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樹立文本意識 打破思維定勢

2017-11-30 14:41聶欣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 2017年10期
關鍵詞:思維定勢復習策略高考

聶欣

[摘 要]眾多考生在高考古代詩歌鑒賞題中得分偏低,而失分一定程度上源于思維定勢。教師可分析學生在做題過程中容易出現思維定勢的地方,配合以對比閱讀的方法,讓學生在比較中區別鑒賞,打破思維定勢,總結鑒賞方法,先破后立,回歸文本。

[關鍵詞]高考;古代詩歌鑒賞;復習策略;思維定勢;文本意識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28002203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高考語文試題越來越注重對人文素養和審美能力的考查。古代詩歌鑒賞是考查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一個重要考點,在高考考綱中古代詩歌閱讀最高能力層級為E級。而現實的情況是,由于難度大、年代遠、積累薄等因素,古代詩歌鑒賞已然成為教學中的“燙手山芋”,學生怕古詩,教師愁古詩,多年來高考古代詩歌鑒賞題的得分一直偏低。另一現實是,2017年高考全國卷古代詩歌鑒賞題型又有新變化,由原來的兩道主觀題變為一道客觀選擇題(五選二)、一道主觀題,總分值不變。這樣的變化看似減少了書寫量,簡化了題型,實則增加了難度,拉大了分差。

在對學生錯因進行分析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失分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思維定勢。在心理學上,思維定勢指心理上的一種“定向趨勢”,是由先前的活動造成的一種對活動的傾向性,使人能夠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但消極的思維定勢則是束縛思想的枷鎖。隨著高考復習的深入和學生做題量逐漸增大,面對“讀不懂”的詩歌,學生往往會產生思維惰性,進而不自覺地結合以往經驗而希望總結出具有普遍適用性的答題“套路”。比如,“月”這一意象一定代表“相思”的情感,詩人有被貶經歷就一定懷有“壯志難酬”的憤懣,杜甫的詩一定有“沉郁頓挫”的詩風和“憂國憂民”的情懷……當學生企圖用這樣的“萬能鑰匙”思考解題時,就會出現思維定勢,在理解詩意時斷章取義,牽強附會,導致理解不準確,分析不到位,答題不全面,以致惡性循環。由此看來,如何打破思維定勢,切實樹立文本意識,適應題型新變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據此,筆者呈現了學生在做題過程中容易出現思維定勢的幾處“重災區”,并配合以對比閱讀的方法,讓學生在比較中區別鑒賞,打破思維定勢,總結鑒賞方法,先破后立,回歸文本。

一、關于意象的思維定勢

1.案例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闕題 (劉昚虛)

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

問:請結合全詩,對“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一聯作簡要賞析。

正確答案:這一聯寫春花翩然入水,流水載著花的芬芳靜靜流淌到很遠的地方(明詩句)。詩人將流水塑造成可視、可聽、可嗅的形象(點手法),賦予流水春的氣息,通過這類迷人的景致傳達出自己享受自然、悠閑愜意、怡然自樂的心情(析情感)。

學生答案:這一聯描繪了一幅落花流水的圖景,落花漂流于水上,隨著流水流淌,帶著一路芬芳。抒發作者對青春年華易逝的感慨?!傲魉薄奥浠ā卑岛髡邇刃牡膫?,為全詩奠定一絲悲涼之意。

錯因分析:學生只注意到“落花”“流水”的意象,就根據以往“流水落花春去也”“逝者如斯夫”等詩詞經驗,出現思維定勢,將其與“時光易逝”聯系起來,從而分析出傷感悲涼的情感,這實際上是脫離了詩歌的整體意境進行斷章取義。此類問題在意象分析題型中很常見。

2.方法突破

比較閱讀下面兩首詩,并答題。

章臺夜思 (韋莊)

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

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來。

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夜深 (周弼)

虛堂人靜不聞更,獨坐書床對夜燈。

門外不知春雪霽,半峰殘月一溪冰。

問:兩首詩都寫到了“燈”和“殘月”,請結合全詩分析兩首詩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韋詩是一首懷人思鄉之作,寫盡寄居他鄉的孤獨悲涼。詩人先寫秋夜的所見所聞:琴聲幽怨似凄風苦雨繚繞,孤燈下又聽見楚角的哀聲,遠望一輪殘月徐徐沉下章臺。營造了一種孤寂冷清的意境。后半部分寫“思”的內容:芳草已暮,韶華已逝,故人不來,鄉思難寄。更加重了憂傷的情緒。周詩寫的是詩人夜讀后寧靜安適的心境。一、二句寫詩人獨坐燈下苦讀,不覺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變化襯托了詩人夜讀時的投入和專注。

