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成年犯入所適應性問題調查研究
——以河南省鄭州未成年犯管教所新入所服刑人員為例

2018-01-05 05:56薛少威
河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學報 2017年4期
關鍵詞:新入獨生子女適應性

薛少威

未成年犯入所適應性問題調查研究
——以河南省鄭州未成年犯管教所新入所服刑人員為例

薛少威

(河南省鄭州未成年犯管教所,河南鄭州450000)

選取河南省鄭州未成年犯管教所新入所未成年犯為考察對象,主要從入所生活適應、人際適應、精神健康、壓力應對、改造狀況五個方面采集數據。統計結果顯示:從整體看,未成年犯壓力問題突出,多項問題指數高于常模;從來源地看,來自農村的未成年犯數量多,問題典型;從成長環境看,單親家庭、留守兒童、非獨生子女適應能力較弱,且各因子間存在顯著差異性。從新入所未成年犯的發展需要出發,旨在尋找發現、幫助解決過渡時期出現的顯著適應性問題,指引罪犯進入良性的改造軌道。

未成年罪犯;適應性;入所教育;心理健康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實施了犯罪行為?!?〕在入所教育中,如何針對未成年罪犯的心理特點,找準適應性問題,對癥下藥,幫助其順利做好“過渡期”角色轉換,不論對于監獄工作方法的改進或是對改造質量的提高都具有指導意義。本文以實證研究為主,在廣泛借鑒相關領域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圍繞著未成年罪犯個體健康成長需要,采用科學的分析方法,在不同個體間尋找適應性表現的普遍性和差異性,有針對性地提出入所教育工作的改善建議,將未成年罪犯的入監教育工作由“被動型”向“主動型”轉變。

一、入所適應性問題概述

新入所未成年犯由于離開社會的時間較短,他們在投入監獄改造之后,原有的生存環境、生活方式、行為習慣及生活規律都被打破。在未成年犯管教所里,未成年人身心發育不健全,對外界缺乏成熟的判斷力,加之思想認識偏差,個體的需求與滿足、處事手段的選擇錯誤等,容易產生適應性問題?!?〕需要建立新的平衡機制,尋找新的生活、生存及個人保護方式,創立新的生存生活環境。這一階段未成年犯可能出現恐懼、煩躁、憂郁、憤怒、自卑、固執、偏見、不滿等負面情緒,對整體教育改造工作的介入和實施會產生消極影響?!?〕新犯成分復雜,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高低不齊,對教育改造工作的認識思想不統一,工作難度及重要性顯而易見。

(一)角色轉換困難

未成年犯在經歷了拘留、逮捕、審訊、判決等程序后,從看守所到監獄,成了一名徹底失去人身自由的未成年犯,巨大的落差讓許多人難以接受現實,陷入痛苦的心理矛盾之中。加上思想情緒上的變化,容易產生失落、悲觀、恐懼以及自卑絕望的心理狀態。

(二)環境適應困難

未成年犯到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后,環境的變化也是一個大的考驗。未成年犯在社會上習慣了自由散漫,對于未成年犯管教所的集體群居生活和條條框框的紀律要求很難適應。同時,未成年犯和親人朋友的聯系受限甚至中斷,原有的朋友圈和關系網不復存在,負罪感與自卑感加重。

(三)感情疏導困難

新入所未成年犯對待感情比較冷漠,報復心理嚴重。剛入所的未成年犯感覺上容易產生被社會拋棄的思想,進入陌生的環境中,接觸到的所有陌生事物都容易使其產生焦慮、不安、煩躁。他們處理人際關系尤為謹慎,信任值很低,也限制了自己的感情宣泄渠道。

(四)需求滿足困難

由于服刑,原先生活中的許多必需品被列為違規品、違禁品,不允許帶入未成年犯管教所內,未成年犯感到物質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此外,未成年犯管教所內設施條件有限,不可能為每個未成年犯安排其需要的精神食糧,巨大的落差會使未成年犯產生嚴重失落感?!?〕

二、研究方法

(一)調查對象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為河南省鄭州未成年管教所入所教育監區的108名服刑人員,樣本平均年齡16.9歲,其中26人來自單親家庭,占比25%;獨生子女27人,占比26%;僅有28人來自城市,占總人數的27%。從罪名來看,性犯罪(強奸、強迫賣淫罪等)有15人,財產型犯罪(搶劫、盜竊罪等)有62人,暴力型犯罪(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等)有23人,這三種類型占總數的95.2%。未成年犯的基本情況如表2-1所示。

表2-1 新入所服刑人員基本情況統計

圖2-1 未成年犯入所時間及文化程度統計

如表2-1和圖2-1所示,這批新入所的未成年犯年齡17歲以上的占78%,入監3個月以內的占總人數的75.2%,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只有7%的人為高中以上。據了解,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未成年犯占總數的50.5%,有32%的人是由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或其他親屬負責撫養,還有極個別未成年犯自幼在社會游蕩,沒有家人指導,接受的教育極為有限。

