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研究

2017-12-20 10:55周小清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7年16期
關鍵詞:解決對策

周小清

【摘要】近年來,社會上對于提高教師待遇和教師隊伍素質的呼聲越來越高,但對于教師隊伍心理健康的關注卻少之又少。整個教師群體的心理狀態不容樂觀,部分中學教師承受著較大的心理壓力而無處排解,以至于他們當中部分人發展成了職業倦怠。而在所有的學科教師中,英語教師由于常年受西方文化影響,在職業倦怠上與其他學科教師有所不同。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師;教師職業倦??;壓力來源;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290-02

一、問題的提出

1.研究背景

教育乃國之根本,它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因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都離不開教育所培養的人才。鄧小平曾經說過:“抓科技必須同時抓教育”。由此可見,在一個國家的發展中,教育所起的作用不容小窺。而作為教育的實踐者——教師在教育發展中占據主導地位。所以,廣大教師群體的身心健康值得全社會高度關注。近年來,社會上對于提高教師待遇、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和加強教師隊伍培訓的呼聲越來越高,但對于教師隊伍心理健康的關注卻少之又少。

2.英語教師這個群體的特殊性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屬于需要長年累月與學生、家長打交道,處理除開教學任務之外各種瑣碎事宜,同時每天起早貪黑的一個工作時間長、工作強度大的職業。他們所面臨的對象是一群成長中的需要大量關愛的人、而這群人中的每一個個體背后都是一雙雙滿懷期望的眼睛,都是一個家庭的未來。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凡是對他人高度負責的角色,都要經受相當多的內心沖突與不安。教師工作除了腦力勞動強度較高外,還要對社會、對家長、對年輕一代的成長高度負責。教師每天都要接觸帶有情緒色彩的活動,體驗情緒上的緊張和痛苦,使得他們出現心理問題的概率比其他人群大[1]。

3.整個教師群體的心理現狀

受國家政策因素和社會大環境因素、教師任教學校因素、工作性質和學科因素以及個人心理特征以及承受力因素等的影響,教師整個群體的心理狀態不容樂觀。近些年來,教師由于自身心理有問題造成對他人或自己身體傷害的不勝枚舉。

以上三個事例:不管是剛入職一兩年還沒來得及向學校、向社會證明自己的教師新秀;還是已經工作十來年、處于事業發展上升期的優秀教師;亦或是打著為學生負責旗號的班主任;他們都無一例外承受著超乎自己心理承受能力的壓力,這些壓力有些能夠合理排解,有些排解方式不當而讓自己陷入麻煩,有些無處排解以至于走向極端。

4.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近代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換而言之,由于個體對工作感興趣,因而工作更加積極、愿意對工作投入更多的熱情那么他的工作效率肯定會更高。教師這個行業也不例外,教師飽滿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是良好課堂教學效果的保障。如果教師處于心理亞健康,被巨大的工作壓力困擾,其教學效果一定沒達到最佳水平。由上述分析可知,教師是一個壓力源比較多元化,而且壓力強度較大的職業。而巨大壓力導致的直接后果便是教師職業倦怠的發生。因此研究教師群體的心理倦怠狀況和壓力來源,并呼吁社會和學校采取相應措施應對和解決這些問題刻不容緩。教師職業倦怠問題得到解決,工作積極性得到提高以及主觀能動性被調動對于教師個人以及整個國家的教育發展至關重要。

二、文獻綜述

1.職業倦怠的定義和起源

“職業倦怠”,英語術語為“job burnout”,有時候也被稱為“工作倦怠”,或“職業枯竭”。其在中文字典中的解釋為失敗、耗盡、精疲力竭。在1974年美國紐約臨床心理學家Freudenberger(弗登伯格)首次提出“職業倦怠”這一概念,并將其作為專業術語納入心理學的研究范疇。在他看來,職業倦怠是由于個體的工作長期提出超過其能量和資源的過度要求,而導致從業主常年被工作壓力所困擾但得不到緩解因而產生心理以及身體上的疲倦。雖然20世紀70年代以來,關于職業倦怠的研究數不勝數,但是有關職業倦怠的定義卻沒有完全統一。心理學界常見的有以下幾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在有些研究者看來職業倦怠是靜態的。第二種觀點:從動態角度研究職業倦怠的人將職業倦怠描述為一個由職業應急源導致的解脫過程,是“個體的職業態度和行為以負性的形式發生改變的過程?!?/p>

2.職業倦怠的類型

教師的職業倦怠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

第一種:精疲力竭型。第二種:狂熱型。第三種:能力富于型。

3.教師職業倦怠的特征

第一種特征:長期的情緒倦怠感。

第二種特征:人格解體。

第三種特征:低成就感。

三、初中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的來源

1.社會因素

社會對于教師的期待實在太高,甚至有時超出了教師承受范圍。教師不僅要為國家為社會培養現代化的接班人,而且還肩負著培養英才以便傳承歷史文化的重任。國家和民族把未來發展的希望寄托在教師身上,而家長望子成龍的殷切期盼也加負給教師,這無形給教師巨大的壓力。他們的工作不能有任何散失,不能有任何松懈,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工作小則關系到一個孩子或者一個家庭的命運,大則關系到整個國家的命運。因此他們當中很多人以校為家忘掉自己的家庭,忘掉自己為人子女、為人妻/夫、甚至為人父/母的身份,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長期緊繃的弦得不到放松的后果便是一些列心理、身體問題加身。所以很大比例的教師都備受職業病的困擾:失眠、頭疼、腰椎間盤突出、抑郁等等。

