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對失眠認識的探討及展望

2017-12-28 02:09唐苒蕓成都華西中學電子科技大學附屬中學
數碼世界 2017年11期
關鍵詞:中醫療法安眠藥針灸

唐苒蕓 成都華西中學電子科技大學附屬中學

中醫對失眠認識的探討及展望

唐苒蕓 成都華西中學電子科技大學附屬中學

近些年,由于人們生活工作壓力增大,失眠病癥的患病率也越來越高。在中醫里,失眠癥被稱為“不寐”,指的是在正常休息時間無法得到良好睡眠的癥狀。在西醫中治療失眠癥的鎮靜藥劑如安眠藥等,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對人體的危害性是不可忽視的。因此在失眠癥發病率漸高的今天,選擇中醫中藥和針灸等療法進行治療的人越來越多,本文通過對中醫療法進行分析,對未來中醫治療方法提出了展望。

中醫 失眠 認識 展望

失眠在現代社會中漸趨多發,其對人體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若長期失眠,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無法實時抵抗各種疾病入侵。若失眠癥狀長期無法改善,還可能會引起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等病癥,不可避免地會使人記憶衰退、耳鳴、暈眩等。這些都會使人的學習、生活、工作效率降低,人際交流不暢,甚至還會悲觀厭世。因西醫治療疾病的方法主要有西藥、手術、激光治療等,治療失眠最普遍的則是安眠藥劑等,其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現代開始追求中醫治療方法。中醫治療失眠的方法主要有中藥、針灸、耳穴等,在藥物毒副作用方面比之西藥有一定的優勢,近年來也較多地有關于中醫治療失眠的臨床刊物發表,將人們的目光又重新集聚到中醫治療上。

1 中醫對失眠的原因認識

1.1 心理失衡可能會導致失眠

引起失眠的原因較多,在中醫看來,主要是憂慮、抑郁、體弱等方面的因素,其中憂慮又可導致心理失衡,這是失眠產生的一大因素?;颊哂捎趬毫^大等因素導致心里緊張會使人長期失眠,甚至會出現焦慮、恐懼的情緒,造成情緒起伏大的現象,影響睡眠質量和效果,這些都會在生理上破壞神經系統的完整性。中醫上認為神藏于心,心神不定便不能正常入睡,病變在心則會損傷心脾,導致體弱血虛,直接導致失眠。這般氣血虛弱的癥狀一般會表現在老人、產婦身上,老人生理系統逐漸老化,產婦生產后若不能及時調理也會心血虛弱,破壞了中醫上的陰陽轉化規律,進而導致失眠。

1.2 用藥不當可能會令人失眠

中醫研究發現,藥物副作用和安眠藥物的成癮性都會導致失眠。一些藥物能使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從而使腦神經無法進入安靜狀態導致失眠,比如含茶堿、咖啡因等成分的藥物,對中樞神經系統由刺激性,服用后會導致人體在短時間內無法進入正常睡眠。而一些有助于失眠的藥物,如安定、利眠寧、硝基安定等,其并無治療失眠的效果,而是在使用時暫時抑制失眠癥狀,在長期服用鎮靜助眠藥物之后,往往會對藥物產生依賴性和成癮性,若突然停藥,失眠癥狀得不到抑制可能會變得更加嚴重。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由于年紀增長而失眠多慮的老人身上,不了解用藥知識或是治療心切,便會忽視醫囑擅自決定安眠藥物的用量及用法,這也是老年人群中失眠情況得不到改善的重要因素之一。

1.3 環境因素致使人失眠

失眠是一種睡眠障礙,身邊的居住環境對睡眠的影響不可忽視,居住環境使人感覺到不適會產生心理或生理上的排斥。比如生活在主要干路或正在修筑工程的工地附近,受噪聲、強光、溫度等環境因素影響都會對睡眠產生影響。尤其是在旅途中或換了新環境之后,對于周圍環境的不適應可能會使人產生暫時性的睡眠障礙。比如北方人到了南方會產生暫時的不適應感,南方大多地區的濕度遠超北方內陸甚至沿海地區,加上溫度略高,嚴重者會產生一些皮膚方面的不適,這都會影響睡眠效果。

2 中醫治療失眠的方法

中醫治療失眠的方法多樣,主要有中藥治療、食療、針灸治療、耳穴療法、心理干預等?!督饏T要略》載:“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中醫上認為酸棗仁有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能夠寧心靜氣,有安人心神作用。同時酸棗仁湯也能降血壓、減緩心臟異??焖俟澛?,也無副作用,是中藥中綜合效果較好的一類藥物。針灸治療也是其中效果較好的一種療法,采用針刺與經脈走罐相結合,通過刺激局部穴位,調節睡眠有關遞質釋放,進而改善睡眠質量,免除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心理干預則是依靠中醫心理健康教育,借用其中的陰陽轉化規律對患者進行疏導,調節患者情緒,使其保持良好平衡的心態,這種方式作為輔助療法效果顯著。

3 問題與展望

中醫分析研究后發現,中醫藥物與安定等藥物的療效相仿,雖然中藥副作用較小,一般出現在腸胃癥狀、暈眩、盜汗等方面,還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針灸療法一般與現代醫學相結合,配合西藥進行治療,有少數人群出現疼痛等不良反應。而且中醫判斷療法作用的根據一般是患者的睡眠時間延長,有一定的主觀傾向性,缺乏足夠有力的醫學證明。

中醫在治療失眠上的優勢明顯,抑制與治療相結合,從根本上消除失眠癥狀,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中醫療法,中醫在以后的治療過程中也需要不斷完善。在判定睡眠療效的標準方面上做好記錄,將入睡時間、睡眠總時長及睡眠效率及時記錄下來,在治療過程中做好睡眠監測,與現代醫學相結合,使用先進的睡眠監測儀器如腕動計等,使治療效果更為可靠。隨著中藥療法臨床研究的不斷發展,中醫在治療失眠領域的價值也漸為人們所看重,現代醫學與中醫的結合治療必然會使中醫療法有著更為廣闊的前景。

[1]朵皓英.亞健康狀態失眠的心理干預治療[J],健康醫學,2006(1).

[2]李凈草,范郁山.針灸配合背部走罐治療亞健康狀態臨床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08(2).

[3]王中南.不寐證中醫辨證綜合治療方案的選擇[J],吉林中醫藥,2007(5).

[4]劉艷驕,高榮林.中醫睡眠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88.

猜你喜歡
中醫療法安眠藥針灸
中醫療法治療腰背肌損傷研究
吃安眠藥也有講究
針灸
中醫針灸的發展與傳承
近十年腦卒中偏癱痙攣狀態的中醫治療進展
高血壓腎病診治經驗采擷
解樂業教授治療脾胃病經驗
安眠藥可以這樣吃
安眠藥不“安眠”
針灸圍刺治療帶狀皰疹56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