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進行父母教育學的必要性

2017-11-17 04:10陳濤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0期
關鍵詞:高校

陳濤

【摘要】本文針對現在很多失職的年輕父母婚前沒有進行必要的學習和指導,婚后出現十種不良父母,影響下一代人的整體素質和國民實力,特寫此文章提議在大學開設父母教育學必修課。

【關鍵詞】父母教育學 失職 不稱職父母 高校 合格父母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0-0169-02

父母是一個圣神的稱呼,同時也承擔了一定的責任和義務,可如今很多父母嚴重失職,不稱職,作為父母只有稱號,沒有實現自己應該盡的義務和職責,有些父母不懂教育,違背教育本質,傷害孩子的身體和心靈,忽視孩子的情感教育、情緒教育、溝通教育、健康管理、等等,具體表現有:

1.只生不養

有些父母只生孩子,對孩子缺乏必要的教育和對孩子關心,不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遇到孩子不聽話就拳腳相加、指責謾罵,給孩子帶來的不良的心理障礙。

2.溺愛孩子

有些父母溺愛孩子,孩子被照顧得無微不至,處處順著孩子 。給孩子帶來不良后果,養成了自私的壞毛病。也缺乏養成獨立自主性格的機會。

3.父母本身有惡習,卻要求孩子品行端正

有的父母在未成年孩子面前抽煙喝酒、賭博、帶孩子超市偷東西等,因此做父母的必須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很多父母光口頭承諾,很多事情自己做不到也做不好。長此以往孩子也會口是心非、言不由衷,品行不端。

4.家人在孩子面前吵架,打架

有些父母或家人在孩子面前無謂的吵架,無謂的指責,甚至父母一方無理的謾罵,或者家庭暴力,這些對孩子的未來的情感生活都傷害非常大。

5.事業與生意更重要

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有些父母的忙工作,忙事業,照顧家庭的時間越來越少,陪孩子的時間更少,這無形中造成了親情的缺失。因此不管有多忙,都要抽出時間和孩子談一談,玩一玩,交流一下彼此的想法,保持融洽的溝通?,F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很多,所以父母也要跟上孩子的腳步,不斷學習,不要總是倚老賣老。只有這樣,孩子與你是朋友就不會拒絕和你交流,關系更融洽。

6.對孩子物質獎勵大于精神獎勵

很多家長由于忙碌,陪伴孩子少,感到愧疚會給孩子買許多的玩具衣服等作為補償,做這些不如和孩子去看電影,去做一件孩子最愿意做的事,能給孩子溫暖和安全感。因為長期的感情缺失會讓孩子不懂得表達愛。太多的物質會將孩子物化,覺得什么都可以用錢買,什么都可以用錢解決。

7.對孩子指責太多,教導太少

有些父母總是對孩子居高臨下、聲色俱厲的呵斥是不好的,和藹可親的態度非常重要。孩子有了進步,要及時表揚,并獎勵一些小東西。即使孩子做錯了,也不要一味批評,而要告訴他錯在哪里,教育他不可犯同樣的錯誤,同時接受必要的懲罰。

8.過多的看孩子的成績,不看綜合能力

有些父母讓孩子參加各種補習班、特長班。孩子每個成長階段都有他的特點,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塑造孩子,不要逼著孩子學這學那,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家長只做必要的指點和引導?,F代父母的悲哀是把對孩子的投資全都放在成績上。拿到高學歷、好成績,并不是競爭的結束,而離開學校才是競爭真正的開始。父母除了在乎孩子外在的分數、學歷、學校之外,對于孩子內在的美德、快樂和健康等,更需要關心。所以,不能以成績來衡量孩子成功與否,孩子的品格,情商也是其中需要培養的重要部分。

9.對孩子過于要求完美

有研究表明,有些父母對孩子用的最多的字是“不“字。比如:不能,不行,不許、不可以、不應該等命令語言。這些帶“不”字的命令好象許多條條框框在禁錮著孩子的思想和行為。許多需要進行心理治療的孩子,往往都是父母造成的,他們被父母的要求與期望逼得喘不過氣,最后只好宣布放棄。父母應該給孩子一條活路,也給孩子一條退路,不要給孩子沉重的期待。對孩子要寬容,給孩子嘗試犯錯誤的機會,也給孩子嘗試成功的體驗。給孩子獨立思考、獨立選擇的機會,讓他們自己成長,而不要過分的限制他們。

