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情感學習螺旋式課程探析

2017-12-11 00:24吳際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33期
關鍵詞:螺旋式課程

吳際

〔摘要〕社會情感學習的校本課程是社會情感學習整校推進中的重要一環,它直接與學生社會情感能力的提高關聯,是推進的重要抓手。社會情感學習校本課程為傳統的社會課程提供了新的發展途徑,課程形式多樣,其中獨立的社會情感學習校本課程在知識水平和能力要求上呈現縱向和橫向螺旋式上升的特點,切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滿足了他們不斷變化的成長需求。本文結合具體課例對社會情感學習的螺旋式課程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社會情感學習;課程;螺旋式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17)33-0008-04

一、引言

(一)社會情感學習校本課程的地位

社會情感學習(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SEL,有時也譯作社會情緒學習)是當今國際上關注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內在質量提升的重要理論和實踐活動。在理論方面,社會情感學習主要吸取了“情緒智力”和“多元智力”的理論精髓,在實踐方面,社會情感學習則認為可以通過有效的管理來實現“學生通過學習獲得社會情感能力的提升”。以美國為例,社會情感學習是指學生學會認識及控制自己的情緒,發展對他人的關心及照顧,做出負責任的決定,建立并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有效地處理各種問題的學習過程。[1]

“社會情感學習”在學校的實施強調整校推進,包括實施有效的教學(實施校本課程)、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建立有效的家校社區合作等途徑。圖1展示了社會情感學習在學校實施的基本模式。其中校本課程是學生學習社會情感的最直接形式,也是推進的有力抓手,即在學校開設社會情感學習的校本課程,可以是獨立的社會情感學習課程,也可以將社會情感學習的內容和理念滲透于心理健康、思想品德等社會課程中,以及滲透于數學、語文等學科課程中,即學科滲透課程。校本課程主要通過具有社會情感的課堂教學內容、良好的師生關系以及有效的課堂管理等方式來實現。本文主要探討獨立的社會情感學習校本課程。

(二)社會情感學習課程的特點:螺旋式上升

“螺旋式課程”最早是由布魯納提出,其基本假設是任何一種教材都能夠用一種相對合理的方式來教給某一發展階段的學生。螺旋式課程是在不同的階段,課程內容會不斷重復出現,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上都有所加強,有別于內容不會重復的“直線式”課程。在基礎教育課程中,螺旋式上升的課程設計風格已得到普遍認同[2]。獨立的社會情感學習校本課程是一種社會課程,是傳遞社會情感知識與技能的專門化課程,應根據學生發展的階段性特點提供循序漸進的教育。而螺旋式的社會情感學習課程螺旋式上升的內容編排和能力要求正是一種具有一定先后順序、梯度,邏輯性較強的學習方案,這種按照知識的螺旋式排列契合兒童心理的螺旋式發展的特點是我國傳統社會課程較少出現的[3]。其螺旋式的課程形式為提高其他社會課程成效提供了新途徑。本文主要探討社會情感學習的系列教材的螺旋式教材編寫方式。

二、螺旋式的社會情感學習課程

我國社會情感學習校本課程借鑒并改進了英國的七個主題(新開始、爭吵與和好、向目標邁進、人際關系、改變、喜歡我自己、向欺凌說不)的教材,使之適應我國兒童的成長與發展。教材以年級為經,以專題為緯,課程內容分年級編寫,1~6年級各一冊,每一冊包含若干專題,每一專題又包含若干主題。課程內容整體上呈現出知識水平和能力要求在年級間和主題間的螺旋上升,構成了縱向螺旋和橫向螺旋兩種模式(如圖2)。

螺旋式的社會情感學習課程旨在滿足兒童的發展性需求,避免了課程隨意、零散、割裂的呈現。在知識深度上,從簡單知識到具體知識再到抽象知識,適應兒童直觀動作思維到具體形象思維再到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特點;而在兒童自我的發展上,緊扣社會情感學習的六個維度(自我認知、自我管理、他人認知、他人管理、集體認知、集體管理),以自我為核心擴展出自我與他人、自我與集體的課程內容,充分體現自我不斷“社會化”,并在不斷社會化中實現“自我”成長的過程。

