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堂好課,需要反復“打磨”

2017-11-30 20:50謝仁松
小學教學參考(數學) 2017年11期
關鍵詞:試教導入分數

謝仁松

[摘 要]一堂好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需要反復“打磨”。通過三次試教,探討了三種導入的方式對應的三次“打磨”的過程,“打磨”一堂好課的過程,既是一次次對話和交流的過程,也是一次次體驗和感悟的過程,更是一次次經歷和超越的過程。

[關鍵詞]分數;打磨;導入;試教;感觸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32-0030-01

一位青年教師將要參加市級小學數學優課評選比賽,課題是“分數的初步認識”,于是筆者與他一起經歷了反復試教的“打磨”過程。

【第一次試教】師(一邊板書“分”,一邊問):這是一個什么字?哪些方面用到“分”字呢?

師:下面就請同桌兩人將4支鉛筆分一分,并說說是怎樣分的。要分得公平喲!

師:每人兩支是公平的。這樣分,數學上叫作平均分。這里有一張圓形的紙,怎樣平均分給兩個人呢?

生:一人一半。(演示:先對折,再沿折痕剪開)

師(一手拿著半圓在下,一手拿著半圓在上且晃動):也能用一個整數表示這樣的一半嗎?對,這時就需要用一種新的數表示。這堂課,我們一起來認識它。

感觸:這樣的引入,粗一看,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無懈可擊,然而,仔細分析后發現:不但學生的體驗不到位,感受不深刻,而且學生學得被動,主體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第二次試教】師:愉快的隊日活動開始啦!同學們兩人一組領食品。小明和小芳領到了4根火腿腸、2瓶加多寶和1個蛋糕,小明和小芳該怎樣平均分呢?(課件展示:畫面①中小明和小芳面前放著三種食品。畫面②中茄子教師問:“每種食品都平均分,小明和小芳各能分到多少?”畫面③中西紅柿小朋友說:“把4根火腿腸平均分,小明和小芳各能分到2根?!碑嬅姊苤欣苯沸∨笥堰呎f邊比劃:“把2瓶加多寶平均分,每人可分到1瓶?!碑嬅姊葜刑}卜小朋友邊說邊徒手演示:“把1個蛋糕平均分,每人可分到半個?!保?/p>

師(指著畫面⑤):在數學上如何表示這半個蛋糕呢?

生1:就說“一個蛋糕的一半”吧!

生2:用紙和筆畫出“半個蛋糕”的圖。

生3:用1/2表示。

師:現實生活中,常出現像分蛋糕這樣的情況,既然不能用整數表示,就需要用一種新的數表示。這堂課,我們一起來認識它。

感觸:細細推敲,場面雖熱鬧卻浮華,和第一次的試教相比,只是表面形式上有變化,沒有實質上的發展和提高,學生的體驗仍不到位,感受仍不深刻,認識上沒有得到跨越和突破。

【第三次試教】師:同學們!大家想玩嗎?(想)數學課上可以玩嗎?(不可以)數學課上也可以玩,當然是學中玩、玩中學,咱們來玩一玩圖形好嗎?(好)同桌兩人面前的信封里有一些圖形(正方形4個、三角形2個、圓1個),請同桌兩人分一分,既要分得公平,又要分得合理。(學生分正方形和三角形時很利索,分圓時陷入了沉思)

生:每人分到2個正方形、1個三角形和半個圓。

師:每人分到的圖形一樣多,數學上稱為平均分。一個圓被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的半個圓,需要用一種新的數表示。這堂課,我們一起來認識它。

感觸:同桌兩人在面對一個圓,暫時“不能”公平地分時,便認真地思考起來,這不但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而且順應小學生的心理需求。

【后記】

1.教學中的不斷實踐,實踐中的不斷反思,反思中的不斷實踐,是每一位教師應具備的優良素質。反思三次試教的引入方式,第一和第二次的引入方式明顯不如第三次,第三次的引入方式中,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互動,全員參與,共同探究,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2.學生在教師無微不至的關照下,一路順利地按教師指定的路徑前行,常常能出現短暫的、一時的成功,但久而久之,學生會過分依賴教師。對此,應以生為本,教學情境既要考慮學生的動手做,又要考慮學生的動腦想,還要考慮學生的動口說,讓學生在操作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顯而易見,第三次的引入方式中,學生就是在“玩一玩圖形”的操作中體驗平均分,在體驗平均分一個圓的過程中感悟“分數”的產生。這樣的引入方式煥發出了真實的光彩,充滿了生命活力。

3.反復試教的“打磨”過程,既是一次次對話和交流的過程,也是一次次體驗和感悟的過程,更是一次次經歷和超越的過程。通過對一次次理念偏離后的矯正,便能知道:經歷是一種財富,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通過一次次思維碰撞后的頓悟,便感受到:一堂好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需要反復“打磨”。

(責編 金 鈴)endprint

猜你喜歡
試教導入分數
分數的由來
無限循環小數化為分數的反思
可怕的分數
算分數
閑話“裸課”
試教,你怎么看?
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幾個誤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