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明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2017-12-10 18:06陳敬蘭
師道·教研 2017年11期
關鍵詞:說明文松鼠水果

陳敬蘭

“理順序、抓特征、明方法、品語言”是當前說明文教學的基本套路。這種把說明文肢解成要素式的教學方法,雖然能快速地幫助學生了解文章的要點,卻忽略了說明文作為閱讀文本所承載的提升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作用。說明文作為語文學科傳統的三大文體之一,在培養學生言語能力方面占有重要的席位。再加上說明文準確、平實、簡潔的語言特點,更是學生學習語言的極佳范本。因此,如何在說明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是值得每個語文老師深究的問題。

一、巧用文章結構,進行模仿遷移

小學說明文最常見的結構方式是總分式,包括總分、分總、總分總。教學中,教師如果巧妙利用這種結構,就能很好地指導學生寫出條理清晰的說明文。比如五年級上冊的一篇文藝性說明文《松鼠》,開篇作者就用一句話總寫了松鼠的特點:“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苯又謩e從外形、生活習性、性格等方面介紹了松鼠的“漂亮”“馴良”和“乖巧”。教學中我緊緊抓住這一結構,指導學生寫一寫身邊熟悉的小動物。學生學以致用,寫了小兔子、小狗、小貓等,從外形、習性、性格等方面展開描述,條理性極強。

除了全篇的結構可以借鑒之外,有些說明文的段落結構也是極佳的模仿對象。比如《新型玻璃》這一課,對“夾絲玻璃”“變色玻璃”“吸熱玻璃”的描寫,作者都是采用先介紹玻璃的名稱,再介紹玻璃的特點,最后介紹玻璃的作用這一結構方式來展開的。故此,只要引導學生模仿這種段落結構,就能讓學生完整、有條理地寫出自己想要發明的新型玻璃。

二、巧用說明方法,進行思維拓展

小學最常用的說明方法有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舉例子等,只要使用恰當,每一種說明方法都可以成為學生拓展語言的范例。如《只有一個地球》:“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蔽抑笇W生運用這種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來介紹一樣事物,學生拓展如下:“大榕樹,這個校園的衛士,這位守護我們成長的老爺爺,是那樣挺拔粗壯,和藹可親?!薄胺酃P,這位永不停歇的老師,這個知識的傳播者,是那樣純潔無私,默默奉獻?!?/p>

又如《鯨》:“都說象是很大的動物。其實還有比象大得多的動物,那就是鯨?!蔽乙龑W生運用這種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來介紹一種水果,學生拓展如下:“都說菠蘿蜜是一種很‘臭的水果,其實還有比菠蘿蜜更‘臭的水果,那就是榴蓮?!薄岸颊f橙子是富含維C的水果。其實還有比橙子含維C更豐富的水果,那就是獼猴桃?!?/p>

三、巧用說明事物,進行語言轉換

1. 巧用景物說明文,進行“導游介紹”語言訓練。比如教學《趙州橋》這一課時,教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調帶領學生感受完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后,又特意強調了“這是一座一千四百多年前建造的橋,而且至今還在使用”。學生聽完,都恨不得馬上去那兒親自游覽一番。這時,教師順勢提出要求:“去旅游要有導游,小導游必須對課文非常熟悉,還能結合課文內容把趙州橋的特點介紹出來?!睂W生經過充分的準備后,出來的效果非常驚人: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把課文內容轉化為自己的語言進行解說,即使有個別學生說得不完整,也能抓住要點,有些學生還在介紹中融入了從課外資料上得到的知識。

2. 巧用動物說明文,進行“人稱轉換”語言訓練。五年級上冊的課文《鯨》是一篇常識性說明文,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從文中選擇鯨的一種特點,以‘鯨的自述為題,向大家介紹?!睂W生信手拈來,而且為了更好地承接,有些學生在表達時加上了第二人稱的句子,如:“你們有所不知,我的體型可比象大多了……”“告訴你們,我是名副其實的哺乳動物……”有效突出了第一人稱的表達效果,同時也拉近了與聽眾的距離。

3. 巧用物品說明文,進行“推薦式”語言訓練?!缎滦筒AА氛故镜氖歉鞣N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產品推介”的方式進行語言訓練,即讓學生選擇其中一種新型玻璃向大家推薦,以此推動學生把課文的消極語言轉化為自己的積極語言,進而提升語言運用能力。如果教師再啟發學生結合生活中的推銷用語,學生還會給你帶來不同的驚喜:“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買了你不一定后悔,但不買,你一定后悔!”

責任編輯 魏文琦endprint

猜你喜歡
說明文松鼠水果
說明文閱讀專練
四月里該吃什么水果
如何提高自述型說明文的顏值
水果篇之Cherry
說明文中相似、相反與因果聯想的運用
水果暢想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