在這一組對比閱讀中,學生可以明顯感知到兩首詩即便運用相同的意象,詩人所抒發的情感也是大為不同的,從而達到“欲立先破”的目的。教師接著提出“為什么意象相同情感不同”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學會將意象帶入到意境當中,感受意境特點,從而理解詩人情感,即所謂的披“象”入“境”,由“境”入“情”。

二、關于作者的思維定勢

1. 案例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金陵望漢江 (李白)

漢江回萬里,派作九龍盤。

橫潰豁中國,崔嵬飛迅湍。

六帝淪亡后,三吳不足觀。

我君混區宇,垂拱眾流安。

今日任公子,滄浪罷釣竿。

問:詩中運用任公子的典故,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正確答案:詩中運用任公子的典故并不是單純而熱烈地歌頌盛世,也透露出作者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自然又蘊含豐富地表達出盛世才子的惆悵。

學生答案:詩人運用任公子的典故用意是詩人想要像當年的任公子一樣放下釣竿,安享太平,表達對國泰民安的歌頌和想要放浪于江湖的豪邁與灑脫。

錯因分析:學生對李杜這樣的詩人以及詩風很熟悉,加上知人論世的方法熟記心中,做題時如遇到自己熟悉的詩人容易出現思維定勢,受到以往經驗導向,從而影響了對詩歌思想感情的準確理解。從近四年的高考古代詩歌鑒賞題名家作品分布情況來看,有兩個值得注意之處:第一,不再刻意回避名家作品,名家作品反而有增多趨勢;第二,這些作品在選裁上不拘一格,似乎有意地避開詩人所擅長的主題和詩風,從而達到“去標簽”化。比如杜甫的《奉陪鄭駙馬韋曲》中寫到“石角鉤衣破,藤梢刺眼新”,輕松俏皮,生動之致,一反沉郁頓挫之風。endprint

2.方法突破

閱讀下面兩首陸游的詩,并回答問題。

書憤 (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臨安春雨初霽① (陸游)

世味②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③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④,猶及清明可到家。

【注】①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陸游六十二歲,在家鄉山陰已賦閑五年。詩人奉詔入京,接受嚴州知州一職,赴任之前,先到臨安去覲見皇帝,這首詩是陸游住在西湖邊上的客棧里聽候召見時所作。②世味:人世滋味,社會人情。③細乳:沏茶時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④風塵嘆:因沾染風塵而嘆息。

問:《書憤》與《臨安春雨初霽》都是陸游在六十二歲那一年所作,請簡要分析兩首詩在情感表達上有何不同。

答案:《書憤》前四句描寫自己青壯年時期的戰斗生活情景,飽含著高昂的雄心壯志;后四句直抒胸臆,抒發時光不再、壯志未酬的悲憤之情,展現了詩人復雜的內心世界?!杜R安春雨初霽》在情感表達上含蓄蘊藉,表面上看來寫極了春雨杏花景致,以及寫草書、品茗茶的閑適恬靜的境界,然而背后隱藏著本已厭倦官場卻又客籍京華的無奈,本是心憂家國卻百無聊賴的惆悵。這首詩沒有豪唱,也沒有悲鳴,有的只是結腸難解的郁悶和淡淡的一聲嘆息。

在這組對比閱讀中,筆者特意挑選學生熟悉的詩人陸游在同一時期的作品,一首是學生們熟記于心的《書憤》,另一首則是寫極了春雨杏花、百無聊賴的《臨安春雨初霽》。在這樣的對比之下,學生發現單純套用以往“知人論世”的經驗并不管用,詩人隨著心境、處境、環境的變化,所作詩歌也會呈現出不同的風格和情感。切實扎根文本,細心品讀詩句,方能走近詩人。

三、關于標題的思維定勢

1.案例分析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 (顧炎武)

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

離懷銷濁酒,愁眼見黃花。

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

多蒙千里訊,逐客已無家。

問: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答案:這是一首酬謝詩,“相望各一涯”“離懷”“愁眼”等表達詩人對王處士的思念之情,“逐客已無家”則表達詩人流亡北方,居無定所的悲憤與無奈。

