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童聲合唱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靈
——如何提高小學童聲合唱的手段和策略

2018-01-05 04:49琚秀娥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
關鍵詞:童聲音準聲部

琚秀娥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北橋中心小學,江蘇 蘇州 215000)

讓童聲合唱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靈
——如何提高小學童聲合唱的手段和策略

琚秀娥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北橋中心小學,江蘇 蘇州 215000)

在我國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童聲合唱被人們稱為是世界最動人的聲音,自然純凈的童心,美妙和諧的音色,使得青蔥萬物在音樂中折射出寧靜、圣潔。小學童聲合唱的地位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家長們也越來越重視對孩子音樂藝術能力的培養,但由于小學生心理特點及學校教學方法的問題,小學音樂教育的教學效果還是跟不上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本文以小學童聲合唱教學為切入點,談談該采取什么樣的手段和策略才能提高小學童聲合唱的教學效果。

童聲合唱;教學;兒童

小學童聲合唱是指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音樂藝術表現形式,要求集體演唱在音響表現方面具有高度統一性和協同性。童聲合唱教學素質教育理念下重要的一門課程。對鍛煉小學生整體素質和培養集體意識有著重要作用。但由于小學生沒有任何的音樂基礎,不同學生的音聲也不同,對音高、音準難以做到準確把握,對教學方法的適應程度以及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深度和速度都各不相同,所以說小學生合唱教學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教學活動。為了提高小學合唱教學效果,筆者將從幾個方面入手,來探討小學童聲合唱教學的手段策略。

一、發聲訓練教學

童聲合唱追求的是音響效果的和諧,要求音色、音量、音準達到高度統一,但小學生由于個體發育的差異性,聲色不一樣,肺活量整體偏低,所以就必須加強對小學生發聲方法的教學,以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發聲方法,養成良好的歌唱習慣,同時也為了統一合唱的音色。

第一,掌握正確的發音姿勢和呼吸節奏。良好的姿勢和呼吸節奏是正確發音的基礎。在站立演唱時,要求雙眼平視前方,手自然下垂,挺胸收腹,重心落在一只腳上。自然呼吸時要做到“勻、慢、穩”;急吸緩吐時要做到吸氣,鼻子和嘴同時快速完成,吐時和穩。比如:我在排練小學合唱前,我會先讓學生每個人輕聲地一口氣從一數到十,來回數,要求每數一個數小腹都要有跳動,就像部隊軍訓時喊口令一樣,通過腹部練習能有控制,均勻地輕聲演唱并能表現出強弱的效果。

第二,用合唱歌曲進行熏陶,幫助學生掌握對聲音的鑒賞能力。學生們通過多次聆聽、觀看別人的合唱視頻,觀察別人的演唱姿勢、口腔狀態,再跟自己的進行對比,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逐漸建立“正確發音”的標準和印象。

第三,進行趣味練聲。老師要引導學生學會用腹腔力量來發音,以避免傷害到嗓子,比如可以通過張開上半張嘴并保持打哈欠狀態的方式來改變發音打不開的習慣。

第四,在情感體驗和表現中練習發聲。音樂是有情感的藝術,沒有投入情感就難以發出引起共鳴的聲音。在練聲的時候,通過加上歌詞和創設情景,并配以肢體動作輔助,讓學生逐漸養成聲音與情感相結合的演唱習慣,讓聲音更具有音樂情感表現力。比如我們在訓練小學生發聲練習時經常會用到一些元音字母來訓練發聲方法,在訓練合唱歌曲《熱帶的地方》時,這是一個哭訴失去孩子的一位母親尋找自己的孩子的一首歌曲,在訓練之前我先采用的是三度模唱練習,讓兩組學生先訓練音高1,后兩組學生加入音高3,隨后兩聲部同時模擬合唱聲部,在訓練到歌曲中熱帶的地方,并加入到合唱歌曲中。

二、運用多種手段,進行聲部音準訓練教學

音準訓練時合唱發聲訓練的重點和難點,音準有問題會嚴重影響合唱效果,也會影響學生參與演唱的自信心。合唱音準包括橫向音準(也稱旋律音準)、縱向音準(也稱和聲音準),影響音準的因素有學生的發聲方法、音高感及聽覺能力。如果面對的是大部分沒有歌唱經驗的熱播肯定是有困難的,所以針對小學合唱音準過程中我采用的是:

(一)“柯達伊手勢”

“柯達伊手勢”加入合唱訓練時可以建立音高感。這種音階試唱手勢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最基本的7個不同的音高,使聽覺轉為視覺,來提示學生可以通過手勢位置的高低,把音與音之間的細微差別在空間上表現出來。在一些有三度、五度小跳和大跳的合唱歌曲中,學生會由于唱不準一個聲部里其中的音程而出現兩個聲部不和諧的情況,而且小學生抗干擾能力差,在受到另一個聲部干擾的時候就更難將自己的旋律唱準確,所以在旋律音準教學中,就需要對其中的音程進行單獨訓練。在訓練的時候,教師可以適當采用科爾文手勢,形象地讓學生明確音程之間兩個音的距離,幫助學生記住音程,鍛煉學生對音高、音程的反應能力。在和聲音準教學中,教師借助科爾文手勢,左手表示高聲部、右手表示低聲部,在一個聲部音準保持準確、穩定的基礎上再進入另一個聲部,在二聲部也穩定、準確的基礎上再依次加入其他聲部的和聲音準訓練。視唱是學習的最基本能力,準確的視唱是準確合唱的基礎,訓練學生的視唱能力能夠增強學生對旋律與和聲的記憶能力,對學生視唱能力的訓練可以在演唱、演奏、欣賞、創編等各種音樂教學活動中進行。

