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單元整合精華揭開群文閱讀的神秘面紗

2017-12-10 18:13盧曉玲
師道·教研 2017年11期
關鍵詞:群文生命課文

盧曉玲

當我第一次聽到“群文閱讀”時,滿腦子都是大寫的問號:什么是群文閱讀;該如何在課堂上實施;群文閱讀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是否適合……帶著這滿腦子的問題,我閱讀了大量的資料。終于弄明白了,群文閱讀教學是最近兩年在我國悄然興起的一種具有突破性的閱讀教學實踐。群文閱讀就是把一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指導學生閱讀,并在閱讀中發展出自己的觀點,進而提升閱讀力和思考力。群文閱讀是一種全新的語文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它最大的意義就在于可以把語文知識和人文精神轉化為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提升教師的專業思想和專業能力。

如何解讀單元整合精華,揭開群文閱讀神秘的面紗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

一、導語導學,整合單元內容

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學習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時,首先感受到的是人世間的愛恨與冷暖,領悟到的是大自然萬物的生命短暫和崇高,感慨高科技帶來的神奇和悲歡。也就是說,首先吸引我們的是無形的精神滋養而不是那些語言表達形式。這一個個情感激蕩起伏的“興奮點”,如“誠信”“親情”“關愛”等就是教育主題。在課堂教學中,實施群文閱讀、主題單元教學的第一步,就是引導學生把握整個單元的教育主題,進行單元導讀,整合單元內容。

語文新課程編排的特點是注意內容的整合和訓練的循序漸進。每組教材都是以導語的形式點明專題。每組課文都設立了單元“導讀”,其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簡要說明本組教材的訓練重點,提示學生學習的方法以及學習重點,使師生對整組教材有一個總體的了解。

如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圍繞“讓世界充滿愛,讓人間充滿信任”教學主題,共安排了四篇課文。教學時,可緊扣教學主題,對四篇課文采取不同的整體感知方法。對于《太陽是大家的》一課,通過教師聲情并茂的配樂朗讀,讓學生感知詩歌內容;繼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面五星紅旗》一文,然后簡要說一說課文內容,并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對于《賣木雕的少年》一課則可通過聽課文錄音來感知內容;最后,把略讀課文《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放到課后讓學生自己閱讀。這樣,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交流感受,對比文章的表達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單調、乏味,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再讓學生在小組中選擇一篇課文,合作探究學習方法,教師適時加以引導,為以后精講課文打下基礎。導語導學,如果以學生經驗“導趣”,以單元導語“導學”,以文本插圖“導讀”,以實踐活動“導行”,那么單元教學就會得心應手,有實效性,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精讀引路,群文有機整合

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可以根據文章主題和特點,合理選擇舉一反三、分組遞進、反復重讀等群文閱讀教學結構,有效地呈現文章,才能取得群文閱讀教學的整體效應。語文新課程教材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之間基本都是用了“連接語”。這段文字承上啟下,明確提示了略讀課文的要求和方法,引導學生把從精讀課文中學到的語文基本功,用于閱讀實踐,逐步提高獨立閱讀能力,體現了從精讀到略讀的閱讀訓練過程,使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之間的整體感更強。因而,我們可以由精讀課文引路,即先讀一篇文章,然后再讀一組文章,讓群文有機整合。

如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是圍繞“生命”這一專題展開的。選編的四篇中外文學作品《觸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 生命》《花的勇氣》,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對生命的思考,抒寫了對人生的感悟。激發學生對生命的思考,從而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命。因為四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對生命的意義缺乏深刻的理解。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在教學《觸摸春天》《生命 生命》時,我們可以把具體的人和事與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道理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認真領會關鍵詞句的含義和作用,體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之后,布置學生閱讀《永生的眼睛》《花的勇氣》《99次生命的閃光》《最美的生命》《生命的色彩》《最后一片葉子》等文章。聯系這些文章中和身邊發生的感人故事,讓學生明白到,生命中,有歡樂也有痛苦,有幸運也有厄運;不管生活給予了我們什么,愛和勇氣都是我們生存的基礎。每個人的人生不盡相同,但是,命運是公平的,只有熱愛生命的人,才能擁有絢麗的人生。

三、重組建構,課內外閱讀融通

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已不須多言,但好多教師主要精力集中于教材內課文的教學,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缺乏必要的指導與教學。當前,語文界提出“1+x”群文閱讀教學模式,“1”即教材內一篇選文,“x”指與課文相關聯的一篇或一組課文?!?+x”群文閱讀是立足課內一篇帶動課外多篇的閱讀教學格局,有效地解決了課外閱讀難以落實的現狀。

在實施“1+x”群文閱讀教學時,我們可以立足主題建構,即根據單元主題,精讀同主題課文,遷移閱讀訓練,升華主題,以“課內帶課外,一篇帶多篇”的群文閱讀模式展開。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以“中國古典名著”為專題。中國古典名著是中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閱讀名著對于增益智慧,提升素養,特別是語文素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教學《草船借箭》之后,我們可以布置學生閱讀《三國演義》《水滸傳》《單刀赴會》《一件小事》《紅巖節選》《神槍手》等名著,為學生打開學習古典名著的大門,讓學生繼續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在實施“1+x”群文閱讀教學時,我們可以立足文體建構。學習單篇課文,文體特點不易被發現,如果放在一組文章中學習,讓學生感受文體特點,習得語言表達方法,就比較明晰,印象深刻。如教學寓言故事《坐井觀天》,我們可以用《亡羊補牢》《刻舟求劍》《揠苗助長》《掩耳盜鈴》組合成群文,引導學生演說故事,使學生明白到寓言故事是借用小故事揭示道理的文體,提高學生閱讀寓言故事的興趣。

在實施“1+x”群文閱讀教學時,我們還可以立足作家建構。通過閱讀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了解作家的表達特點、寫作風格及情感傾向的共同點。如教學《冬陽 童年 駱駝隊》時,我們可以找來林海音的文章《窗》《兩地》《竊讀記》《作客美國》等,讓學生閱讀,引導學生從閱讀中感受到林海音樸素、淡雅、自然的寫作風格,從而受到感染。

責任編輯 黃博彥endprint

猜你喜歡
群文生命課文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背課文的小偷
群文活動
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關于初中課文知識拓展教學的若干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