三、社會情感學習螺旋式課程解構

“螺旋式”是在不同的階段,課程內容會不斷地重復出現,但這些重復出現的內容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有所加強。社會情感學習課程是縱向螺旋和橫向螺旋的結合:六個維度的內容在同一年級中不斷出現,不斷拓展;同一主題在不同年級重復出現,不斷深入,形成縱橫結合的螺旋式結構。

(一)社會情感學習課程的多重螺旋式結構

1.縱向螺旋

縱向螺旋社會情感學習課程在同一年級的同一專題中設置了知識深度不同,但包含了共同的社會情感學習維度的主題,以適應學生社會情感能力的發展。例如在“爭吵與和好”這一專題中,教材為一年級的學生設置了四個不同主題的教學內容,分別是“表達友好”“認真傾聽”“我生氣了”“友好相處”。從主題名稱可見,同一年級學生所接受的主題內容是具有螺旋漸進性的:我們要向同學表達友好,結交朋友,而認真傾聽是表達友好的一種方式,但是我也有生氣的時刻,我要能夠意識到自己生氣了,這會伴隨著一些身體的反應和內心的感受,當我能夠意識到自己生氣了,才能意識到我需要冷靜下來,才能避免沖突,而當與朋友交往的過程中出現沖突和爭吵,我要學習如何與朋友言歸于好,并讓彼此都感到舒服。這四個主題的課程都包含了對社會情感學習維度中他人認知、他人管理、集體認知和集體管理四個維度的學習。對四個維度的學習重復出現在四個主題中,但學習內容不斷深入,每一個主題都更進一步地反映自我與他人以及自我與集體的關系以及對如何處理這種關系的思考。這正體現出了同樣的內容在不同主題上的重復出現,是社會情感學習內容縱向螺旋式上升。

2.橫向螺旋

橫向螺旋是依據學習者的心理發展水平,使相同的知識主題在不同年級重復出現,但在課程的廣度和深度上不斷拓展、層層上升。社會情感學習課程同一主題在不同年級間呈現出橫向螺旋的特點。如在“在向欺凌說不”這一專題中,關于“欺負”這一主題的知識深度在年級間呈螺旋式上升。endprint

一年級:什么是欺負

二年級:受欺負的感受

三年級:辨別欺負行為

四年級:欺負的特征

五年級:直接欺負和間接欺負

六年級:常見的欺負

從主題名稱上看,首先了解關于欺負的基本知識是基礎,然后知道被欺負的感受,能夠初步辨別欺負的特征,并知道除了直接欺負還存在著間接欺負,最后進入“常見的欺負”場景中。從基礎知識到內在感受,從理性認識到感性實踐,逐步深入到“欺凌”行為中所包含的情緒與情感的核心。

(二)螺旋式課例解析

本文以四年級(主題四:保持冷靜)、五年級(主題三:調節我的情緒)和六年級(主題四:不要被情緒控制)三個主題對螺旋式課程進行深入解析。三個主題的教學內容都與情緒有關,但三個主題體現了不同的對待和處理情緒的方式。

從三個主題的名稱上看,“保持”“調節”“控制”三個核心詞匯標示了三種對待情緒不同的態度與方法。第一個詞“保持”是對待情緒最基本的方式,當出現了情緒,我們首先應該認識情緒,告訴自己要“保持”冷靜,但這還遠遠不夠,我們還應充分發揮理性大腦的作用,主動“調節”和“控制”情緒,而調節是一種初級的控制,是對情緒強度的調節,而控制是高層次的調節,是主體能動地對情緒的所有維度進行有效的自我疏導,以達到良好的自我管理(見表1)。