錯因分析及答案:從學生平時的訓練來看,偶見因標題導向而出現思維定勢的現象,一些學生僅憑標題推斷是“酬答詩”或“送別詩”等,直接套用“答謝”“懷念”等情感,導致理解不全面,說到底還是脫離詩句的問題。但這類現象與關于意象和作者的思維定勢現象相比,出現概率要小很多。比如上面這首酬答詩,就與一般抒寫離愁別緒的應酬之作不同。這首詩同時還交織著對國家興亡的深沉感慨?!疤斓卮娓文?,江山閱鬢華”集中表達了詩人雖已衰老,且明知復國無望,仍然矢志不渝、堅持到底的決心。

2.方法突破

別舍弟宗一① (柳宗元)

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注】①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春,柳宗元的堂弟柳宗一從柳州到江陵去,此前柳宗元被貶到柳州做刺史時宗一曾隨同而來。臨行前柳宗元寫了這首詩送別。

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

A.首聯寫在送兄弟到越江邊時,雙雙落淚,依依不舍,表現出詩人苦澀的心境和兄弟之間的骨肉情誼。

B.頷聯中“一身”與“萬死”對比,表現詩人的孤苦與不幸;“六千里”與“十二年”從空間、時間上高度概括了詩人遭貶謫的距離遙遠和時間之長。

C.頸聯“桂嶺瘴來云似墨”寫柳州地區山林瘴氣彌漫,烏云密布,象征自己處境惡劣。

D.頸聯“洞庭春盡水如天”遙想堂弟宗一所去之地,春盡洞庭,水闊天長,預示宗一有一個美好的前程。

E.這首詩運用對比、虛實相生、融情于景等手法,充分表達了詩人面對與親人離別的愁苦和對兄弟此去不知何時再見的擔憂。

答案:DE。其中D項“預示宗一有一個美好的前程”于原詩無根據;E項除卻“離愁”,詩人于頷聯和頸聯還同時抒發了長年被貶謫的憤懣與愁苦。對堂弟的“離情別緒”與自身的“憤懣愁苦”交織于心,倍感“黯然”。

方法突破:此處特意設置一道高考新題型客觀選擇題(五選二)進行考查,考點針對的是關于標題的思維定勢以及情感理解不到位的問題。對詩歌中蘊含的豐富情感的準確把握是解讀詩歌的前提,也一直是高考古代詩歌鑒賞的重要考點。對此,學生須條分縷析,層層梳理,切不可僅通過標題就輕下結論。

我們不妨從命題者的角度思考,高考古代詩歌鑒賞題型變化的一個重要出發點,在于以此指導教學。不得不承認,現實中學生確實存在類似答題“套路”這樣的思維定勢和套板效應,而如今的高考無論從素材選取還是題型設置上都體現出打破這種投機取巧的思維方式的指向性。通過以上三處案例分析,我們可以直觀地了解思維定勢的“高發區”所在,并且清楚地認識到思維定勢對詩歌理解的束縛與干擾。通過三組對比閱讀練習,可以幫助學生歸正思路,理順方法,即:

看意象——不可定勢思維,還要品意境。

看作者——不可誤貼標簽,還要明詩意。

看標題——不可輕下結論,還要讀詩句。

總而言之,就是應指導學生歸本溯源,切實地扎根詩句,親近詩歌,走近詩人,從中理解作者的生命體驗,尋找精神共鳴。北師大李小龍老師說:“古典詩詞可供闡發的維度極為豐富,那些關乎天地秘奧、社會萬象、生命重量、情感溫度的層面才是古典詩詞能與當下溝通的最佳維度,才是我們應該重視的櫝中之珠?!弊鳛榻虒W者,我們亦不應讓思維定勢和所謂的答題“套路”成為學生閱讀興趣的“殺手”,進而成為阻隔學生享有如此廣闊豐厚的精神財富的桎梏。

從另一層面來看,中國正處于文化重建和文化復興的關鍵時期,中國古典詩詞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使命。高中教育作為溝通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重要銜接,更應注重保護高中生對詩詞閱讀的興趣,讓學生養成終身的審美情趣和長久的詩詞情懷,而非唯分數至上的惰性思維與浮躁應付思想。這無論是對學生個人語文素養的提升、精神品格的塑造,還是對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民族文化品格的構建、民族文化自信的增強,都具有重要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歡
思維定勢復習策略高考
淺談2016年6月之后的四級聽力復習策略
逆向思維在中學物理解題中的應用
淺析九年級數學中考復習策略
中職高三語文復習對口單招策略研究
克服思維定勢的問題情境創設舉例
思維定勢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影響及教學策略
打破思維定勢,創新單元復習
算錯分,英“高考”推遲放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