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化學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行為的改革方向

2017-12-28 14:12沈永玲張德生
教師·中 2017年11期
關鍵詞:教學方向學科素養高中化學

沈永玲+張德生

摘 要:在高中化學課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包括讓學生們通過化學學習、動手實踐等多種活動來豐富學科知識、提高化學能力,使其學會以化學家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式來應用化學,被化學家甘于為真理獻身、勇于為科學奉獻、不畏失敗與困難等優良品質感染,進而形成優良的化學品格。那么,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高中化學教師應該從哪幾個方向來進行改革與實踐呢?文章便對此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科素養;教學方向

化學核心素養是高中生在學習中所形成的化學思維,以及他們應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各種能力。為了促進高中生的綜合發展,我們必須將培養高中生的化學素養作為基本前提,改革教師的教學行為,以便讓高中生對化學學科保持持久的、濃厚的學習興趣,真正理解化學的奧妙。下面,筆者將從利用化學實驗、拓展教學內容、安排動手實踐三個層面,討論核心素養下的高中化學課堂行為的教學改革。

一、合理利用化學實驗,提高應用水平

化學知識點繁多、瑣碎,且有很多細節會成為高考、學校組織的各類考試中的重點考查內容,許多高中生一直都不知道該如何整理、記憶這些零碎的化學知識,而教師也就自然而然地擔負起了這個職責,在課堂上反復帶領學生們回顧舊知識、學習新知識,設計化學課堂的基本目的也就放在了增加一節課的知識容量之上。所以有部分教師不敢開展化學實驗,害怕無法完成知識教學任務。但是,實驗是化學家進行證明與思考的基本活動,是化學家的基本探究行為,合理利用化學實驗,讓高中生們模仿化學家的行為方式,可以讓高中生主動思考化學知識,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是培養他們化學素養的好方法。

在《離子反應》這一課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親自動手操作化學實驗儀器,使用化學實驗藥品,觀察實驗現象,有能力的學生還可以對教師所提供的化學實驗進行改善與創新,親身體驗酸、堿、鹽在溶液中的電離反應。這個過程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放在了首位,可以讓高中生們將動手、動腦結合起來,除了能夠促進本課知識被學生高效、深刻地獲取與記憶,還能夠讓高中生們體會到實驗的好處,在親自動手中總結出常見的離子檢驗方法。而他們一旦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正確的實驗現象,便會產生巨大的滿足感與成就感,從而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變得更加濃厚,在接下來的化學實驗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學習科學的化學學習方法。在實驗中,學生們必須嚴格遵守實驗規則,保證實驗操作步驟的嚴謹性,否則很可能無法檢測到Cl-、SO42-、CO32-等離子,導致在判斷離子共存問題中出現錯誤。我們班有一個學生在盛有5mL mol/L的CUSO4溶液中加入5mL mol/L的NaCl溶液的時候,將BaCl2溶液看成是NaCl溶液,所以與其他同學得到的實驗結論相反。當這個意外發生的時候,我直接便推測出了原因,但是這個學生顯得緊張、不安。于是,我走到他的身邊,請他將各個實驗步驟向我陳述一遍,然后我將他的實驗結論與別的同學的實驗結論進行了對比,這個學生發現,只是順序顛倒,其實實驗現象是一致的。之后,這個學生放松了下來,長吁了一口氣。我告訴他,任何實驗都必須實事求是,遇見問題一定要冷靜思考,切勿因為緊張、焦慮等情緒影響自己的判斷。而這個學生通過這個實驗學到了實事求是的科研精神,學到了冷靜思考、周全思慮的學習品質。

