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曲音樂創作應除三個流弊

2017-11-14 07:27李春沐
中國戲劇年鑒 2017年0期
關鍵詞:中國戲曲音樂創作聲樂

李春沐

中國戲曲擁有一套傳承既久的表演法則,當中,音樂的創作表演具有藝術的穩定性和創造性。所謂的穩定性,即音樂程式的規范性所帶來的穩定的傳承法則;所謂的創造性,即音樂表演者的個體性差異所帶來的多元的藝術風格。這種看似矛盾但又統一的原則,在戲曲音樂器樂伴奏與聲樂演唱中,都保持著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平衡與再平衡。

當西洋音樂漂洋過海來到華夏的時候,戲曲音樂的傳承者們在默默地關注、接近、容納與此前傳統音樂文化截然不同的異域音樂時,采用了積極擴充音樂體制的實踐,取得了很好的藝術成就。例如粵劇在中西文化交融進程中,曾經主動吸納西洋樂器來實現藝術表現力的創新,西方樂器與粵劇核心的“五架頭”至今很好地演繹著傳統與現代共在的嶺南審美風情。再如京劇在上世紀50年代以來所探索的民族管弦樂隊,在單純的京劇文武場規制中,朝著中型樂隊的方向一路前行,與京劇多元的聲腔、多元的流派相得益彰,形成京劇現代化演出的一種示范性導向。事實上,在時代進程中,中國戲曲的諸多劇種都嘗試著中西合璧,包括戲曲的聲樂演唱也不可避免地學習西洋發聲法,來糾正傳統戲曲聲樂的弊病與局限,聲腔配樂則將和聲、曲式、復調、配器四大西方作曲法則與傳統曲調逐漸糅合,運用自如。這都是比較符合戲曲音樂規律的藝術拓展。但是,毫無疑問的是,當傳統的戲曲音樂在接納異質音樂時,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乃至傷害,特別是新世紀以來,戲曲在中國文娛格局中迅速地趨于邊緣,這種傷害最容易造成戲曲發展的“亞健康”乃至“病態”的困境。

目前呈現于戲曲音樂創作中的趨向,正需要引起戲曲界的格外注意。

一、戲曲向歌劇、音樂劇的趨同,帶來聲樂演唱的“基因異化”,戲曲音樂的傳統韻味大量遺失。

聲腔藝術的科學化追求本來無可厚非,讓戲曲演唱者更加從容、優美而健康地展現戲曲音樂魅力,是中國戲曲在歷史發展中所秉持的藝術理想。但是,將歌劇、音樂劇等國際化程度較高的西方演唱形式,作為時尚或高雅的目標,無異于讓戲曲演唱者舍棄自身優勢,邯鄲學步,自毀前程。特別是采用西洋演唱技法,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導致戲曲音樂與漢字語文韻律的悖違。在中國戲曲藝術中,板式變化體和曲牌連綴體作為戲曲唱腔音樂的核心,形成了“依字行腔”“字正腔圓”等多元的音樂規范,在相對穩定的音樂腔調中,提倡演唱者進行個性化的潤腔和創造,特別是基于行當藝術在嗓音色彩上各有規范,形成了獨具特色而多元豐富的民族戲曲聲樂體系。在當代戲曲音樂創作中,由于行當藝術萎縮,豐富的聲樂表現力本已減弱,加之歌劇化、音樂劇化的不斷增加,大量詠嘆調、宣敘調、合唱、重唱等形式的摻入,戲曲表現力更加減弱。

二、戲曲交響化帶來樂隊體制的“肥胖癥”,增加了戲曲演出成本,改變了戲曲藝術的本體特征,影響了戲曲的有效傳播。

戲曲交響化的探索無疑是重要的,特別是對于具有旺盛創作活力的大劇種、大劇團而言,交響化的實踐確實為線性旋律為特征的戲曲音樂,帶來了更加豐富的藝術質感。但并不是所有的戲曲院團都具備交響創作的實力,不能保持戲曲傳統配樂的原則與方式,盲目地使用和聲、復調等國際通用的西方作曲方法,帶來的只能是戲曲音樂的異化。龐大的樂隊少則數十人,多則過百人,使演出成本大大增加,由此帶來了樂隊的電子化。為節省成本,戲曲院團只能提前錄制配曲,到演出時最多只攜帶鑼鼓等核心伴奏,演員如同唱卡拉OK一般,戲曲音樂表演失真,現場感明顯不足,限制了演員發揮,也消減了舞臺藝術的表現力。

三、戲曲音樂編創的模式化,導致戲曲作品缺少音樂審美的多元感受。

近年來戲曲表演團體比較傾向于為戲曲領軍人物量身打造劇目作品,這當然與戲曲崇尚“角兒”的傳統密切相關,但是在實踐中往往將作為集體藝術的戲曲,變成了一枝獨秀的個人演唱會。這種創作風氣當然與劇本編寫有關,與院團體制有關,與戲曲不健全的傳承有關,但是一味地突出主演,忽略了多元的行當和其他演員的藝術呈現,最終導致戲曲音樂色彩的單調。因此,音樂編創者努力在每個曲段中,營造起、承、轉、合的變化,形成模式化的旋律走向,演員賣力地唱,觀眾卻費勁地聽,那種聽得上癮、唱得舒服、可以廣為流布的唱腔難得一見。

上述三點比較突出的創作弊端,集中體現了當前戲曲音樂領域在聲樂演唱、器樂編配和唱腔編創中的誤區,集中地反映了當前戲曲音樂不健康的創作趨向,追其根源即在于戲曲音樂創作者們對戲曲傳統的自信力不足、自覺性不夠。中國戲曲傳承數百年的音樂規律,在西方的標準下,被不斷地自輕自賤,這是最不足取的。

健康的音樂創作,需要以戲曲的民族聲樂,在不損害民族“好聲音”的前提下,穩妥地吸收外來音樂元素,張揚中國人由來已久的聲樂審美;需要以戲曲的核心器樂,在不損害民族風格的前提下,穩妥地拓展器樂結構,渲染中國人傳承不衰的禮樂精神;需要以戲曲的多元唱腔,在不損害音樂趣味的前提下,穩妥地創造新腔新調,張揚中國人屢變屢新的藝術感受。

這種健康的音樂創作才是戲曲良性發展的重要動力。

猜你喜歡
中國戲曲音樂創作聲樂
演唱中國聲樂作品的責任與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聲樂活動考述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風·松》音樂創作初探
鋼琴性能對音樂創作風格的影響
立足中國視角 跨越文化邊界——評《西方當代音樂創作研究——結構思維與當代走向》
秦腔現代戲《西京故事》的音樂創作技法分析
聲樂診療室
聲樂診療室
聲樂診療室
中國戲曲與流行思想的融合
闡述西方音樂劇與中國戲曲審美特征的異同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