2.組織因素

從管理學的角度來講,一個組織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與其組織氛圍密不可分,包括物質氛圍和心理氛圍。學校作為一個組織機構,它對教師的行為有可能是起促進作用也可能是起削弱作用。氛圍良好的學校,教師有極強的歸宿感,集體意識強,以自己作為集體的一員而驕傲、自豪和幸福。在這樣的集體里面,上下級關系融洽,領導和普通教師之間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教師的主觀能動性能得到很大程度的調動,他們工作熱情積極,努力讓這個集體變得更加優秀。相反,組織氛圍不好的學校,領導們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自私的壓制老師,他們總是把好的教學成果歸結于自己領導有方,而把不好的教學結果歸結于教師對工作不夠盡心盡力。領導與普通教師之間關系淡漠,整體缺乏人情味,對待教師總是以指責批評的口吻。在這樣的氛圍下,教師工作怠慢,心情相當壓抑,對工作厭倦不滿。教師與學生、家長、(下轉262頁)

(上接290頁)同事以及領導是一種緊張的關系。而這種緊張的關系逐漸消磨著教師的工作熱情,進而引發倦怠。

3.工作性質和學科因素

教師的職業性質決定了從業者的工作時間要比從事其他職業明顯長得多。據《中國教育報》報道,我國中小學教師人均日勞動時間超過9個半小時,比其他崗位的一般職工日平均勞動時間超過一個半小時,這個時間還不包括教師自學、進修提高、教育科研花費的時間[2]。在各番削弱下,屬于自己的時間所剩無幾。長年累月的超負荷運轉使不少教師在心理上和情緒上都處于極度疲勞和衰竭狀態。

4.個人因素

同樣的工作壓力、同樣的條件下,部分教師倦怠不堪,可是有些教師卻能滿懷熱情、面帶微笑的走上工作崗位。這說明了一個不爭的事實:教師的職業倦怠還和自身相關。本次調查發現,教師的職業倦怠雖然起源于工作,但是教師個人對工作的認識、教學效能感和性格特征也對是否倦怠以及倦怠程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四、初中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的影響

1.初中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的影響

作為知識的傳播者與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職業倦怠危害是巨大的也是全方面的。首先,教師本人深受其害。職業倦怠使教師常年處于情緒衰竭狀態,心理負性情緒巨大而且得不到有效的排解,長此以往不只是其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而且會因為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做出一些傷害自己的行為。其次,職業倦怠所帶來的工作熱情與積極性下降會影響教師的教學水平的發揮,造成教學效率低下,影響教學質量從而造成教學資源的極大浪費。再次,教師的職業倦怠還會體現在對學生態度冷漠排斥、漠不關心,從而影響學生該科目的學習。甚至危及學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尤其是中小學生,由于自身價值體系和是非觀沒有形成,很容易受外界影響和干擾。從而學生的整個人生發展深受其害。

2.初中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的對策

社會方面:提高教師地位,增強教師自身職業認同感;建立社會支持網絡。

組織方面:學校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體制;完善教師評價體系;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

個人方面:教師應該正確認識職業倦??;教師要堅定信念、加強個人修養。

五、研究結果和今后研究的展望

1.研究結果

由調查結果顯示:重慶市B區初中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程度不是特別嚴重。其中男教師由于更加偏于理性和更少的感情投入,所以倦怠程度明顯比女教師低、非班主任由于與家長和學生打交道的時間較少而且感情投入更少,所以倦怠程度低于非班主任;普通中學教師由于來自教學的成就感不夠,所以倦怠高于重點中學教師;10-15年的教齡中英語教師由于缺乏剛工作的新鮮感,也缺乏更長教齡帶來的滿足感,所以倦怠程度高于其他階段教齡教師、中學中級教師倦怠超過高級和初級教師、不同任教年級英語教師由于工作量和工作壓力沒有太大變化,所以倦怠差異不是很大。

2.今后研究的展望

由于時間的限制,樣本數量不夠大,所以研究結果的科學性不夠,參考性不是特別強。采用的問卷是國際上使用較廣的Maslach職業倦怠問卷調查表,根據教師工作性質改編而成,教師的壓力來源是根據筆者從事中學教師的經驗以及訪談一線教師得到的反饋綜合制作,還有諸多需要提高和完善的地方。閱讀關于教師職業倦怠研究的書籍和文獻不夠多,因此研究方法用的比較方便操作的問卷調查和訪談法。如果時間允許,研究方法應該多樣化。

今后,我將繼續著手研究中學英語教師的職業倦的問題,主要是就教師職業倦怠的三個方面的建議(社會層面、組織層面以及個人層面)下的個人層面著手,希望中學教師在改變不了客觀現實的情況下,自我調節,走出職業倦怠,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工作和生活。

參考文獻

[1][劉曉明、邵海燕.中學教師職業倦怠狀況的現實分析[J].師生研究,2004(1):58~61.

[2]盧秋玲.現階段中小學教師心理問題成因及其對策[J].贛南學院師報,2001(4):33~35.

[3]馬曉春、張愛寧.中小學教師問題行為狀況及相關因素的調查與分析[J].教育探索,2005(10):54~59.

猜你喜歡
解決對策
擔和平崛起大國形象,建和平穩定中日關系
硬筆書法教學問題及解決對策
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狀況研究
余額寶的理財方式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論中小型企業成本會計核算及分析研究
對影響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的原因及對策的研究
輸電線路運行事故及其解決對策
淺談施工企業項目部工會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