘橋河,南至澄江路,北至光孝后巷,面積約3.69萬平方米。自戰國時期春申君黃歇在附近開鑿水利工程“黃田港”以來,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宋代,江陰黃田港設有市舶司,日本、朝鮮半島商船時有抵達。清末民初,長江輪船在此設碼頭,黃田港遂發展成為長江下游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連接黃田港與城區的北大街,也逐漸成為盛極一時的商業中心。

空間格局

如今的北大街歷史街區原有風貌保存基本完好。橫向呈弧形的北大街與縱向的光孝坊巷、君山巷相互交錯,形成兩個節點。這種弧形的街道不僅順應了“街曲則財聚”的說法,而且還打破了直街一眼見底的單調,增強了街景的變化節奏。北大街全長約300米、寬6米,兩側建筑多屬江南舊式民居,院落空間層層串聯,大小不一,形式多樣。南側沿閘橋河而建的民居以河道為走向,形成“水—房—路”前街后河的基本格局。

北大街歷史街區構成空間可以分為5個等級——單體、院落、院落組、院落群、街區。

江陰北大街歷史文化街區平面圖

北大街

北大街歷史街區的空間構成示意

北大街同興里

“單體”即“間”,是構成北大街歷史街區的最基本單位,無論是住宅、商店還是寺院皆由其構成,“間”在進深和開間上可以發生變化,但矩形的空間模式一般不會發生改變。院落由單體的“間”經過轉換組合而成,一般“間”旋轉90°后形成“廂”,“間”與“廂”圍合形成“院落”。當宅院空間不足以滿足人們生活和功能的需求時,便采用宅院按軸線縱向套接的方式形成“院落組”。院落群由多個“院落組”平行構成,一般其前后為街空間,左右為巷空間。街區則是由多個“院落群”構成,當其組成區域達到一定范圍以后就形成“街區”。整個北大街歷史街區就是由光孝坊、北大街、同興里、繆家場等幾個“院落群”組合構成的。歷史街區通過以“院落群”為代表的“塊面”空間,以街、巷為代表的“線”型空間和以古井、水埠、街巷節點等獨立“單體”為代表的“點”狀空間,由小到大有機組合,在平面上不斷向四周延伸,最后形成一個整體,同時每個空間元素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依附和被依附關系。

院落布局

北大街歷史街區建筑院落布局主要有三種形式:“一落多進”的擇中型布局、“三間兩廂”的天井式布局以及自然型不規則布局。

“一落多進”中的“落”通常是指由單數“間”橫向連成的建筑單體,“進”則是縱向串聯的數量,這種多進沿縱深對稱的串聯布置方式,是中國傳統庭院式組群中最基本的布局方式之一。每個組合縱向排列,多進組合疊加形成院落組。在每進建筑的中間都留有一個獨立的天井,以利于自然采光和通風。如同興里17號、同興里29號都采用了“一落多進”對稱式的平面布局,同興里17號為三間兩進,同興里29號為三間三進,在每進之間都有一天井,用以通風采光。

“三間兩廂”又稱“三合天井院”,即在三開間正房的兩次間前加對稱的、面向天井院的兩廂房,形成“三合天井院”。正房對面為圍墻或前座院落的后墻,形成三面有建筑,一面為墻體圍合的天井院落,具有較強的內聚性。如果從空中鳥瞰,好像一顆方印。所以,又被戲謔地叫做“一顆印”。這種院落形式是組成江南傳統民居建筑中最普遍的院落形式,北大街117號和同興里10號的第三進都采用了“三間兩廂”式的平面布局,特別是同興里10號,它不僅在第三進采用了“三間兩廂”式的平面布局,而且還與前兩進相結合,組合成為“一落多進”式的對稱平面布局。

民居在建造過程中經常會受到各種環境因素的制約和限制,許多自然的、人為的因素都可能使建筑無法采用十分對稱、規整的平面布局。

磚石混砌墻

磚瓦壘砌的鏤空墻

古建特點

北大街歷史街區的古建筑大多建于清代,一般采用“前店后坊”式的建筑格局,這些鱗次櫛比、錯落有致的建筑與街面相結合,形成一道獨特的空間景觀。據資料記載,以前江陰北大街和北外同興里民居多建有石庫門、封火墻。一些家底較為殷實的人家住宅大抵為平房二至四進,每進三至五間。第一進屋檐高九尺,黑漆大門,門前有臺階數級;第二進為正廳,敞三間,這里是主人身份、地位和財富的象征。內部裝飾和陳設都十分講究,非常氣派;第三進通常為臥室。

北大街的古建筑大都采用穿斗式和抬梁式相結合的梁架結構形式。這是一套簡潔而又合理的建造技術,穿斗式構架體系和抬梁式構架體系的優點有機地結合了起來,互為補充。因穿斗式木構架用料小,整體性強,但柱子排列密,只有當室內空間尺度不大時才能使用,將每一根柱子都落到地上,進一步增強了房屋的整體抗震性能。而抬梁式木構架采用跨度較大的梁,這樣就可以減少柱子的數量,取得室內較大的空間。建造時一般先從地面立起木柱,在柱子上架設橫向的梁枋,再在這些梁枋上鋪設屋頂,所有房屋頂部的重量都由梁枋傳到柱子上,再經柱子傳到地面,所以整個屋頂重量完全由屋架承擔,而柱子之間的墻壁只起到填充作用,不起結構性的承重作用。