(二)研究工具

在參照“艾森克人格問卷”(EPQ)、“癥狀自評量表”(SCL-90)和“CCSAS”適應性調查量表的基礎上,采用小組研制的“入監適應性研究調查問卷”。問卷共有71個項目,其中生活適應性15項,人際適應性12項,精神健康15項,壓力應對7項,改造狀況9項。調查問卷的選項采用Likert式五點評分:“1”表示非常符合,“2”表示比較符合,“3”表示不能確定,“4”表示不太符合,“5”表示很不符合。量表記分采用傳統的等距記分法,正向記分:1、2、3、4、5,得分愈高,表示適應性問題愈顯著。

(三)取樣過程

本次調查以實證研究為主,綜合運用調查研究和實地研究相結合的方法。調查研究采用自填式問卷法,而實地研究采用結構訪談法。調查對象為河南省鄭州未成年管教所新入所未成年犯、監區干警及主抓管教工作的監區領導。

問卷調查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進入監區實地發放調查問卷108份并全部回收,剔除無效問卷3份,問卷有效率約97%。訪談則主要選取監區領導和一線干警,包括副監區長、分監區長、政治教導員等,同時選取部分具代表性案例未成年犯進行深入訪談。

(四)數據處理

將收集到的所有數據進行編碼,輸入計算機。問卷通過統計軟件Spss17.0 for Windows進行分析,對數據進行了t檢驗、F檢驗、回歸分析、方差分析等。訪談資料則借助QSR NVivo軟件進行整理。

三、研究結果

(一)入所適應性問題諸因子的差異

1.來源地差異

表3-1 入所適應性的來源地差異分析

被調查的服刑人員中有62%來自農村,這一群體的人際關系、精神健康問題最為突出,典型表現是自信心缺乏:不愛與人交流,害怕自己不受歡迎,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讓自己高興起來。來自城市的未成年犯總體適應性表現較好,但生活適應性較弱,典型問題是感到孤獨:不能理性看待生活中的磨難,感到生活空洞乏味但無力改變,不愿意和陌生人接觸,人際能力較弱。來自鄉鎮的未成年犯人際適應能力和壓力應對能力較差,近一半人在遇到困難時不知如何求助,平時不懂得關心他人,遇到沖突時不會處理。

圖3-1 入所適應性的來源地差異分析

從總體看,壓力應對問題最為突出。54%的未成年犯曾因小事而引發沖突,其中超過一半的人渴望用暴力行為解決問題。47%的未成年犯害怕別人了解真實的自己,還有超過32%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長期處于焦慮之中。由此可見,在入所教育工作中,應當同時注重宏觀整體與微觀個體的觀察,在典型表現中尋找共性問題,注重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策略。不同來源地的未成年犯因為成長環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等因素,在入所后的表現差異明顯,一線干警在教育改造工作中,應當對各個人群的總體特征有所了解,重點防治其突出問題,及時對重點人群進行心理干預指導,避免入所過渡中發生重大事故,幫助未成年犯順利度過“適應期”。

2.獨生子女差異

表3-2 入所適應性的獨生子女差異分析

圖3-2 入所適應性的獨生子女差異分析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考察入所適應性諸因子的獨生子女差異,統計結果顯示生活適應、精神健康、壓力應對三方面差異顯著。在生活適應上,獨生子女問題較多,非獨生子女則在精神健康與壓力應對方面表現較好。

樣本中獨生子女占26%,明顯高于前幾年的數值,相較于非獨生子女,突出的幾點問題有:睡眠質量不高,辦事拖沓,過于擔心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生活中常感到孤獨,認為自己原來的家庭生活很不幸福;而非獨生子女中,有49%的人認為身邊的人都很虛偽,44%的人認為自己比較懶惰,40%的人長期意志消沉、生活焦慮,11%的人想要讓別人害怕自己,渴望稱王稱霸,這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另外,調查發現,來自單親家庭的未成年犯與其他人相比,人際適應能力較好,但精神健康方面表現較差,組間差異顯著。

3.成長背景差異

表3-3 入所適應性的成長背景差異分析

圖3-3 入所適應性的成長背景差異分析

由表3-3和圖3-3可知,“留守兒童”除生活適應性表現較好之外,其他方面的問題都比較多。根據F檢驗結果,生活適應、精神健康、改造狀況三個方面組間差異顯著。特別是在人際適應和精神健康方面,“留守兒童”中有53%的人認為現在的生活不盡如人意,41%的人稱自己遇到困難時沒人幫助,50%的人長時間意志消沉,多項問題指數均遠遠高于來自正常家庭的群體。

