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驅動內生力追求真實的生命成長

2017-12-10 14:22朱燕敏
師道·教研 2017年11期
關鍵詞:梯隊變革行政

朱燕敏

“新基礎教育”研究關注著研究者自身的生命成長,追求致力于“既是創造者,又是學習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變舊的教育模式,也改變自己”。

一、整合優化,激發行政團隊的成長愿力

“心中裝著師生發展”的行政團隊,是學校改革的動力源泉。社會處在充滿變革的時代,教育也是在改革中不斷調整、適應甚或創造,生存于其中,任何學校都必須思考:墨守成規還是改革創新?是被動改造還是主動變革?“改不改”、“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等諸多問題唯有在實踐中才能找到答案。我校的行政團隊在開展“新基礎教育”研究自主推進過程中,不斷地讀書學習、實踐展示、反思重建,主動尋求自身的變革。

首先,我校行政團隊主動地參與到“新基礎教育”理論叢書的閱讀、交流、分享。他們都覺得“與其被動改造,不如主動改革”, 要改革就要先通過學習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變“點狀分析思維為整體式綜合思維”、變“二元對立思維為關系式思維”、變“結果式思維為過程式思維”。

其次,校長室下分設“五中心”——“課程教學研究中心、學生發展研究中心、教師發展研究中心、校務保障服務中心、檢測評價指導中心”?!耙皇椅逯行摹痹讵毩⒊袚鄳氊煹耐瑫r,成為校長的智囊團、策劃的參謀者、協力共進的合作者,形成“重心下移、優勢互補、共生成長”的管理品質。團隊內不斷增強內生力,形成科學、民主、高效的現代學校管理模式,打造一支有領導力、執行力、思維力、創造力的行政團隊。

再次,創建“學研型”行政團隊,實施行政“五個一”自培計劃,提升對于自己作為變革主體的變革自覺和變革領導力?!拔鍌€一”自培成長計劃包括“制定一份成長計劃書、精讀一本教育叢書或一位專家教育思想、主講一次本領域講座、指導或參與一個課題研究、年末一次述職報告?!泵總€學年初,各位行政制定一份成長計劃書,然后根據時間節點開展“五個一”的自培行動。每個學年末由黨組和工會組織進行訪談、問卷,全體行政進行自評、他評、反思、重建,以便對一年工作進行反饋、為下階段開展個人成長規劃提供較為有效的依據。

全體行政率先參與“新基礎教育”研究,通過深入分析自身的優勢與劣勢,明確今后發展的關鍵所在以及可能空間,從而提出自身發展的研究問題;通過整體論證了學校三年發展規劃,借助聚焦學校發展的階段核心問題,策劃改革方案,積極推進學校行政與管理、課堂教學、班級建設等領域的改革實踐方案;通過帶著自己的團隊在一次又一次的研討中扎實前行,在研究性變革實踐中學會研究自我、發展自我。

二、專業引領,挖掘科級團隊的成長潛力

1. 打造“專業領航”的教研組

借助在“新基礎教育”研究中成長起來的教師,實行教師專業發展“五軌制”,在教研組的引領下開展“閱研悅研、專題研修、青藍共生、校?;W、課題研究”等不同學科、跨學科的活動,橫向逐步深入,縱向聚焦備課組中認為需要做專題討論的主題,以導師為引領,以整合為抓手,構建“專業創生”的教研平臺。

2. 凝練“聚情至美”的年級組

年級組是學校管理的基層組織,它是以處在同一發展階段的學生為主體,集中多數學科教師及班主任在統一領導下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綜合性組織形式。辦學規模越來越大,使得學校年級組的建設與管理顯得越來越重要?!澳墓こ獭痹O立年度“最美教師”頒獎盛典,推選“最實管理之美”、“最佳教改之美”、“最具敬業之美”、“最具親和之美”、“最佳新秀之美”、“最佳協助之美”、“最具師能之美”、“最具潛力之美”、“最具活力之美”、“最具成就之美”教師。學校對教師的人文關懷,讓廣大教師在學校里能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找到單位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霸鲋怠惫こ?,引領教師讀書、讀人、讀社會,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培養職業認同感,從而達成自我成長目標。

3. 構建“互享互融”的共生體

面對著學生生命潛能的開發與發展,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要讓自身成長起來。學校成立四個不同年齡段、不同教育專業水平的教師同盟:青藍共生體、新教師創意坊、名師俱樂部、同伴研究部落。教師可以通過自主學習、走穴學習、碎片學習等方式,借助骨干引領、梯隊滾動、協同發展,形成教育教學“專業共生體”。

發展動力的轉換是最深層次的轉換,動力內化意味著自己內在的發展需求。當我們把這些“專業共生體”的內在價值與動力調動、開發出來,才能在應對外在需求時保持主動,善于選擇且不丟失自己的相對獨立性,科級組就能帶領團隊成員潛心前行。

三、個群共生,增添教師團隊的成長動力

1. 建立螺旋式成長的教師梯隊

確立不同梯隊教師的發展目標,有效地進行校本研修。第一梯隊教師努力成為“領航教師”,能針對教學中的關鍵問題,進行點穴式的改進和提升,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第二梯隊教師努力成為“研究型教師”,針對研討中的問題,對不足之處有深層次的思考,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勇于超越自我;第三梯隊努力成為“反思型教師”,能上移植課,在移植過程中與優秀課例對比與反思,提升教師對課堂的感知深層化。

2. 提升四型四格的班主任素養

“新基礎教育”研究,培育主動、健康發展之人,同時也要育主動健康發展之“己”。按照分層分批提升人才培養提,探索“4+4”班主任梯隊培養機制,對班主任分層次進行“四格”培養,在“無格”中“入格”,在“升格”后“出格”;推行“四營”班主任學習空間,引導班主任由合格向優秀轉變,由職業型向專業型轉變。學校開展“新基礎教育”研究是“為了自己”的變革和發展,不是為“為別人”,更不是“配合別人”,而是“志同道合”一起推進學校變革?!安坏却?、不依賴、不空談”,當教師團隊從“要我學”轉向“我要學”,把成長當作“自己的事”的時候,才能在學習、實踐中不斷地反思自我、調整自我,最后超越自我,突然有一天發覺自己“靜悄悄地發生變化”。這時候教師才能真正地實現 “新基礎教育”的核心價值——生命自覺,驅動內生力,追求真實的生命成長。

責任編輯 邱麗endprint

猜你喜歡
梯隊變革行政
國慶70周年閱兵式空中梯隊解讀
行政學人
行政調解的實踐與探索
當前國企深化改革形勢如何構筑人才梯隊
基于李代數sl(m+1,R)的多分量擾動AKNS孤子梯隊
變革開始了
行政為先 GMC SAVANA
直升機梯隊接受檢閱
加快行政審批體制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