10.對孩子缺乏品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

現在的孩子由于是獨生子,大多不知道關心別人,自我中心,耐挫力差。這就是一點小事就會發生自殺或他殺的主要原因。孩子出了問題,丈夫抱怨妻子,妻子抱怨丈夫。家長抱怨老師、老師抱怨家長,甚至抱怨孩子。因此家長在培養孩子過程中千萬不要忽視了做人的教育,比如,好習慣的培養和人格塑造等方面的內容。

針對以上家庭教育的誤區,要整體提升全民做合格的父母的意識和能力,讓孩子在家庭中,愉快地成長。所以應該在高校所有專業都將父母教育學設置為必修課,有利于我們每一代孩子的成長。大學階段,學生空余時間多,孩子均已成年,畢業后也都屬于法定婚齡,進行這一方面的教育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在大學期間接受這方面的教育,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父母,培育好每一代的祖國花朵 ,使他們成為有擔當,有作為,身體和心理都健康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尤為重要。

因為為人父母,最簡單,也最復雜。生而養之,不僅僅是讓他衣食無憂、保他周全。人生的道路上,父母將與孩子一同遭遇各種煩惱,并需要在各種難題面前尋求解決之道,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擁有健全的人格操守。為人父母,既要確保孩子的身體健康,又要確保心理健康;既要重視孩子的智力發育,又要做到各方面能力均衡發展;既要教給孩子知識,又要教他學會做人。

為人父母,要律人,更需律己,要明白身教勝于言傳。只有堅持科學引導、規范管理、依法推進,深化家庭教育科學研究,才能了解家庭教育的奧秘,才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才能做好為人父母的這門大學問。所以我們希望父母通過學習,具有以下素質:

1.現代的教育觀念

現代的教育觀念是父母教育素質的核心,對家庭教育的目標、方向以及父母的教育行為起著制約和指導作用,也是影響家庭教育質量的決定因素。教育觀念至少包含兒童觀、親子觀、人才觀、教子觀等四個方面。兒童觀,即父母對兒童的本身及其發展的認識,如孩子是人,是走向成熟的人,是終將獨立的人等等;親子觀,即父母對子女與自己關系的基本看法,如兩代人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等等;人才觀,即父母對人才價值的理解,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路是成功之路等等;教子觀,即父母對自身、對子女發展的影響力和本身能力的認識,如把人格的教育視為家庭教育的核心等等。

2.擁有科學的教育方法

科學的教育方法是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的綜合體現,并直接關系到孩子在家庭中所受教育的效果。

3.健康的心理

健康的心理是指父母心理健康才會給孩子以積極的影響。不論在什么情況下,父母在以身示范前提之下,引導孩子力求做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控制自己,而這正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這就要求父母有自知之明,自知而自信而自強,不因成功得意忘形,也不因失敗驚慌失措,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穩定情緒,這將使孩子終生受益無窮。

4.良好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石。人是環境的產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切都是從童年開始的。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而忘不掉的習慣才是真正的素質。在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方面,父母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

5.平等和諧的親子關系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必備條件。沒有平等,培養不出現代兒童;沒有民主,建設不成和諧家庭。因此,父母不僅應尊重兒童的權利,還要善于發現孩子的獨特個性,真誠的學習孩子身上的優點,使教育過程充滿理智之愛。

6.做個勇于學習的父母

做個成功的父母需要學習,需要相當的資格,更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父母應該調整好心態,欣然向孩子學習。當代中國已進入信息化時代,而信息化動搖了父母的權威地位。在變化迅猛的時代,理智的親子關系趨向于相互學習共同成長?!叭铩笨梢越套?,子也可以教“三娘”,兩代人均以能者為師。對于父母來說,需要調整好心態,欣然向孩子學習。利用一切機會學習教育知識。除了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家長學校,還可以從電視上聽專家講座。其實,父母朋友之間聊天,如果有心探討,也會大有收獲。

另外本人強烈希望其他沒有考入大學的人員可以參加社區或者民政部門舉辦的相關課程,讓每位孩子都有一個稱職的父母,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社會和諧,安居樂業,國富民強。

參考文獻:

[1]《父母改變孩子改變》

[2]《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家出版社

[3] 《好媽媽不吼不叫》中國華僑出版社,張卉妍

[4]《好媽媽不急不躁》,中國華僑出版社

[5]《孩子要嚴管——規則成就孩子未來》,廣東人民出版社

[6]《愛讓孩子快樂成長》,廣東人民出版社,張能治

猜你喜歡
高校
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知識管理
淺議高校儀器設備信息化管理體系建設
高校安全隱患與安全設施改進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新常態下高校檔案工作發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高校輔導員職業認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揚雷鋒精神與轉型期高校校園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