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障兒童口腔共鳴障礙的特征分析

2017-12-20 10:15任夢琳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7年16期
關鍵詞:聽障兒童障礙

任夢琳

【摘要】分析聽障兒童和健聽兒童口腔共鳴的差異。方法:對我中心收治的3-5歲的聽障兒童30名和30名健聽兒童進行分析,兩組患兒中,都是男性患兒15例,女性患兒15例,采用軟件對他們的第一共振峰、第二共振峰和第三共振峰的差異進行分析。結果:聽障兒童的第一共振峰低于健聽兒童,其第二共振峰高于健聽兒童。結論:聽障兒童在空腔共鳴存在一定的障礙。

【關鍵詞】聽障兒童;口腔共鳴;障礙

【中圖分類號】R76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272-02

近年來,新生兒聽力的檢查受到人們的重視,在進行聽力診斷中,各項技術開始投入使用中,很多聽障兒童的聽力可以得到及時的干預,幫助他們進行早期的康復訓練,使他們逐漸的解決聽力障礙。聽障兒童由于存在聽力障礙,就會導致他們的下頜、嘴唇和軟腭等出現功能性的運動障礙,導致口腔共鳴產生障礙,他們的發音會非常模糊?,F在在對聽障兒童口腔共鳴特點的分析中,還沒有形成大量的研究。3-5歲的兒童時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如果可以了解他們的口腔共鳴障礙,就能在語言訓練中采取相應的措施。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分析我中心收治的3-5歲的聽障兒童30名進行分析,男性患兒15例,女性患兒15例?;純憾冀邮芰税肽暌陨系恼Z言訓練,具有一定的發音基礎,并且可以進行簡單的交流,這30名聽障兒童記為觀察組。選擇幼兒園30名健聽兒童作為對照組,男性15例,女性15例。采用游戲測試聽力的方式確定他們的聽力非常好。

2.研究方法

在測試的環節中,控制好噪音,噪音不超過45分貝,采用磁帶和筆記本電腦,放大濾波器,兒童坐在電腦前,在舒適的狀態下運用普通話發音,分別分析觀察組和對照組兒童的第一共振峰和第二共振峰。每個兒童接受三次測試,取平均值。

3.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進行相關數據的分析,采用t檢驗的方式對測試數據進行分析。

二、結果

1.觀察組和對照組兒童共振峰差異

2.觀察組和對照組兒童的口腔共鳴障礙情況對比

口腔共鳴障礙分成前位聚焦、后位聚焦和喉位聚焦。

三、討論

1.聽障兒童和健聽兒童口腔共鳴參數及異常情況分析

在語言形成的環節中,聽障兒童會產生一定的共鳴障礙。他們的舌頭、嘴唇和軟腭不能正常的運動,所以在發音時會出現非常模糊的情況,共鳴腔體會呈現出一定的異常狀態,導致在發音中出現偏差,導致共鳴的效果不好。在發音的環節中,有的音域下頜的運動有關,有的音與口腔打開的大小有關,在第一共振峰中可以反映出共鳴的狀態,舌位與頻率呈現出明顯的關系,舌位越高,那么頻率就越小。在第二共振峰中,可以反映口腔的大小和共鳴的狀態,可以分析在不同的舌位下的語音變化。舌位越向前,那么頻率也就越高。在對聽障兒童的口腔共鳴進行測試的環節中,可以準確的分析他們是否存在口腔共鳴障礙。

不同的發音使用的發音器官也不同,在第一共振峰中,下頜向下運動,第一共振峰越小,說明下頜的運動就越少。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兒的第一共振峰明顯小于對照組,說明聽障兒童的下頜運動范圍比較小,他們的下頜運動受到限制,所以不能正常的發音。因為聽障兒童的第一共振峰比較小,他們他們不能進行正常的喉位聚焦,直接導致他們在發音的環節中,下頜和軟腭向上運動,舌體也會向前運動。聽障兒童的第二共振峰也明顯比正常的兒童小,其舌位比較靠后,不能向前運動,導致共鳴腔會增大,在發音中會呈現出明顯的后位聚焦。聽障兒童的舌頭不能正常的向后運動,舌位非??靠?,他們的下頜運動不靈活,導致咽腔共鳴不能正常。聽障兒童的舌頭存在運動障礙,導致口腔共鳴不能產生。所以,聽障兒童的口腔共鳴與健康兒童存在差異。在我中心的研究中,30名聽障兒童中,有21名兒童出現了口腔共鳴障礙。

2.聽障兒童口腔共鳴障礙的原因分析

聽障兒童的下頜不能正常的運動,他們的舌位非??亢?,在發音的環節中,他們的下頜和舌頭不能協同,直接導致共振峰出現異常,導致共鳴障礙的出現,所以他們的發音非常不清晰。聽障兒童一般都存在共鳴障礙,他們佩戴的助聽器不符合要求,不能有標準的增益,而且在聲音輸入容易導致失真的情況,導致兒童不同獲得完整的語言信號。

兒童在發音中,他們的聽覺系統、中樞系統和發音器官是互相配合的,聽障兒童在佩戴了助聽器后,他們的聽齡會產生一定的差異,而且助聽器也不能幫助他們恢復到正常的聽力水平,所以,聽障兒童的聽力系統不能得到充分的刺激,導致兒童的聽覺系統和聽覺中樞發育不全。他們的聽覺功能不完善,直接導致他們在語言輸出中存在不準確的情況。而且很多聽障兒童的發音器官存在問題,他們長期不能合理的利用發音器官,導致舌部的肌肉發生僵化的情況,各個發音器官不能協調的發音。發音器官的功能發生障礙后,導致聽障兒童出現共鳴障礙。

綜上,聽障兒童在經過一定的康復訓練后,他們與健康兒童的口腔共鳴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在對聽障兒童進行訓練的環節中,應該接受更加科學的訓練,完善下頜的運動功能,提升聽障兒童的口部運動能力。

參考文獻

[1]鄭惠萍,肖永濤.后位聚焦口腔共鳴障礙對聽障兒童嗓音的影響[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7,25(03):231-233.

[2]KIMHa-kyung,蓋彤,HWANGYoung-jin,黃昭鳴.聽力障礙兒童元音鼻流量和接觸率的研究[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3,19(07):604-607.

猜你喜歡
聽障兒童障礙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兒時讀寫難,現今已博士
New Year
內向性格與交際障礙無關
跟蹤導練(四)2
心靈休憩
聽障兒童美術教育方法研究
早期閱讀在聽障兒童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聽障兒童語文課堂教學探索與分析
聽障兒童的教育與訓練
選擇障礙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