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技術下的美術課堂

2017-12-20 22:00王建學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7年16期
關鍵詞:美術情境課堂

王建學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175-01

在學校里,我們可以看見,學生們隨時隨地的討論著《爸爸去哪兒》、《一年級》、《奔跑吧兄弟》,不僅如此,他們也會模仿節目,自編自己的游戲,還用美術的方式制作“名牌”,編畫“路線圖”等,這些自發地學習讓我們感到吃驚,是什么力量能這樣吸引學生,為什么“真人秀”可以激發學生自學能力和對模仿游戲的苛求,我們怎樣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翻轉呢?

一、“課堂秀”激活了美術課堂

近年來,我們以“自主探究教學方式”為課題,用“翻轉課堂”研究為突破口,創設開放的充滿活力的美術課堂,做了許多實踐研究??墒?,“基于學”和“基于教”這兩種理論所產生的矛盾仍然存在,怎樣真正激活學生學習欲望,讓學生在課堂中好學、樂學,是對信息技術的教學新挑戰。

(一)從“普通學生”到“明星角色”的轉換。我們把一臺小型攝像機帶到了班級,給班里的上美術課孩子全程錄像,像電視臺熱播的真人秀節目一樣,攝制、編輯、合成節目的名字是《我們的快樂課堂》。他們忽然發現自己成了拍攝記錄對象,他們成了節目的主角。

(二)從“漫不盡心”到“臨場作戰”的轉換。挑戰、競賽、樂趣,是“課堂秀”的特點,這種真實感,趣味性,非常符合學生青少年時代的心理特點,學生充滿“實踐”的欲望是最好的學習驅動力。當把攝像機架到班里的時候,學生的確感到了好奇,不過,學生并不知道老師想干什么,接下來學生的一言一行,被老師的攝像機記錄著。

(三)從“漠不關心”到“團結協作”的轉換。我們的課堂需要一個“體現學生主體”的媒介,在美術合作探究學習中,他們從視頻里看到的不僅是班里同學好笑和開心的一幕,也能看到自己的尷尬、無奈的另一幕,這種正面與反面的碰撞,讓他們認識的更深刻。許多學生在看完節目后覺查到,美術教學的實踐經驗離不開集體的激勵。

二、美術教學為學生提供“秀”的舞臺

從孩子們的臉上可以觀察到,他們開始會尊重,開始有期待,他們仿佛愛上了這檔“節目”。葉瀾教授,在《新基礎教育全國研討會專題報告》中指出“每個學生以完整的生命個體狀態存在于課堂生活中,他們不僅是教學的對象,學習的主體,而且是教育的資源,是課堂生活的共同創造者”。

(一)“秀”還原真實,讓美術教學更加接地氣,讓課堂更有效。

“秀”有很強的紀實性、人性化、游戲性。一面是學生在美術課堂的一舉一動都能視頻化,一面是教師把視頻紀實加工課程化。當學生看到自己的表現,喜愛情緒更加高漲,他們的參與性被調動起來。

1.“秀”出核心素養理念。能力目標、態度目標、知識目標、在視頻的分解、重構、注釋下,顯得格外清晰,異常直觀。上課,下課學生都蜂擁的圍過來,了解、詢問他們的表現,有了這樣的情境基礎,我們的“秀”節目便可以將學生熱情,引向更深入的美術課程目標教學上去了,而這種真實,圍繞著學生課堂發展,以“生”的核心和根本“秀”出來的。

2.“秀”出豐富多彩的創作能力。在視頻編輯中,采納學生建議,在視頻畫面中穿插圖片、漫畫、動畫等文化元素,融入故事情境、事例情境以及歌曲情境等等。這些生動的畫面不僅使學生容易領悟有關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以境生情",使學生更好地體驗美術教學內容中的精髓,使原來枯燥、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富有趣味。學生在鏡頭下饒有興趣盡情的創作,展示自我,創作美好的未來,他們毫不造作,因為“秀”營造的是真實課堂。

3.“秀”出有效地評價方式。每個人的審美觀點不同,對美術作品的評價結論也就不同。視頻的編輯可以實現對每個同學的優點關注,在每次視頻中提醒學生相互借鑒學習,培養學生的觀察,判斷,審美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學生在互動中學會了寬容還能經常聽到“他畫的比以前進步了”,“他的顏色涂得好”,“我要學……

4.“秀”出課程方式的拓展和延伸。在完成視頻拍攝中,我們的想法越來越多,學生的參與越來越廣,為了讓“秀”的內容鮮活,又能體現課程的合理性,我們緊緊圍繞課堂三環節圍繞導入、共同探討、學以致用,在最大限度上拓展到課外,拓展到生活實踐中。好教學效果得益于科學圍繞“秀”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安排。

(二)“秀”讓課堂反轉更徹底

我們需要的素材越來越多,視角不停地在學生中轉換,學生也主動的要求做“學生作品鑒賞”的視頻節目,做“談美在身邊”的視頻節目,同時在剪輯中配上有趣的評語;學生也把自己在課堂的囧像和微怒的表情編在了一起作比較,仿佛越來越覺得課堂里發生的什么都是“寶”,這檔節目仿佛變成了一個研究的“平臺”,魔力般的吸引著課堂的一切。

(三)“秀”把互動合作推向高潮

在“課堂秀”節目中,我們注意游戲化在教學中的應用。教學情境創設的精彩在于生動,所以我們靈活處理課程內容。最鮮明的表現是,把課程內容設計成一部情景劇或是一場關卡任務闖關,突出學生體驗美、感知美的探究過程。我們不看中個人展示,強調突出的是學生的參與感,讓學生感覺到自己主角的重要性,我們的鏡頭一直都是來回的移動中。在這種環境中,學生不斷地享受共同探究的喜悅,學習共同體也漸漸的形成。隨著課程內容的推進逐漸抖出一個個“包袱”,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得到交流、磨練、碰撞,當看到任務完成的喜悅笑容在節目中“秀”出的風采時,他們得到的更多的是力量和鼓舞!

三、“課堂秀”秀出了更多的校園榮譽感

開展“課堂秀”節目,目的為學生搭建更加有利的美術學習平臺,讓美術教學的手段能夠串聯在一起,形成有機整體(如,用視頻記錄編輯定期舉辦的各種校內優秀美術作品展,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省市區乃至國家級的美術大賽,根據地理優勢也參觀形式多樣的大型美術展覽,走進美術館、走進博物館,走進科技館等),使學生在濃郁的美術氛圍中獲得藝術的渴望,并同構到課堂的“秀”節目中,形成資源,變成“微課”,更好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秀”的存在獲得對美術課的認同感。

四、結語

我們通過“秀”來引發學生交流情感、在學習美術的同時理解自己或者他人,從而把握自己小世界?!罢妗?、“秀”、“情”、“魂”,是“秀”節目核心價值。我們希望在此基礎之上更好地去拓展節目的發展空間和改造余地,不斷找到新的亮點,做好美術課程校本化的創新,保持其恒久的生命力。endprint

猜你喜歡
美術情境課堂
歡樂的課堂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美術篇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畫好運動情境圖——解決追擊與相遇問題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寫字大課堂
一條魚游進了課堂
感悟三角形的高
中國美術館百年美術收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