從三個主題教學內容的四個環節來看,同樣體現出螺旋式上升的特點(見表2)。在熱身活動環節,四年級的熱身活動是“拉警報”,通過拉響警報讓學生初識恐懼情緒。五年級是“堆積木”,讓學生通過堆積木游戲意識到,情緒就像積木一樣,越堆越高,就可能崩塌。六年級則是通過“解決沖突”的場景演示讓學生理解發生沖突可能是情緒失控所導致的??梢?,不同年級設置的熱身活動是適合學生的理解水平的,它們具有不同的抽象意義。四年級的熱身活動最通俗易懂,直接引發情緒體驗;五年級的熱身活動則需要一定的抽象理解力,把不斷壘高的積木與不斷堆積的情緒進行類比,啟發學生象征性地思考,為后面的教學內容做好準備;六年級的熱身活動則運用角色扮演,讓學生把對情緒的抽象理解初步運用于情境中。

在主題導航環節,四年級著重引出對情緒的體驗,而五年級則引出情緒會影響行為,六年級更進一步:情緒會影響行為,我們不要被情緒控制。從基本的情緒體驗到情緒與行為的關系再到不要被情緒控制我們的行為,是對“情緒”問題理解的逐步推進。

在探究與體驗環節,四年級主要讓學生理解當我們出現某種情緒時,如恐懼,身體會出現各種應激的信號,還可能會產生逃跑或戰斗的反應,著重在情緒的生理體驗上。五年級(調節我的情緒)和六年級(不要被情緒控制)則著重情緒的心理體驗。在教學內容中,五、六年級的兩個主題呈現出顯著的螺旋式上升的特點,兩個主題內容都使用了同一個故事(《妮妮的故事》),故事講述了主人公妮妮在一天中經歷了各種倒霉的事情,最終情緒爆發。兩個教學主題中對故事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挖掘:在五年級的教學中,主要讓學生通過故事體會情緒是具有累積性的,當情緒不斷累積就可能會失去控制;而在六年級的教學中,則是讓學生借助故事,分析主人公在故事全過程中情緒是如何一步一步到達頂峰然后下降繼而又達到頂峰,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變化,學生在知道了情緒具有累積性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分析情緒在不同階段的變化,那么他們將來再次遇到相似的情境就能夠意識到自己可能會失去對于自身情緒的掌控,并立即開始管理自己的情緒。對《妮妮的故事》的不同程度的挖掘,能幫助學生不斷深入感知、體驗與分析自身的情緒。

在總結與反思環節,從“保持冷靜”到“冷靜下來”再到“平靜策略”,同樣呈現出對全課總結的螺旋式上升的特點。旨在幫助學生初步理解平復身體應激反應的作用,理解調節情緒的重要性,認識到情緒是可以控制的。整個過程層層深入,不斷遞進。

四、結語

社會情感學習螺旋式的構架為學生社會情感能力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將基礎教育一般學科課程的螺旋漸進式模式引入社會課程當中,考慮到了兒童心理發展的階段性特點以及發展的順序性。教師理解了同一年級不同主題以及不同年級同一主題之間知識的遞進性和難度區別,才能更好地把握課程的目標與內容,提高學生的社會情感學習能力。但這種獨立的社會情感學習校本課程的設計與實施仍處在不斷探索的階段,未來的課程實踐也將為這一新型的社會課程教學方案提供更多的經驗以使它日臻完善。

參考文獻

[1]The definition of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SEL)[EB/OL].http://www.casel.org/basics/definition.php,2010-05-08.

[2]孔凡哲. 螺旋式上升課程設計編排風格的誤區及其矯正[J]. 課程.教材.教法,2006(10):41-46.

[3]于康平. 美國俄亥俄州“社會研究”課程與我國“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比較研究[J]. 教育探索,2010(6):154-156.

(作者單位:廣西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南寧,530299)endprint

猜你喜歡
螺旋式課程
構建“雙有繪本共讀課程”的實踐探索
《ERP原理與應用》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
課程思政在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博雅育英 繽紛課程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螺旋式課程背景下“螺旋式”作業有效設計初探
一秒變酷炫!德國攝影師將螺旋式樓梯拍成“盜夢空間”
螺旋式推進
中英語篇結構對比分析
螺旋式大田秸稈顆粒反應堆建造復式作業機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