古建筑廳堂“正貼”一般采用抬梁式做法,前單步,后雙步,在前后兩“金柱”間用“五架梁”,其上立一對“童柱”承“三架梁”,其上再立“脊瓜柱”,“瓜柱”圓形,上細下粗,而“邊貼”大都采用穿斗式或“中柱”落地的做法,以柱子直接承檁,外圍用磚或石塊砌筑。底部50厘米為“實砌墻”,其上是“空斗墻”,墻面粉刷成白色。部分建筑的外圍院墻上還用磚瓦壘砌成鏤空墻。有些民居在山墻和每根山柱之間施2~3個“鐵扒鋦”,使墻柱牢固結合在一起,具有良好的抗震作用。這里的古建筑屋頂一般多為硬山式。檁上架椽,椽上鋪“望磚”,蓋灰瓦或蘆席上抹泥蓋灰瓦,灰瓦一般做成“陰陽合瓦”式,即以同樣大小的青瓦分別作“底瓦”與“蓋瓦”。室內地面鋪青磚,起到防潮的作用。房屋內檐與室內因使用目的的不同,分別用隔扇門窗、板壁自由分隔,窗格圖案以“亞字”“海棠”“冰紋”為多。

山墻上的鐵扒鋦

備弄

北大街兩側民居的大門極少向正南開啟,這有多種原因。古代人造房,必須先看方向的利與不利,然后擇定吉日方能動土。不論宅基地如何千差萬別,住宅的主體必須朝著吉方。宅的主體朝向主要體現在大門的朝向上。北大街民居大門極少向正南開啟,偶爾有些民居受到宅基地的局限,不得不朝南開設大門時,主人也要讓它向西或向東偏一偏。這可能和尊卑之分有關,古代把南向稱為至尊,宮殿廟宇可以朝正南、帝王寶座也是坐北朝南,即“南面稱孤”。正因為南向如此尊榮,所以民間造房不敢取子午線的正南方向開設大門,都得偏西偏東。

街區內有些建筑墻院的左側還設有邊門,這就是備弄的入口。備弄又稱夾弄或避弄,是廳堂兩側通往庭院中其他地方的過道。備弄狹長,最寬1米,狹窄處不足0.8米。從入門第一進一直貫穿到最后一進院落,高聳的垣墻夾著曲折的街巷,形成曲徑通幽之感,盡管備弄狹長幽暗,但通風很好,舉步其中如入迷宮。

錢土紗業公所

石庫門

錢土紗業公所

以前大戶人家除了逢年過節等重要日子走正門外,平常一般不走正門,都走備弄,因此每進房屋都有一側門與備弄相通。人來客往或私情密事皆由備弄出入,大家互不干擾。備弄的另一作用是將建筑群之間相互隔離,使之形成各自獨立的單位,比如房屋不慎失火后可防止火勢蔓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火的作用。直到1949年后住戶情況發生變遷,一戶大宅變成幾戶人家居住,備弄因此成為宅內住戶的公共通道。

北大街7 9號

代表性建筑

錢土紗業公所

錢土紗業公所始建于清代,重建于民國,是一座融合了三合院布局、傳統梁柱結構和西方裝飾的二層樓房。建筑面積302平方米,占地面積168.6平方米。建筑坐西朝東,面闊5間外帶兩側廂樓,硬山頂,磚木結構。廊有翻軒,枋下柱間施掛落,方木柱,正方磉石上立方形石鼓墩為礎。門窗上均有雕花,建有石庫門。

錢土紗業公所是江陰現存不多的工商業文化遺產。清末民初一批有識之士在江陰創辦實業,公所就是由三個老板合伙開設的經營紗、大煙、鹽等商品的場所。當時他們看中了黃田港獨特的水路優勢,沿河建設了這一公所,禁煙令公布后,改稱錢紗公所。日軍占領江陰期間,為偵緝隊員居住。1949年后李滌生在此開設了綜合醫院診所,后房產收歸國有,一直作為民居。2008年底澄江街道通過房產權置換,對房屋進行維修。2009年被江陰市政府公布為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

武廟

武廟始建于光緒六年(1880),坐南朝北,為當時駐江陰水師祭祀歷代武人名將之地。平時為水師辦公之所,冬防時又為水陸會哨之處?,F存大門、正殿、配殿及東廡,建筑面積298平方米,占地面積400平方米。硬山頂,斗栱飛檐,正殿為抬梁式,面闊5間,約18.25米,進深七檁,高5.8米。1992年9月公布為江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北大街79號

北大街79號建于清代,原為祠堂,后由陸士清先生出資購得,并按原樣進行維修。該樓為磚木結構,大門朝東,共有三間兩層,帶有一天井,雕花窗,枋下柱間施掛落,正方磉石上立圓形石鼓墩為礎,室內用板壁做隔斷。

江陰北大街歷史文化街區不僅蘊含著深厚的文化信息資源,更是江陰社會歷史經濟發展的見證者。作為鄉土文化的載體,它為人們提供了觀賞和科考的價值,同時還喚起人們對歷史和鄉土文化的熱愛,是研究江陰地方史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作者為江陰博物館工作人員)

猜你喜歡
江陰院落民居
魅力江陰
民居攝影
民居書畫
八一作品
民居智庫
民居攝影
江陰蟬聯2020中國工業百強縣(市)榜首
《登江陰黃山要塞》
院落春秋
《江陰介居書院成立祝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