二、拓展教學內容,注重知識遷移

高中化學學科的教學任務依托于化學教材,教師應該要以化學教材為基本的教學依據,深入挖掘其中的教育內涵,從智育、德育、美育等多個方面來分析化學教材的設計意圖,讓高中生們能夠從事有深度、有探究性的化學學習活動。當我們深入分析化學教材的時候,往往會發現有部分知識并沒有全面地展現在教材之中,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學會利用化學教學輔導資料來充實教材內容,盡可能為高中生提供客觀的、全面的、豐富的、多樣的化學學習資料,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引入其他學科的知識,不斷開拓高中生的思維范圍,提高他們遷移知識的能力。提高高中生的化學知識遷移能力,使其認識到化學在現代科學、人們生活中的作用,能夠改變高中生對化學學科的“應試”認識,會激發出他們主動思考的欲望,使其在這種強烈的求知欲的引導下主動投身于化學學習活動之中。而他們的化學思維也能夠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得以形成,化學能力也得以提高。

在《生活中的有機物——乙醇》這節課中,從教材內容來看,教材的設計意圖是將化學知識、高中生的學習能力、高中生應用化學知識的能力結合在了一起,還對學生對資料的閱讀、分析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明確了教材意圖之后,我便為學生們留了一個課前作業:找到生活中的乙醇。在課堂上,大多數的學生說到“生活中的乙醇”的時候,都提到了各種各樣的酒、醫用酒精,然后,我將提前整理好的乙醇在生活中的具體用途、乙醇的發展史的學習資料發放給學生,讓學生們結合教材進行統一閱讀,并結合經驗來總結乙醇的性質。之后,我便組織學生們利用乙醇展開了實驗教學,讓學生們了解乙醇的性質、結構等多個化學問題,而學生實驗也是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材提出的基本教學要求。

三、安排動手實踐,提升創新水平

每一個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都知道一個最基本的哲學原理,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想培養高中生的化學素養,我們同樣需要讓高中生多參與一些與化學有關的動手實踐活動,讓高中生在實踐中學習化學知識的由來、發展以及運用范圍與方式。而高中生們也會在實踐活動中思考化學知識的實踐內涵,主動思考問題解決方案,逐漸形成應用意識與創新意識。

在化學課堂中,我常常會用化學實驗來組織教學活動,訓練學生們的動手能力。不僅如此,我還常常利用新課改所增加的“化學綜合實踐活動”來組織學生們在課后開展“化學科學”實踐活動,希望能夠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在《化學與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這節課上,我便讓學生們利用周末,親自走訪社區物業或者是一些工業企業,了解這些工作單位是如何處理污水、廢水以及各種垃圾的,學生們可以通過調查來了解化學這門科學對于保護環境資源的利弊所在,進而樹立綠色化學的意識。高中生們在參與這些實踐活動的時候,是以“社會調查者”的身份來進行的,所以這些實踐活動除了能夠讓學生們重新認識化學科學的價值,還能夠使其提前了解社會人的工作與生活方式,這對于促進他們的心智成熟、提高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也是十分有利的。在這個實踐活動中,有一個學生發現即便是現在有許多小區、企業都使用了排出污水的系統,但是水資源被破壞的問題并沒有得到真正解決。于是,這個學生向我提出一個更深層的探究主題:“為什么在多種水資源的保護措施下,本地的水污染依然沒有得到根治,問題究竟出在哪里?”面對這個學生,我大力鼓勵他,并且與一些對這個實踐主題有興趣的學生一起參與到這個項目調查之中。

總而言之,學科素養這個教學理念初衷就是要促進高中生的全面發展,化學教師應該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們成為建構化學知識結構的主人公,使學生在學習中掌握一定的主動權,引導他們樹立主動學習、化學探究、應用化學、創新實踐等意識,使其養成以化學思維來觀察生活、解決問題的好習慣,以提高化學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謝可遜.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化學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學研究),2017(33).

[2]胡先錦,胡天保.基于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實踐與思考[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6(7).

(作者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第二中學)

猜你喜歡
教學方向學科素養高中化學
高中化學高效學習之復述策略
NOBOOK虛擬實驗在高中化學的應用
從歷史文物古跡到架構學科活動的探討
內蒙古高校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的教學方向與特點
法語DELF(B2)水平測試筆試部分的分析及應對策略
高中化學學習中錯題集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