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中山教育云計算的網絡視頻互動平臺的實踐研究

2017-11-17 04:10吳宇清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0期
關鍵詞:一體化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視頻互動平臺的應用已深入到教育各個領域,中山市在依托中山教育云計算的基礎上,在諸如網絡信息安全、網絡視頻監控、校車衛星定位監控系統和網絡視頻資源服務等多領域積極開展網絡視頻互動平臺的構建與實踐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效。

【關鍵詞】中山教育信息港 一體化 互動平臺

【基金項目】本文是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云計算的網絡視頻互動平臺教學應用的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2013YQJK275)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0-0254-02

隨著中山教育信息化各項建設的縱深發展,中山市成為全省第一個實現基礎教育類學校教育光纖專網100%接入、數字化校園網100%建成的地級市。目前,中山教育城域專網上日常運行終端高達7萬多臺,是全省使用率最高的城域專網;并且中山自2007年起就開始規建“中山教育城域網公共教育云服務平臺”(如圖1),至今已完成第二期擴容建設,是廣東省第一個自主構建的教育云平臺。

另一方面,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視頻互動平臺的應用已深入到教育各個領域,筆者將結合中山市在依托中山教育云計算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網絡視頻互動平臺的實踐研究進行具體闡釋。

一、以應用為導向,凸顯中山教育云計算的“一體化”應用管理。

我市目前已基本實現校校通光纖的戰略目標,為實現信息資源一體化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以應用為導向,啟動“數字化教育”行動計劃,以安全工作、為著切入點,全市通過系列工程進一步提升信息化應用程度,凸顯了中山教育云計算的“一體化”應用管理。

一是實施“綠盾工程”,確保網絡信息安全可控。近年年,我市加大網絡安全監控工作,統一全市學校網絡出口,并以“整體推進,共同承擔”的方法實施“綠盾工程”,成功動員全市學校統一安裝網絡安全審計系統,對全市近7萬臺電腦終端的網絡行為進行預警監控和日志記錄,每周對網絡行為異常的單位進行通報和排查,達到省公安廳有關管理規定和技術要求,確保網絡信息安全保護措施落到實處。

二是加強網絡視頻監控,提升校安工作技防水平。為了加大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力度,提升校園內保工作技防水平,有效預防校園治安問題的發生。按照教育部、公安部有關要求,我市啟動“平安校園”網絡視頻監控工程,工程一期共為8個鎮56所需重點防范單位(主要是幼兒園)安裝了監控點。與其它地區做法略有不同的是:一是系統充分利用現有網絡資源,通過MPLS VPN隔離技術快速建立校園視頻監控專網,所有監控信號都是經我們自己的城域專網傳輸,控制中心再留一條專線與公安監控部門對接。二是系統支持跨地域的集中實時監控,滿足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遠程監控需求。三是支持分級權限管理,可通過分配不同的身份權限,管控和監督不同范圍或類別的前端監控資源。這種“分級監控,協同防范”的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監控質量和效率。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們與電信通過共建共贏的聯動運營模式逐步推進,昂貴的平臺和前端設備由電信投資建設,學校用戶只需每月交付少量的業務租金便可以享用專業的網絡視頻監控業務。同期,我們還自主籌建了中小學食堂網絡視頻監控系統,較好地督促了學校飯堂衛生管理工作,保障師生飲食健康。

三是組建校車衛星定位監控系統,確保師生交通安全。為有效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充分發揮GPS安全服務系統在校車安全管理和實時監控中的作用,保障道路交通運輸安全和廣大駕乘人員的自身安全,進一步提升全市校車交通運輸管理和服務水平,我局按照“政府引導、行業管理、市場運作、統籌規劃、分步推進、確保穩定”的原則,全市校車統一安裝GPS系統,組建起校車衛星定位監控系統,對全市623輛校車統一登記,實時監控,進一步規范校車管理。