近幾年,農民外出務工、經商現象十分普遍。許多兒童因種種原因而“留守”在家里,生活中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引導,學習上無人輔導,行為上缺乏教育,社會支持較弱,心理健康問題比較突出。很多少年兒童由于無人管理或管理不當而與社會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二)頻度統計及現象描述

1.入所適應性文化水平差異表現

表3-4 入所適應性的文化水平差異

經數據分析,入所適應性與文化水平無顯著相關性。從表3-4可知,被調查的未成年犯文化程度普遍較低,高中文化及以上的人僅有7%。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還是環境適應問題及親屬接見問題。

多數未成年犯在社會上習慣了自由散漫,到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后,對集體群居生活和條條框框的紀律要求難以適應。同時,未成年犯和親人朋友的聯系受限甚至中斷,使其心理壓力劇增,容易出現各種適應性問題。另外,對于剛入所的人而言,警察十句關心鼓勵的話,也許還不及親人的一句問候、一滴淚能起到觸及心靈的作用。掌握親情紐帶的作用,是促進其接受改造的有力措施。然而根據統計結果顯示,新入所未成年犯的接見情況正常的人只占到37%。16歲及以下的服刑人員中,只有35%的家長定期接見,有40%的親屬沒有來接見過,對于年齡偏小的未成年罪犯人格的完善、心理健康發展都會產生不利影響。

2.入所適應性與年齡關系的回歸分析

表3-5 入所適應性與年齡關系的回歸分析結果

經過分析,入所適應性與年齡差異的相關性不顯著,但不同年齡的未成年犯在生活適應和精神健康狀況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調查發現,在遇到困難時,有43%的未成年犯會求助于監區警察,然而17歲以下的未成年犯中,有超過一半的人傾向于向其他未成年犯尋求幫助。未成年人的心理發展水平正處于不斷完善而又未完全成熟的狀態,這一時期人格特征波動較大,可塑性強。因此,在談話教育中,一線警察可適當關心年齡偏小和性格內向的未成年犯,有必要時,需要請專業人士在心理健康方面給予指導,幫助未成年犯矯正原有的不良心理,消除入所后形成的不安狀態,逐步完善人格結構。

根據調查結果,從整體看,未成年犯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壓力問題表現突出,心理問題指數整體偏高;從來源地看,來自農村的未成年犯問題較多;從成長環境看,單親家庭、留守兒童、非獨生子女適應能力較弱,且各因子間存在差異性。入所適應性與文化程度、年齡差異的關聯不顯著,但與來源地、是否“留守兒童”存在相關性。

四、討論

(一)入所適應性問題產生的原因

未成年犯在入所后,脫離了家庭的呵護、親人的照顧,開始獨立生活,其“成人感”和“獨立感”驟然增強。在生活中,由于被剝奪了人身自由,他們更多地把目光從外部世界轉向自己的內心世界,注重對內心的分析和體驗,力圖了解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關心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但由于心智不成熟,世界觀、人生觀尚未健全,容易產生各類心理矛盾。

1.理想期望與現實之間的矛盾

入所后,對環境、伙食、住宿條件等期望過高,而現實又過于嚴峻。監獄生活中,條條框框的紀律要求讓很多人難以適應,局限的人際關系和上下不對等的交流方式讓未成年犯的內心思想無處存放。他們原先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對自己人生的定位,在環境的變換過程中也逐漸消解、轉化,甚至扭曲。

新入所的未成年犯有兩類易產生適應性問題:一類是迫切渴望減刑機會、積極參與改造,他們在生活上、學習上、勞動中對自己的要求過分苛刻,對未來的期望值極高;另一類是消極面對改造,但迫于罪犯身份和其他的壓力,在教育改造過程中,長時間“被動”應對管教,模糊自身定位,充滿負面情緒,影響正常生活。

2.人際交往需求與心理閉鎖的矛盾

在未成年犯管教所這個封閉的環境里,多數罪犯迫切希望在極其有限的交往中相互了解、建立信任和獲得友誼。同正常人一樣,他們遠離家鄉和親人,獨立生活在新環境中,一方面渴望與他人交流溝通,以獲得新的信息與知識,在遇到困難時尋求外部支持與幫助;另一方面又不自覺保持高度警惕,對周圍人充滿戒備甚至敵意。

調查發現,未成年犯中有52%的人認為身邊的人都很虛偽,有54%的人害怕與陌生人接觸,有48%的人害怕別人了解真實的自己。很多未成年犯渴望得到溝通與交流,又有意在交際過程中掩飾和隱藏自己,不愿輕易表現自己的真實心理狀況,這些都體現出心理“閉鎖”的特點及人際交往能力的缺失。

