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初中數學導學案質量的有效策略

2017-12-10 00:39李堅霞
師道·教研 2017年11期
關鍵詞:題號學案高質量

李堅霞

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深入研究,才能編寫出高質量的導學案。本文從如何編寫高質量的初中數學導學案談談筆者的做法。

一、編寫的內容要有指導性

1. 要指導學生“讀”

要為學生編好閱讀題材和問題情景,編寫內容要善于抓住知識重點以及圍繞重點思考的問題,指導學生掌握預習方法,逐步學會歸納整理。如:學習“反比例函數的實際應用”一節時,可設計問題讓學生預習:反比例函數的兩個變量有什么特點?而一次函數的兩變量又有什么特點?在求反函數關系式時,關鍵找出什么?

2. 要指導學生“講”

對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難以掌握的內容,應多設計一些“議一議”等欄目,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3. 要指導學生“做”

要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總結,鍛煉學生的思維和動手能力。如在研究“事件的可能性”時,導學案要明確要求學生通過摸小球實踐活動,發現、總結出事件可能性的確定方法。

4. 要指導學生“想”

導學案設計要有利于學生養成解題后的反思習慣,反思自己的思維過程,反思知識點和解題技巧,反思多種解法的優劣,反思各種方法的縱橫聯系。所以在內容編寫時,在例題后應多設計一些變式訓練。

二、編寫的內容要有參與性

1. 設置懸念,喚起學生的好奇心

要利用情景引入環節設下懸念,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在學習《相似形的性質》時,教師可以通過利用竹竿在陽光下的影子可求出旗桿的高度這一例子引入新課,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既來源于生活又能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2. 問題設計逐步遞進,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

要設計逐步遞進的問題,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和探究的欲望。如:在學習“垂徑定理”時,教師通過設計逐步遞進的問題,引導學生對圖形進行分析,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使學生在學習定理的同時,對其它相關的新結論能夠不斷有新的發現,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3. 運用數學實驗,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要注意運用數學實驗,使學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參與探索、發現、獲取知識的全過程,使其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望。

三、編寫的內容要有層次性

1. 難度分層

要根據知識內容的難易情況和學生實際,分層設計練習題。把練習題設為必做題、拓展題和選做題。如我在設置“課堂檢測”及“鞏固作業”中都用了不同的符號表示不同的難度。一般難度即必做題,題號前不加任何標志;拓展題即中檔題則在題號前加“★”;而選做題則在題號前加“★★”。

2. 數量分層

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一般情況下,他們做練習的速度可能由于基礎或習慣方面的原因會很慢,而優生往往做練習的速度很快。因此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做幾道題就做幾道題,教師不作“硬性”規定。這樣,既照顧了學困生也關注了學有余力的優生,讓不同的學生在每節課中都有收獲。

四、編寫的內容要有問題性

編寫的內容以問題為主線,重在引導學生思考。用問題引導學生的學習過程,將知識目標細化、問題化。如我們在設計數學探究問題時,充分注重問題的整體性、目標性、層次性、探究性,將知識點、主要數學思想、方法融入設計的問題中。力圖設計“問題串”,然后在“問題串”的引領啟發下,學生從而進行系列的、連續的、有梯度的思維活動,不斷攀升新的思維高度及認知層次。而要設計出高質量的“問題串”,必須注意問題不宜太多太碎,應有層次,有邏輯,有內在的關聯,解決一個問題又是解決下一個問題的前奏,學生在解決一個一個小問題中,自然解決了重點問題。同時,問題盡量少用填空的方式,避免學生照抄課本,對號入座,抑制了學生思維。

總之,高質量的導學案能提供適當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指導,引導學生的主動探索和積極思考,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研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的發展。還能引導學生抓住新舊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梳理知識結構體系,促進他們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知識體系的主動建構。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深入研究,才能切實提高導學案編寫的質量。

責任編輯 韋英哲endprint

猜你喜歡
題號學案高質量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高質量項目 高質量發展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鄉愁導學案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比例尺(一)”導學案
導學案不能淪落為“習題單”:以“中位數和眾數”的導學案為例
學案“三何”
中考英語單項選擇題專項訓練
全程備考月月賽(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