二、以教學需求為根本,彰顯網絡視頻資源服務“一體化”管理。

為使全市優質高效、輻射力強的教學資源通過網絡平臺實現區域內共建共享,均衡提高農村學?;A教育水平。由市教育信息中心牽頭組織全市視頻通信員傾力打造中山教育資源網和中山教育視頻網(如圖2)兩大平臺。至今共制作發布本地精品課程近6萬節,該欄目累計點擊近80萬人次。

一是全面統籌,資源建設,服務課堂。為充分發揮中山教育云計算的教育服務功效,為適用新形勢網絡視頻互動的教學需求,從開始的精品課程開發深化到“精致教學亮點,助力教學方式變革”的微課開發,立足課程系統,服務學生泛在學習,發揮教師個體實踐智慧。比如,在微課的頂層設計中,我們采取“統一架構國家課程知識點譜系”與“學科專題自建”相結合。既有規范的、層級結構分明的、與國家課程知識體系相一致的微課資源體系;同時也給教師自主創建專題的空間,為地方課程、學校課程、個人課程提供自由發揮的空間。目前我市微課知識點譜系中共包括中小學各學科國家教材、地方教材知識點7239個,由市教研室組織或教師個人創建的微課專題650個,內容包括:復習、試題講解、特色知識等。例如高中政治微課專題包括:2014年廣東高考試題評講、2015廣州一模試題分析、2016高考政治高頻考點等。初中語文微課專題包括:初中寫作復習學案、現代文閱讀、古詩詞賞析等。

二是依托中山教育云計算,普及基本應用,支持學生泛在學習提升教學質量。在市、鎮、校學科教研活動的引領下,全市中小學校積極開展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應用實踐探索。老師們普遍將微課應用于輔助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根據自我學習需求,查找合適的微課進行知識點的學習或復習。截止到2016年12月,全市共有303間學校參與微課的開發與應用,微課點擊量累計達80多萬次,14間學校的微課點擊量超過1萬次。越來越多的學校利用微課,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查漏補缺。我市紀念中學在成績云系統中增加知識點微課堂,學生在分析每次考試錯誤之后,針對錯誤知識點,自主選擇教師提供的微課進行學習。這種非正式資源學習方式逐漸得到學生和家長的認同,越來越多的學生采用這種學習方式。紀中顧瑩瑩老師制作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微課,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就有本校的865人次觀看。

三、發展方向及應用展望

基于中山教育云計算的網絡視頻互動平臺的實踐,是一項長期研究與實施的項目,在兩年多的平臺開發與應用實施過程中,既收獲經驗與成效,也發現存在的不足,我們將在總結經驗與不足的基礎上,把握未來發展方向,科學地規劃下一步的實施工作。

一是加強培訓,提高民辦學校網絡視頻互動平臺開發參與率。近兩年,我市中小學公辦學校247所100%參與平臺及資源的開發,而民辦學校參與率約60%。下一步將加大對民辦學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訓,讓更多的民辦學校教師參與開發工作,以激勵教師專業發展。

二是教研引領,增強資源應用實效性。以各級教研活動為引領,開展不同層次的資源應用研討活動,在實踐中探索資源的應用價值、方式和策略。組織開發各學科資源的有效應用案例,通過案例培訓推廣資源的有效應用。特別加大薄弱學校對優質資源的利用率,實現以優質資源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可以預見,依托中山教育云計算強有力的支撐,隨著中山教育網絡視頻互動研究和實踐的不斷深入,中山的“智慧教育”必將煥發出勃勃生機。

參考文獻:

[1]吳宇清,劉志昂.構建中山教育城域網公共云服務體系 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11).

[2]呂志明,基于云計算的微視頻教學資源服務平臺的初探,電子制作,2015(10)

猜你喜歡
一體化
國有企業信息工程一體化建設管理模式初探
淺談關于服裝局部工藝制作的教學方案設計
獨立院校藝術類畢業實習與校企合作改革的研究
中高職服裝設計專業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克里米亞完成入俄“一體化”
電氣設備控制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一體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