(二)借助樂器輔助教學

在二聲部合唱的教學過程中,音準感較差的學生往往難以把握好音準,這時候就可以借助樂器來進行輔助教學。先用樂器演奏分聲部的旋律,再進行合奏,讓學生在聆聽中感受二聲部合起來的和諧感。在學唱的過程中,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分別擔任高低聲部的演奏和演唱,在合唱進行的同時,每個聲部加入一兩件樂器作為伴奏,這樣學生就能在各自聲部樂器的引領下進入二聲部演唱。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加入口風琴對合唱教學有很大的幫組。在合唱教學中,每個聲部可能制定幾個同學伴奏,輪流交替進行,幫助把握音準。通過有步驟的進行,學生提高了合唱能力,也體驗到合唱所帶來的成功和喜悅。比如在教蘇教版六年級下的《紅河谷》,這首歌曲看似簡單,但演唱起來尾音把握卻比較難,剛開始連唱時,學生總是在尾音跑調,于是我通過一個聲部唱歌曲,一個聲部演奏樂器的方式互相練習,等各自都熟悉之后,再請他們合唱,就不會跑調了,通過唱和奏相結合的方式逐漸解決二聲部的音準問題。

(三)在游戲中解決童聲合唱的音準

在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就是家庭教師瑪利亞帶著孩子們在戶外的臺階上練習音準的畫面。這些游戲方式給了我啟發,如:把全班同學分為八個組,每一個組代表一個音,從中音的1到高音的1 ,而老師就充當指揮的角色。當老師點到哪組哪組就唱出本組的音。等到各族對自己的音都有所熟悉以后,就可以嘗試兩。音,三個音甚至四個音的加入,這就是一種良好的音準訓練方法。

三、在節奏中練習培養學生的多聲部練習

節奏是旋律的骨架,它包含著時間感,空間感和一定的韻律,各種節奏型有各自不同的韻律。通過節奏訓練可以發展聽覺,音樂能力。在教學中循序漸進地配合單聲部,多聲部的節奏訓練,使學生不會覺得節奏訓練枯燥無味,反而能樹立多聲部的感覺。

(一)在師生互動中練習節奏

教師與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教師發出的聲音表示在山上喊出聲音,學生模仿表示是回聲。

(二)在游戲中練習合唱節奏

如我們可以給學生設計這樣的合唱游戲,以蒙古族的三個運動項目:摔跤、賽馬、射箭為例,教師指導學生設計下面三組合唱節奏,填上象聲詞,進行多聲部歌詞練習。

四、設計圖譜,加深童聲合唱分聲部的理解練習

音樂筆記本要有創造性的利用,增強它的功能性,在記錄音樂知識,記載表現得同時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圖譜,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圖譜是指學生易于理解的各類簡單明了的圖畫、符號形式等,是有別于簡譜和五線譜的圖畫符號。

五、合唱教學要分階段進行

合唱的訓練和學習要遵循一個循序漸進、穩扎穩打的過程,先進行完一個階段性的教學之后再進入下一個階段的教學,這樣才能夠給學生一個消化和鞏固的時間。比如,在實踐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采用坡度式教學方法,分四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二聲部的滲透訓練教學;第二階段是輪唱過渡;第三階段是樂器合奏訓練;第四階段是熟練演唱簡單的二聲部合唱,遵循這樣一個由淺入深、慢慢滲透的規律,大大有助于提高教學的質量。

六、結束語

童聲合唱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面對的是一群沒有任何音樂基礎的小孩子,這就決定了音樂教學是一項困難而又長期的任務。所以每位音樂老師需要充分認識到合唱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靈活運用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掌握合唱技能的教學方法,讓孩子體驗到合唱的樂趣和魅力,從而不斷提高小學合唱教學的效果。

[1]楊燕.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童聲合唱教學[J].學園,2015(04).

[2]葉北知.小學音樂課堂童聲合唱教學的問題與解決方法[J].兒童音樂,2014(04).

[3]陸慧.加強小學童聲合唱教學.提高音樂教學質量[J].學子:理論版,2014(11):51-51.

G622

A

猜你喜歡
童聲音準聲部
童聲里的中國
梅花
——為混聲四聲部合唱而作
夏 天(童聲合唱)
合唱中的音準問題和訓練方法解析
小學中低段合唱中聲部配合的有效教學
合唱的音響效果之我見
把握歌唱關鍵期 有效培養音準感
論影響合唱作品音準的因素
多聲部視唱訓練研究——以《鈴兒響叮當的變遷》為例
淺談影響合唱音準的因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