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藜麥行業研究現狀及其商業化種植前景

2017-11-11 00:02史海萍
南方農業·下旬 2017年9期
關鍵詞:研究現狀發展前景

史海萍

摘 要 藜麥屬于藜科藜屬,具有耐寒、耐鹽等特點,是一種一年生的草本作物。藜麥起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曾是印加土著居民的傳統食物。藜麥口感好、有利于人體健康,其營養價值相較于水稻、小麥和玉米等傳統糧食作物高出很多,在近年來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诖?,介紹藜麥的生物學特性、營養價值和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分析藜麥商業化種植的市場前景并對其進行展望,希望能為今后藜麥的研究和開發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 藜麥;研究現狀;發展前景

中圖分類號:S519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27.041

藜麥又稱藜谷、南藜麥、奎奴亞藜等,原產于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等中高海拔山區,是印第安人的傳統主食,被印第安人稱為“糧食之母”。藜麥的營養成分相當全面,口感也較易被人接受,因此又被稱為“超級谷物”、丟失的遠古“營養黃金”“未來食品”和“素食之王”。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物質水平的極大提高,藜麥開始被世界范圍內的人們關注。美國在藜麥的種植研究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聯合國大會更是將2013年定為“國際藜麥年”,我國也在積極引進藜麥種子,嘗試種植藜麥。

1 藜麥的研究現狀

1.1 藜麥的遺傳譜系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最早發現藜麥的價值,隨后對其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和研究,結果發現,在營養價值方面幾乎沒有可與藜麥匹敵的植物和動物,因此將其定為宇航員專用食物。

我國于1987年開始研究藜麥。對藜麥的研究首先從其遺傳多樣性方面開展,這不僅有利于我國藜麥的種植,而且對藜麥新品種的培育意義重大。利用衛星定位法的研究表明:藜麥與北美洲野生藜科植物在遺傳圖譜上比較接近,兩者屬于同一系。對藜麥遺傳譜系的研究還可以利用SSR基因標記技術,研究表明:利用54對SSR引物,在對41份藜麥的基本組DNA進行PCR擴增后,能夠從中選取6對穩定的多態性引物,同時,每對引物定位基因數有8.7個。這一實驗表明,藜麥種質間的遺傳基礎比較廣泛。此外,日本國際農林水產業研究中心和京都大學組成的研究小組于2016年第一次繪制出藜麥基因組草圖,圖中包含11億個堿基對,其中有6萬多個與藜麥耐寒、高營養特性相關的“有用基因”[2]。

1.2 藜麥的病蟲害抗性

藜麥原產于南美洲,其他地區在引入藜麥后,病蟲害的發生不可避免。隨著各國經濟的發展,藜麥的種類也在不斷增加,因此,研究藜麥的病蟲害抗性,加強藜麥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十分必要。目前,對藜麥病蟲害的研究主要是通過擴增的染病基因片段,研究藜麥的基因表達,屬于微觀方向。常見的藜麥病蟲害有根腐病、地下蟲害、地上蟲害、藜麥葉斑病等。南美藜葉斑病主要在雨季發生,目前一般的防治方法是:每667 m2用霜脲錳鋅(杜邦克露)100 g﹢脈植通75 g(3袋),對水45 kg(3桶),葉面噴霧;噴藥時間間隔2 d以上,避開高溫時段。

1.3 我國藜麥的研究現狀

1987年,中國西藏農牧學院和西藏農科院開始進行藜麥的引種和栽培實驗;1992和1993年,藜麥在西藏范圍內的小面積試種取得成功;2012年,山西靜樂縣藜麥種植面積達到86.67 hm2,2013年總種植規模達到666.7 hm2。目前,我國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非原產地藜麥種植國家。由于藜麥抗旱性、耐鹽性和適應性都比較強,已經在我國氣候干旱冷涼、土壤貧瘠的地方進行了推廣種植。

但是,目前我國藜麥的研究和種植還存在諸多問題。一是引進藜麥品種多,但品種退化現象嚴重,品種抗病性差,產量較低,在低海拔地區易倒伏,不利于藜麥品種的推廣;二是藜麥研究時間較短,需要不斷完善和優化藜麥栽培技術;三是缺乏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藜麥品種;四是藜麥營養、藥用價值的研究不夠深入,有待進一步研究[1]。

2 藜麥的發展前景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因此,“養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話題之一。藜麥是全谷全營養完全蛋白堿性食物,其蛋白質的品質與含量不亞于肉類和奶類制品,因此,人們對于藜麥食品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加,藜麥在國內外都有著廣闊的市場。

藜麥具有耐寒、耐旱、耐鹽、抗瘠薄等優勢,可以在西藏、青海、甘肅等高寒或干旱地區推廣,不僅能夠實現高寒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增加農民收入,還可以作為旅游資源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目前,藜麥相關產品的開發還處于初級階段,其流通和消費的主要形式還是藜麥原糧。因此,要擴大藜麥產品的市場,必須在選育藜麥新品種、完善藜麥栽培技術的同時,注重藜麥的深加工,根據人們的飲食習慣,發揮市場的導向作用,開發出藜麥食品、營養品等特色深加工產品,以此推動藜麥產業的發展[3]。

20世紀90年代中期,世界藜麥總產量的70%出口到美國。盡管全球藜麥貿易額在逐年增長,但美國依然是最大的交易對象。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水平的提高,我國人民對藜麥的需求量也有了增長,藜麥產業發展愈來愈快,但我國直到2008年才開始形成規?;霓见溄灰资袌?。藜麥的產業發展在我國才剛剛起步,還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之處。目前,我國藜麥應以規?;癁橹饕l展方向,如加強藜麥優良品種的培養、完善藜麥栽培技術等。此外,加大藜麥生產技術的創新至關重要,藜麥產品的開發依然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必須重視科學技術的創新,對藜麥進行深加工,增加藜麥的附加值,如開發藜麥面包、谷物棒、即食谷物或面食等。在現代化的生產背景下,研究藜麥食品,推動藜麥產業的發展,不僅能夠促進我國食品行業經濟的增長,還能對我國農產品行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 結語

藜麥是一種適應性極強、營養價值極高、用處極為廣泛的植物,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藜麥產業在我國,乃至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是一個新興的種植產業,其商業種植具備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因此,我國必須注重藜麥產業的發展,從生物學角度對藜麥的基因和生物學特性進行研究,同時注重藜麥優良品種的培育和引進,加大防治藜麥病蟲害工作的研究,在我國適宜地區開展和普及藜麥的種植產業。不僅如此,還要大力發展農業科技,利用科技手段對藜麥產品進行深加工處理,提高產品附加值,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任貴興,楊修仕,么楊.試析藜麥行業研究現狀及其商業化種植前景[J].作物雜志,2015(5):1-5.

[2]顧嫻,黃杰,魏玉明,等.藜麥研究進展及發展前景[J].中國農學通報,2015(30):201-204.

[3]郝小芳.論藜麥的推廣前景及發展思路[J].農業工程技術,2017(5):11-12.

(責任編輯:劉昀)endprint

猜你喜歡
研究現狀發展前景
人民檢察院量刑建議制度構建與完善
我國環境會計研究回顧與展望
冷鏈物流基礎上的生鮮電商發展研究
鋼纖維混凝土技術在市政路橋施工中的運用
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淺析電力系統諧波及其研究現狀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前景之我見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