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新形勢下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與發展

2017-12-20 08:34黎紅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7年16期
關鍵詞:農村小學新形勢信息技術

黎紅

【摘要】現今社會是信息社會,隨著信息技術的逐漸強大,農村地區也開始受到信息技術的影響。農村小學教學是應用信息技術的重要平臺,但由于信息技術更新發展過快,很多農村小學應用信息技術跟不上技術發展的速度,導致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陷入困境。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形勢下,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遇到的困境,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未來的發展。

【關鍵詞】新形勢;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228-01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以及社會對信息技術的要求逐漸提高,加強小學生信息技術教學成為必然趨勢。信息技術學習不僅可使得學生更好地掌握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還能幫助學生利用網絡資源開拓視野、增加學生閱歷,有利于為社會培養全面人才,是教學的重要發展方向。相較于發達地區的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仍處于初步階段,信息技術教育中還存在較多問題限制其發展[1]。因而,為探究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未來發展,應積極探索解決農村小學信息教學問題的對策,推動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向前發展。

一、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育觀念落后

由于農村地區經濟條件的影響,農村教育環境、生活環境等與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加上農村小學的福利待遇與城市小學相比也有一定差異,導致很多教師不愿在農村小學就職。這種情況導致很多農村小學教師素質不高,很多老師未經過專業及系統的崗前培訓,專業水平欠缺導致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很難得到提高。另外,由于一些教師對現代教育理念不夠了解,缺乏現代教育意識,無法將信息技術真正融入課程中[2]。并且,一些教師教育觀念不夠先進,認為信息技術教學就是計算機學習,將信息技術教學與計算機應用簡單地等同,未能實現信息技術教學與學科之間的真正融合。

(二)課時安排不夠合理

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農村小學中接收現代教育理念不夠,導致很多農村小學開展的教學都是以升學為主要目的,忽略了對信息技術的學習,導致信息技術教學在課程安排中得不到保障。有調查發現,多數農村開展信息技術課程較遲,一般在三四年級,甚至一些學校在六年級才開課[3]。而另一些學校雖然開課焦躁,但課時安排卻不夠合理,一個學期的課程安排很少,未真正落實信息技術的教學工作。這些情況都將影響信息技術教學效果的發揮,教學質量難以真正提高。

(三)基礎設施不夠完善

農村地區開展信息技術教學主要依賴計算機展開教學,但由于農村地區經濟條件的落后,加上政府財政支持力度不夠,導致很多學校的經費不夠,學校缺乏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支撐教學。另外,一些學校由于經費跟不上,導致計算機數量較少,上課時多人使用一臺計算機。而信息技術教學是一門實踐應用較強的學科,若多人共用一臺計算機,學生在課堂上接觸到計算機的時間變少,參與計算機實踐的機會也就變少,很難對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進行真正提高[4]。久而久之,這樣的情況勢必也會導致農村小學展開的信息學技術教學流于形式,發揮不了真正的作用。

二、加強新形勢下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對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來說,要想提高教學水平最重要的就是對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進行提升,加強農村小學信息技術的師資隊伍建設。這不僅要求對農村現有教師定期進行信息技術專業知識及信息技術培訓,還需要根據現代信息化發展程度培養實踐能力強及創新意識足的高素質信息技術教育人才。通過政府部門的干預,采取積極鼓勵對策,吸納更多高素質人才進入到農村小學中。另外,農村小學也需要對自身的造血功能進行增強,培養信息技術專職教師同時,帶動全體教師積極學習信息技術,使得在其他課程中也能滲透信息技術的學習。另外,為了鼓勵教師參與各種有關信息技術的培訓,使得教師的微機操作水平得以提高,每學期學校還要積極開展各種微機技能大賽,使得教師不自覺參與到學習中。這樣會使得教師隊伍整體的信息技術水平得到提高,更好地為教學提供服務。

(二)加強教育資金建設

通過對政府及教育機構、社會力量,共同為農村小學籌措教育資金,使得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可以正常開展,對學?;A設施建設進行完善,使得學校軟硬件設施條件進行提高同時帶動小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積極性,使得教學質量得以提高,并實現信息技術教學的預期效果。與此同時,需要加強農村小學的教育資源建設工作,實現教育信息資源的共享。應鼓勵農村小學積極開展校園網建設,并為各班級配備相應的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在展開信息技術教學時要聯系教學實際制定與學生需要相一致的教學多媒體課件。

(三)加強教育科研工作

農村小學需要在課程時間安排充足基礎上,加強科學教研工作,將信息技術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有機結合。并學會應用信息化教育理論去對教育現象進行研究,通過農村現有教育方式、教學內容及教育觀念等進行研究,將如何對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提高放入研究的首位。教師在對信息技術知識進行傳輸同時,還需要積極做好對學生的學習引導工作。在校內構建教研系統同時,對信息技術教育科研活動積極宣傳并落實各項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得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高,實現信息技術教學目標。

(四)改變教學觀念

課堂教學是教與學、師與生間的雙邊互動實踐,雙主體共在互動體現著課堂教學的本質所在。在傳統課堂中,師生間的雙邊性有多重表現,如師講生聽、師問生答、師做生看等,師生在教學活動中遙相呼應、雙向互動、交響共鳴,在彼此配合中共同演奏了一曲“雙簧”。這種雙邊性特征體現著教與學相互依存、共生共長的關系。因此,在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也應該原有的教學觀念,積極采用新型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得到顯著提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進行了深入分析,并就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對人們影響的日益加深,使得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也愈加明顯。因此,要落實現代化教育的戰略思想,深化農村信息技術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使得教師專業素養及信息素質得到提高,改變原有教育觀念,創新信息教學方式,完善農村小學信息基礎設施,使得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及效果得到顯著提高。這也是新形勢下對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提出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李忠義.淺探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J].神州,2017,(11):113-113.

[2]黎昌云.淺談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7,(33):257-257.

[3]管西榮.探究學習展示自我——淺談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J].祖國,2017,(1):255-255.

[4]黃曉敏.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6,(4):200.

猜你喜歡
農村小學新形勢信息技術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策略
新形勢下“管理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新形勢下班集體建設創新的實踐與思考
關于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農村學校構建書香校園的有效策略探研
當前農村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