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會計實踐教平臺的構建

2017-11-11 07:43郭毅
商情 2017年37期
關鍵詞:教學平臺會計專業互聯網+

郭毅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網絡信息技術也在迅速發展,并且已經被廣泛的應用于各行各業,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我們已經迎來了“互聯網+”時代,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職院校在“互聯網+”背景下,開展會計專業教學活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發展,更不能使學生符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因此,本文將在“互聯網+”背景下,針對高職會計實踐教學平臺的構建進行分析,使其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不僅可以掌握基本的知識,更能使學生將具備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

【關鍵詞】互聯網+ 高職院校 會計專業 教學平臺

在“互聯網+”背景下,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斷加大,不僅要保證人才掌握專業的知識與技能,還要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因此,高職院校在對會計專業的學生開展教學中,不能只是對學生開展理論知識教學,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使學生可以滿足崗位對人才的要求,適應社會的發展。下文將分析當下高職會計專業教學現狀,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使其更好的構建會計實踐教學平臺,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互聯網+”時代特點及對會計行業的影響

1.1“互聯網+”時代特點

“互聯網+”時代便是各個傳統行業通過互聯網與計算機技術進行有效的結合,使其能夠最大化實現行業創新。另外,各個傳統行業也能夠將互聯網創新的研究成果運用到領域中,進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產力。當下,“互聯網+”已經影響各個領域,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工作方式。相關數據顯示,在“互聯網+”背景下,能夠有效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帶動傳統行業與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相融合,從而有利于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進程。

1.2“互聯網+”對會計行業的影響

1.2.1有利于提升會計處理信息的速度與準確性

在傳統的會計行業運用網絡信息技術,能夠有效提高會計核算的效率。相比較于傳統的會計工作,應用會計軟件,能夠將重復的財務工作通過計算機進行處理,并且相比較手動工作,信息處理更加準確、標準,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財務工作的失誤。當下,電子憑證、電子票據及電子賬薄徹底改變了傳統的人工書寫的紙質票據,能夠有效改變財務人員日常工作習慣,并且進一步實現了財務數據及電子檔案管理。在“互聯網+”背景下,將現代化技術運用在會計行業中,有效提高了會計人員處理數據數量及速度,也提升了傳輸速度,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財務數據的準確性與速度。

1 2.2有利于提升會計信息利用率

在“互聯網+”背景下,會計人員在開展工作過程中,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與現代化技術,利用網絡進行會計資料信息的傳輸,能夠利用計算機進行遠程報賬、遠程報表、遠程審計、遠程查賬等相.關工作。在互聯網平臺中,可以實現會計信息最大化的資源共享,各單位、各部門之間能夠共享會計信息資源,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會計信息的利用率。

1 2.3對會計信息安全環境提出了較高要求

在“互聯網+”背景下,會計信息由傳統的紙質轉為電子數據,相關的財務信息在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過程中,非常容易造成丟失、篡改,對數據的安全性產生了一定的威脅。并且,互聯網作為開放的平臺,財務數據一旦受到黑客攻擊,便會導致信息泄露,極有可能導致財務系統癱瘓,從而對正常的財務工作造成影響。所以,在“互聯網+”背景下,一定要保證會計信息的安全,制定完善的防御系統,創設安全的環境。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會計行行業發生了很大變化,并且會計行業中的職業環境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會計專業的學生要滿足職業對人才的需求,具備適應環境的能力,提升互聯網與計算機技術實踐能力?,F階段,各高職院校在實際開展會計實踐教學活動中,并沒有過多融入互聯網與計算機技術,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與能力,這樣的教學模式并不利于學生的發展,無法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2“互聯網+”背景下構建會計實踐教學平臺的重要性

2.1滿足“互聯網+”背景下對人才職業能力的要求

在“互聯網+”背景下,知識更新速度不斷加快,這便要求會計人員不僅具備專業的知識技能,還要擁有較強的自學意識,能夠通過互聯網平臺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并將掌握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針對這一情況,高職院校在開展會計教學工作中,一定要注重構建會計實踐教學平臺,充分的運用互聯網技術與計算機技術,使學生對現代化技術有一定的了解,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使其能全面發展,更好的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2.2滿足“互聯網+”背景下對人才培養方式的客觀需求

高職院校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及方法已經不能適應“互聯網+”背景下人才培養的客觀需求,更無法滿足學生自身的發展需求,互聯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并且能夠不受時間、空間等客觀因素的限制。因此,高職院校要充分運用現代化技術,進一步構建會計實踐教學平臺,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從而滿足“互聯網+”背景下對人才培養方式的客觀需求。

3高職會計實踐教學當前現狀

3.1缺少理論與實踐相融合

當下,高職院校在開展會計實踐教學活動中,主要是采用教材中的實踐案例,學生只是將理論知識過渡到實踐作業中。這樣沒有最大化實現實踐教學的真正價值,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與職業能力的提升,導致學生無法滿足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