3.情緒與理智之間的矛盾

在管教工作中,常會遇到這類未成年犯:激動的時候否定一切,甚至抗拒改造;冷靜之后又懊悔不已,積極表現以得到從寬處理。在監獄警察的教育下,他們渴望通過積極表現獲得減刑,早日回歸社會,重新做人;但情緒波動時,又會因一點小事而生氣,甚至引發沖突,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很多未成年犯在情緒平靜下來時,能明晰地分析問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但由于自律性較差,實際表現大都與初衷不符。

(二)解決未成年犯入所適應性問題的建議

在入所初期,未成年犯的適應程度是影響其改變態度和改造動力的重要因素。未成年人正處于成長發育期,思想尚未成熟,易受外界影響,辨別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可塑性強?!?〕因此,在教育改造工作中,需要把握這一群體的生理、心理特點,抓住問題要害,積極正確引導。

1.加強心理矯正

服刑心態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服刑效果的好壞。加強對未成年犯的心理矯正,培養未成年犯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是未成年管教所的重要任務之一。要大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測試、心理診斷、心理咨詢工作,幫助未成年犯矯正原有的不良心理和消除入所后形成的不良心理,逐步完善人格結構,健全心理素質。特別是對于親屬長期沒有接見的未成年犯,監獄警察需要擔當多種角色的重任,彌補其情感的缺失,加強心理干預與指導?!?〕

2.重視個別化教育

個別化教育能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地解決未成年犯適應性問題。在調查中,筆者發現個別群體的問題指數遠遠高于常模,問題突出且具有代表性。在教育改造工作中,應當同時注重宏觀整體與微觀個體的觀察,在典型表現中尋找共性問題,注重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策略?!?〕未成年犯因成長環境、受教育程度、交往群體等不同,在入所后的差異性表現明顯,在教育改造工作中,應當對各個人群的總體特征有所了解,重點防治其突出問題,及時對重點人群進行心理干預指導,避免入所過渡中發生重大事故,幫助未成年犯順利度過“適應期”。

3.形成未成年管教所、家庭與社會多方結合的支持力量

對于未成年犯,其社會支持系統主要來自家人和朋友,有效地利用社會支持對提高教育改造質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大未成年犯社會支持系統的建設,充分發揮社會幫教力量,可以指導、幫助未成年犯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明確改造目的、主動參與改造。河南省鄭州未成年管教所從2014年開始,大力弘揚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針對未成年犯的新情況、新特點,積極探索教育改造的新路子,獨創的“3+1”教育改造模式,把未成年犯的家長和社會愛心企業、學校代表請進監獄,和監獄警察一起形成合力,共同幫教未成年犯,取得了顯著效果。

〔1〕什么為未成年人犯罪 [EB/OL].http://www.lawtime.cn/info/xingfa/weichengnianfz/20111227135036.html,2011-12-27.

〔2〕趙敏.當前未成年人犯罪特點、原因及對策[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8(9).

〔3〕蔡志梅.當前新入監服刑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J].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5(4).

〔4〕王昊,許永杰.淺談未成年犯罪的心理特點及改造對策[J].法制博覽,2015(6).

〔5〕李湛,李萍.論十八周歲前后年齡階段犯罪的量刑——以相關司法解釋為視角[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8(6).

〔6〕楊征軍.監獄服刑人員社會適應性評估與預測性評估的基本問題[J].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學報,2011(3).

〔7〕李偉,顧宏翔.罪犯服刑效果評估與預防犯罪[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6(1).

Research on the Adaptive Problem of Juvenile Delinquency—Study of the New Prisoners in Zhengzhou Juvenile Detention Center of Henan Province

XUE Shao-wei
(Zhengzhou Juvenile Detention Center,Zhengzhou,Henan 450000)

Selection of Zhengzhou in Henan Province juvenile delinquents as investigation object,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the prison life adapts to cope with the pressure,interpersonal adaptation,mental health,collect data,and the transformation condition.and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 that,from the overall look,juvenile delinquents pressure problems is serious,a number of issues index is higher than the norm;from the origin,the number of prisoners from the countryside is large,the problem is typical;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owth environment,single parent families,left-behind children,and non-singleton children are less adaptable,and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factors.The development of juvenile delinquents needs to be set forth in order to find and help solve the obvious adaptive problems that occur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and guide the criminal to enter a benign retrofit orbit.

juvenile criminal;adaptability;education for new prisoner;mental health

(責任編輯 王守明)

DF87

A

1672-2663(2017)04-0015-06

2017-10-11

薛少威(1987—),男,河南項城人,河南省鄭州未成年犯管教所民警。

猜你喜歡
新入獨生子女適應性
新入職幼兒教師安全素養提升途徑研究
新入職輔導員角色適應之管見
新入園幼兒適應問題的影響因素及對策
健全現代金融體系的適應性之“點論”
圖說
獨生子女可以直接繼承房產嗎?
大型飛機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適應性研究
獨生子女的心理問題分析
職業認同感對新入職護士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
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與慢性丙肝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