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低年級學生說數學的導學策略的研究

2017-12-10 10:14鐘麗英
師道·教研 2017年11期
關鍵詞:小老鼠桃子土豆

鐘麗英

讓學生說數學,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因為人一張口就要借助思考來分析問題,對數學現象要進行綜合歸納,作出判斷,并運用語言來表達思維的結果。而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具體形象思維占優勢,他們缺乏生活經驗,數學語言表達又尚在起步階段,課堂上學生要么不會用數學語言表達,要么數學語言表達不完整、不規范。因而,筆者認為,讓低年級學生說數學的導學策略的研究就很有必要。

一、營造輕松、民主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說數學的欲望

一年級的學生天真可愛,好奇心強,有較強的表現欲,但同時又擔心自己表達不好會被別人笑話。這時就需要老師創造一個輕松、民主的教學環境。入學伊始,在第一次數學課上,我就在班上強調:“只要能舉手站起來答題的孩子,都是愛學習、勇敢的好孩子,即使答錯了也沒有關系”,從而打消孩子答題的顧慮。還有如果學生站起來沒有按要求作答,老師可以這樣引導:“可能這位同學沒有聽明白我的問題,沒關系,我再說一遍,仔細聽好……”如果學生答對了題,我會這么說:太棒了,我最喜歡課堂上愛動腦思考的孩子;如果學生答錯了,我會說:沒關系,可能你有點混亂,坐下來仔細想一想……

只有在這種輕松、平等的氛圍里,學生才不會害怕,才愿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給學生提供說數學的平臺

北師大教材中,每一節新課都有一個主情境圖。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將書本提供的內容設置得生動有趣一點,使學生全身心地置于真實的數學活動環境中,讓學生產生迫切想表達內心思想的欲望,自然地流露,主動地參與到說的過程中去。

例如:在教學“背土豆”這一內容時,課本提供了兩幅情境圖,我覺得如果單看靜態的圖片不足以激起學生的欲望,于是我設計了小老鼠背土豆的故事。把這幅插圖用電腦制成了課件,把“靜態”的插圖變成了“動態”的情境。

首先我問:“小朋友,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小老鼠背土豆的故事,你們想聽嗎?”(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想”。)我接著說:冬天到了,小老鼠還沒找到糧食過冬,他在路上默默地走著,突然……(我邊說邊電腦顯示:“小老鼠在路上走著走著,突然發現了路上有一堆土豆)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你們發現了什么?能掉出什么數學問題?學生舉手說:“我發現了左邊有5個土豆,右邊有2個土豆,我想問一共有幾個土豆?”解決了第一個問題后,我繼續講故事:小老鼠趕緊拿了個袋子裝土豆,想說今年冬天終于不怕餓肚子了。小老鼠高高興興背了土豆往家里趕……我故作神秘,問:大家猜猜會發生什么?孩子們看到了袋子里的窟窿,都能猜出土豆會掉出來。我接著說:真的像同學們說的那樣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電腦顯示:小老鼠背著土豆往家趕,“撲通”一聲掉下來一個土豆。我問:你發現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老師邊講故事電腦邊放電腦,學生的視線被牢牢吸引,自然而然地進入到教師所創設的情境中去。接著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提問題、列式解決……通過有趣的教學情境,大大激發了學生說數學的興趣。

三、通過數學閱讀,提高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在教學時,我們常發現數學語言發展水平比較低的孩子相應的數學理解能力也較差,理解問題時常發生困難和錯誤。因而,要真正學好數學,使數學的素質目標得到落實就必須重視數學閱讀,豐富學生的數學語言系統,提高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水平。

比如一年級在學校早讀就可以讀數學課本、數學知識與能力訓練,午休閱讀和課外閱讀時間可以讀一些與數學相關的繪本,如《阿錘和阿蛋愉快的一天》《走進奇妙的數學世界》。值得一提的是,低年級學生由于識字量不夠,閱讀時一開始要我們帶著讀,要求學生拿手或筆指著讀,后期再讓學生自己讀。

四、重視動手操作,加強對學生進行說的訓練

在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時,要注意讓學生手口共同參與活動,用語言有條理地敘述操作過程,表述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達到深化理解知識的目的。教師要充分利用和重視教材中教學具的操作過程,指導學生仔細演示過程,并讓學生口述,加深對算理、算法的理解。

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一共有多少》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根據圖示讓同桌之間邊擺圓片邊說算式意義,然后再上臺投影擺的過程,邊擺邊說:“請大家聽我說,我用1個圓片表示一個桃子,左邊有一個桃子,右邊有3個桃子,一共有4個桃子?!边@樣在操作過程中,學生頭腦中已形成表象,所以敘述起來思路清晰,解答正確。同時,通過擺的過程學生還很好的理解了加法的含義。

責任編輯 龍建剛endprint

猜你喜歡
小老鼠桃子土豆
追逐小老鼠
是誰把小老鼠壓上去了
小老鼠去看海
桃子
土豆愛吃糖
送你一箱桃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