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項目為牽引—導師團隊聯合培養應用化學專業研究生

2017-11-21 21:30陳磊趙穎娟鄭紹軍蔡星偉
科技視界 2017年21期
關鍵詞:團隊協作研究生培養創新能力

陳磊 趙穎娟 鄭紹軍 蔡星偉

【摘 要】本文對單一導師制和雙導師制的弊端進行了分析,提出和實踐了一種以項目為牽引-導師團隊聯合培養研究生的模式。在整個培養過程中,堅持“以項目為牽引,組建導師團隊”,健全研究生指導機制,利用項目激發科研興趣,培養創新思維,使研究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得到了用人單位的高度認可。

【關鍵詞】導師團隊;研究生培養;創新能力;團隊協作

目前我國各大院校實行大規模的擴招,自2000年至今,我國研究生數量與規模,每年都呈現增長,目前以20%-30%的增長比例迅速增長,因此研究生教育已成為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階段。這種增長速度一方面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大范圍內的擴招無疑降低了研究生錄取要求,導致目前研究生質量下降這一現象的出現。所以,研究生如何培養已成為當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就目前我國研究生教育模式來看,還是以導師培養為主,即單一導師對研究生進行有效指導。2013年我國相關部門對研究生指導模式下發了專門意見,提出要“建設專兼結合的導師隊伍,完善校所、校企雙導師制度”[1]。不少學校對雙導師制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1 傳統單一導師培養模式

單一導師培養模式目前是我國主流的研究生培養模式,由一位導師指導一名或多名研究生[2]。首先,這種模式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生只選擇一人做導師,容易造成專業上的局限性。導師積累的知識廣度是有限的,不利于拓展研究生的研究思路;其次,這種模式下一個導師一般都會指導多名研究生,導致導師對學生的指導精力有限[3]。有些導師可能還擔任學校行政事務,必然進一步分散導師的精力;最后,不利于培養復合型人才,容易造成學生與社會的需求脫節。高校的研究生導師偏重于基礎研究,社會生產實踐經驗相對較少。因此單一導師培養出來的研究生與社會培養復合型人才的要求不相符[4]。

2 雙導師指導模式

雙導師制一般采用“校內導師+校外導師”的雙導師指導模式。雙導師制從制度層面上突破了高校封閉的辦學體制,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學術梯隊,提高復合型研究性人才培養質量。實施雙導師制從理論上看比較適合培養復合型人才,但從國內各高校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實踐來看,雙導師制并未取得預期的理想效果。其弊端在于:(1)校外導師缺乏內在動力,而校方無法對校外導師進行有效管理。(2)兩名導師缺乏協調溝通機制,容易造成分歧。

為了更好地做好研究生指導工作,我們就應用化學專業對導師團隊培養這一新型模式進行了探索。我們采取以科研項目為牽引,組織與該科研項目相關的導師組成團隊,對參與科研項目的研究生進行指導,由傳統的一對一指導模式轉變為多對一模式[5]。這一新型培養模式的應用,對學科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團隊組合可以揚長避短,將個人優勢發揮到極致,同時可以培養出更具有實踐能力的研究生人才。

(1)以項目為牽引,組建導師團隊,避免單兵作戰。近年來我們導師團隊牽頭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12項,其他各類科研項目19項。為此,團隊根據項目內容和教師興趣特長構建2個科研小組,分別為新能源材料組和功能配合物組。以項目為主導,打破導師界限,根據學生的特長優勢和興趣愛好進行分組,定期考核研究小組,并對人員實施動態管理。目前,由一名資深的教授(學科帶頭人)作為我們導師團隊負責人。該導師具備了非常高的學術水平,且具有高瞻遠矚的眼光,對團隊發展的大方向起到領航作用,同時負責團隊的整體工作方案與培養研究生計劃的制訂工作。團隊負責人根據團隊成員的年齡、學科特長以及學歷進行綜合考慮,根據每個成員的特點分配指導任務,以保持整個團隊具有強大的科研戰斗力。除了一名負責人作為主導師外,團隊中副導師已有八名,均具有博士學位和來自于環化學院和材料學院,并且各導師專業所涉及領域廣泛,如:功能配合物的磁性質,有機發光材料,鋰電池等新能源材料,形成了多學科的交叉。

(2)利用項目激發科研興趣,培養創新思維。所謂創新思維,就是指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夠突破固有的思維定式,利用自己的創造性得出更加獨特的見解。實驗室會定期舉辦各類專題的研討會以及講座,通過這樣的研討會,研究生能夠根據自己的科研方向來有針對性地選擇題目進行學術交流。在交流過程中,研究生可以將自己在科研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難題提出來,大家共同來解決。同時通過這樣的研討會,一方面可以擴寬他們的學術眼界,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更好地被激發出來;另一方面,對于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具有一定幫助。

如本團隊功能配合物研究小組以國家面上項目“有機自由基橋聯高自旋金屬簇合物構筑新型多孔磁體的研究”激發學生科研興趣,培養碩士研究生9人,指導在站博士后1人,在SCI源期刊共發表學術論文27篇。在研究過程中,小組指導老師有針對性地引導并鼓勵研究生從自身實際出發思考問題、發現新思路,逐步培養思考問題的獨立性、開拓性和創造性,從而培育創新思維方法,鍛煉其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深化其創新能力。

經過不懈努力,我們探索了“重大項目為牽引,導師團隊為保障”的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將其應用到應用化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培養,畢業的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得到了用人單位的高度認可。同時,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項需要不斷創新改進的工作。我們將對“重大項目為牽引,導師團隊為保障”的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細化、量化、標準化,而是形成一套更便于操作實施的具體方案,不斷提高研究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 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姚利民,朱黎旻.研究生培養現狀調查與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3,(11):55-59.

[3]孫政榮.研究生培養實行導師組制的探討[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06,23(1):87-89.

[4]陳超.博士研究生教育施行“導師團隊”培養制度的思考[J]. 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9):89-92.

[5]趙海濤,單玉華,封克,等.淺析高校研究生團隊導師制的內涵與積極作用[J].管理研究,2010,(9):1-2.

[6]許晶,付穎.基于導師團隊的應用化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探討[J].高師理科學刊,2015,35(09):101-103+110.

[7]呂海濤,曲寶涵.農業院校應用化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14,31(02):11-13+84.

[8]劉靜欣,姚文銳,王知彩.應用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7(04):108-109.endprint

猜你喜歡
團隊協作研究生培養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對當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研究生創新培養的“步態追蹤”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