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調查與土地評價課程教學方法與考核方式的改革研究

2017-11-17 04:10梁甜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0期
關鍵詞:考核方式課程改革教學方法

梁甜

【摘要】土地調查與土地評價課程是一門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緊密結合的課程,更側總于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結合課程性質和學校培養目標,在教學內容的制定上,引入“項目教學法”和“模塊化教學法”,編制教學內容和實驗課程數據;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提升實驗教學的課時比例,鼓勵學生多練多想;在考核方式的調整上,實行平時作業、實驗報告和課內實作考試相結合的累加式考試方法,經過近3年的教學工作,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土地調查與土地評價 教學方法 考核方式 課程改革

【基金項目】重慶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一般項目“基于崗位需求的獨立學院實踐技能課程三位一體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16-GX-159);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校級重點教改課題:《土地調查與土地評價》課程“三位一體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16006E)。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0-0242-02

一、前言

《土地調查與土地評價》課程是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實驗類專業主干課。本門課程主要培養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學生的實際操作應用能力。該課程目前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教學內容上。目前教師在備課過程中,盲目參照教材的內容和結構,教學內容重難點不突出,多以理論知識為主要的教學內容;并且教材中有些內容未能及時更新,不利于學生了解本專業發展的最新進展,缺乏學習主動性,失去學好本專業的動力和信心。

第二,教學方法和手段上。目前的教學模式仍停留在填鴨式教學階段,教師多以理論教學為主,重理論而輕實踐,課堂以教師為主體,書本為中心。并且學生在學習本門課程之前,相繼學過《土地資源學》、《土地管理學概論》等專業課,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基礎,而《土地調查與土地評價》課程主要是建立在這一系列專業理論課之上的一門技能型專業主干課,若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仍以理論教學為主,就會出現重復教學的問題,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未得到培養,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未體現。

第三,考核方式上。目前學生的總成績分為平時成績(30%)和期末成績(70%),期末成績以期末閉卷筆試考試成績為準。該考核方式對學生起一個錯誤的引導作用,期末成績比重大,學生只重視期末考試,而對于平時的學習不重視。認為只需要在考前幾天進行突擊復習即可,死記硬背就能應付考試,但這些學生基本上考完就忘完。甚至有些學生鋌而走險,考試作弊、夾帶、抄襲等,造成不能順利畢業的后果。

針對這些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很多學者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在教學方法及考核方式改革上,夏東君,王世成對于測量學課程教學方法與考核方式進行了改革研究,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實行平時作業、大作業、課件實驗和期末考試相結合的累加式考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曹顯瑩,曲陽針對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從學生的預習方式、課題教學模式以及成績考核形式三方面進行改革,此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提高大學物理實驗課的教學質量[2]。在模塊化教學方面,蔣潔從就業導向的角度,探索高職模塊化課程體系構建的方法[3]。李源通過調研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就業崗位群,分析了物流職業崗位所需的知識結構和能力要求,由此構建了基于崗位需求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4]。

二、《土地調查與土地評價》課程改革的措施

結合學院對人才培養的主要方針,本項目以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為目標,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應用和動手能力,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縮短學校與社會崗位之間的差距,促進本專業的積極發展。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學生能掌握土地資源調查和土地評價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并具備專業技能操作的能力,能理論聯系實際舉一反三地分析、解決專業問題。

(一)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引入項目教學法和模塊化教學法

結合學校的教學宗旨和本專業的發展方向,本項目以《土地調查與土地評價》課程為例,以“模塊化教學法”將本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分為兩大實驗模塊:“土地調查”和“土地評價”。引入“項目教學法”,參考目前社會上本專業的研究熱點和常規項目,在“土地調查”模塊選擇“土地利用現狀調查”作為實驗一的教學內容,在“土地評價”模塊選擇“土地適宜性評價”作為實驗二的教學內容。兩大實驗內容相輔相成,既能完全反映本課程的教學重難點,也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新性。

(二)課程教學方式的改革——提升實驗課程教學的比重

《土地調查與土地評價》課程是一門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為主的技能型課程。由于本課程中的實驗操作都需要利用專業軟件操作,要求學生自己學會安裝專業軟件,再進行實驗課程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推行啟發式、探究式教學模式,教師要精講,學生要多練。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大部分時間都是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只起穿針引線的作用。

(三)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考核

根據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本項目在《土地調查與土地評價》課程考核方式上進行改革研究。主要通過取消原期末閉卷筆試考試,且將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的比例進行調整如下:學生總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兩部分構成,其中平時成績占總成績40%,期末成績占總成績60%。平時成績由學生的出勤率、課堂表現和平時作業這三部分構成;期末成績由實驗報告和課內實訓考試構成,如表所示。

其中對平時作業及期末成績的具體考核如下:

1.平時作業考核

平時作業是指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要對重要成果進行圖件制作,包括線狀地物成果圖、地類圖斑成果圖和土地利用現狀圖。教師應及時批改并給出成績,評閱標準從圖件內容的正確性、圖件要素的完整性、圖件整體的美觀程度等方面評判。平時作業占總成績的12%,如表所示。

2.期末成績

期末成績由學生的實驗報告(對學生實驗報告的整體質量:如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結果等內容進行評分)和課內實作考試兩部分構成,分別占總成績的18%和42%,如表所示。本項目對考核方式的改革能較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激勵學生重視平時的學習,真正學到專業技能,避免出現“臨時抱佛腳”的考前常態。

參考文獻:

[1]夏冬君,王世成.測量學課程教學方法與考核方式的改革研究與實踐[J].測繪通報.2012(9):102-104.

[2]曹顯瑩,曲陽.“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大學物理實驗.2015,28(6):111-113.

[3]蔣潔.高職以就業為導向的模塊化課程體系的構建[J].中國成人教育.2008(3):99-100.

[4]李源.基于崗位需求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構建[J].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12,20(5):43-51.

猜你喜歡
考核方式課程改革教學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膚科教學方法研究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小學語文字理教學方法探析
金融管理與實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探究
《橋梁工程》課程的試卷分析及教學改進措施
“雙創”形勢下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改革探索
職業能力視角下的高職語文教學策略探討
基于創意的對口單招色彩課程改革突破點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