3.2缺少各崗位之間的協作

現階段,會計領域中有很多崗位,如會計核算、出納、檔案、成本會計、預算等工作,崗位不僅需要具備豐富的崗位知識,掌握崗位需求的專業技能,并且各崗位之間在開展實際工作中是相互協作、相互聯系。但是,高中院校在開展會計實踐教學活動中,沒有對會計行業中的崗位進行明確,缺少各崗位之間的相互協作,導致學生不能較好的獨立完成特定的崗位工作內容。endprint

3.3缺少實際操作與信息技術的結合

在“互聯網+”背景下,對學生的計算機水平有著較高的要求,在開展會計工作中,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電算化能力。然而在高職院校開展實踐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手工操作與電算化操作沒有進行有效的結合,通常情況下,會計手工操作在教室中完成,電算化操作在計算機房完成,這樣不利于學生適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需求。

4構建高職會計實踐教學平臺思路

4.1構建高職會計實踐教學平臺,主要是指院校在對學生進行教學中,積極與當地企業進行合作,使學生在校內學習理論知識,在企業將具備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培養人才模式可以按照理論知識教學→專業技能培訓→職業能力→綜合實踐展開分層次實踐教學。

4.2高職院??梢栽谛乳_展財務咨詢公司,公司由學校成立,教師進行指導,學生進行經營。公司業務可以安排一名教師負責,由會計專業學生開展具體工作。然后學??梢耘c當地公司進行合作,使學生將掌握的知識充分的運用到實踐中,并能獲取一定的利益。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在教師與校外企業實踐教師共同指導下,實際開展會計業務操作。

4.3高職院校在構建會計實踐教學平臺中,要注重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學校與企業相結合,保證學生全面發展。第一,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有關會計工作的基本理論知識,如記賬、賬薄、憑證等要求,教師直接進行理論教學即可。在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基礎上,實踐指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使學生具備獨立處理賬薄能力;第二,學校與企業相結合。最大程度實現資源共享,將學校資源與企業資源相融合,對學生展開雙重教育,有效互補教學資源。

4.4構建高職會計實踐教學平臺中,一定要采用分階段教學模式。分階段教學模式主要分為專業基礎知識技能教學一職業能力培養一綜合實踐。在每一個階段對學生教學中,一定要保證學生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與能力,這樣才能保證有效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進一步實現會計實踐教學平臺的構建。

5“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會計實踐教學平臺的構建

5.1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英語教學方法

在“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教師在開展會計教學活動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積極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將枯燥的理論知識生動形象的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也能使學生意識到互聯網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作用,為學生的日后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另外,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要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教師在保證學生掌握基本的專業知識后,便及時對學生開展實踐教學活動,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識,從而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5.2明確“互聯網+”背景下人才培養目標

以往社會對會計人員的要求只是將企業以往的經濟活動進行整理分析。但是在“互聯網+”背景下,會計人員不僅要對經濟活動進行整理分析,還要對未來的各項活動進行預算、決策及控制。并且會計行業具有多個崗位,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陪牙膏中,要根據社會的發展,結合崗位對人才的需求,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活動,有效構建高職會計實踐教學平臺。

5.3創建“互聯網+”會計實踐教學平臺

在“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要結合多種教學資源,來完成會計實踐教學平臺的構建,從而提高會計專業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學校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會計環境,如對會計信息的收集、保存、整理、輸送等實現一體化教學,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通過互聯網平臺學習電算化處理業務內容,并且能夠有效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僅改變了學生傳統的學習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學生的主動能動性。

5.4利用“互聯網+”開展遠程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便是學校與企業開展合作,實現資源共享,有針對性對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更加滿足崗位對人才的需求。這樣的教學模式具有實效性,能夠形成雙贏的局面。我國各個高職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已經有一段時間,但是由于學生數量較大,當地企業無法接受大量的學生,導致一些學生不能參與實踐。但是在“互聯網+”背景下,學校與企業可以利用云計算與大數據平臺最大化實現資源共享,能夠通過互聯網直接開展校企合作,從而解決了企業無法容納較多學生的問題,同時也能保證人才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崗位對人才的需求。另外,將學生的相關檔案信息保存在互聯網平臺中,有利于企業對人才的招聘。

結束語:綜上所述,“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會計實踐教學平臺的構建,不僅能保證學生掌握專業的知識與技能,更能使學生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能夠將掌握的專業知識有效的運用到實踐中,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并且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質量。endprint

猜你喜歡
教學平臺會計專業互聯網+
高職會計專業經濟法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探索
會計專業課程與思政教學的融合方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路徑優化策略
會計技能大賽對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的促進作用分析
專業學位研究生職業危害控制技術課程創新型教學平臺建設研究
基于WordPress構建項目化課程教學平臺的研究
數字積分法插補仿真實驗教學系統開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