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行有效提問,成就精彩課堂

2018-01-05 19:55周艷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 2017年12期
關鍵詞:有效性策略課堂提問存在問題

周艷

摘 要:教師設計合理而巧妙的問題,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能有效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課堂效率。針對當前語文課堂提問存在的普遍問題,如:所提問題目的含糊不清,指向不明;所提的問題難易把握不當,缺乏思考價值;問題過“碎”,主次不分;問題過“平”,無啟發性。本人提出了幾種提升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方法:提問目的要明確,要有針對性;提問的內容要難易適度;提問要突出重點,把握時機;設計問題要有啟發性等。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提問 存在問題 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135-01

教師設計合理而巧妙的問題,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同時還有助于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然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有相當一部分的教師將其簡單地視為只要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就算完成了一次有效提問,不去研究與創新,導致提問流于形式,陷入一些誤區?;诖?,本文下面將針對當前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探討,并提出了幾點教學策略。

1 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1.1 目的不明確,指向不明

由于大部分的教師都未能對整個教學教材有一個比較細致、深入的認識與理解,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難以有效地將教材與學生進行緊密結合。這樣就容易造成教師在提問時,會出現目的不明確、指向不明等問題,讓學生難以就問題展開討論,不僅容易消耗時間,還無法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1.2 問題難易不當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問題的難度往往會表現在這兩個方面,不是問題過于簡單,就是問題過于深奧。無論是這兩種的那一種,都容易造成整個課堂出現“休克”狀態。因為問題過于簡單,學生無需費力就能得出答案,這種提問往往是無疑而問,沒有任何功效,而問題過難,則會讓學生難以下手,無從適應,挫敗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1.3 問題過“碎”,主次不分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還會看到這樣一種情況,就是教師往往在一堂課之內提出了無數個問題,毫無邏輯、毫無輕重,將“滿堂灌”變味了“滿堂問”,從而呈現出一種“外緊內松”的現狀,表面上看像回事,實際卻沒有功效。

2 有效課堂提問的策略

2.1 明確目標,提問具有針對性

課堂提問明確具體,是引出新課,突出教學重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這不僅有助于啟發學生進行思考,還能有效避免沒有針對性、沒有顯示意義的提問,從而為我們的整個教學拋磚引玉、穿針引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執教《爭吵》這一課時,為了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質疑,教師可以這樣創設問題:“同學們,從這個題目中我們能夠知道哪些有用信息?”緊接著引出相關的問題:“誰在爭吵”“為何爭吵?”“如何爭吵?”“結果如何?”然后,再讓學生帶著這一系列問題進行課文的一個朗讀,讓其在交流與討論中,了解到本次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樣的提問才是緊扣主題、目標明確的問題,從而有助于學生積極主動性的激發與調動。

2.2 難易適當,提問具有挑戰性

學生的認知結構都是一個從低層次向高層次進步與過渡的過程。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廣大教師在課堂提問中需要注重提問的方式以及問題的難易程度,提問的順序最好能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難的這樣一個過程,通過層層推進、循序漸進,讓學生的思維水平能夠不斷地向著更高一級的水平發展,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執教《特殊的葬禮》這一篇文章時,教師可在學生熟讀文段,把握整個文段的思想內容的前提下提出如下兩個問題:(1)為誰送葬?(2)為何送葬?“為什么叫‘特殊的葬禮?”通過這一系列問題學生的探究欲望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從而迅速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3 突出重點,抓住提問時機

2.3.1緊扣重點提問

一堂課的時間是極其有限的,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不可能一整堂課都用來提問,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廣大的教師在提問之前,對整篇課文有一個深入的了解與鉆研,抓住整篇課文的重點,在重點處提問、重點處設疑,以激發學生求知欲,啟發學生學習思維。在重點處提問、設疑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在問題的啟發下思考與探究,從而促進學生創新能力與探究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執教《荷花》一文時,教師可以針對本次課的教學重點,設計如下幾個問題:(1)有哪些同學見過荷花,并且喜歡荷花,喜歡荷花的理由又是什么,不喜歡又是為何?(2)請用一個詞或一個字形容你眼中的荷花?(3)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是如何看待荷花的?你又是從何處體會到這一點的?(4)作者是如何描寫荷花的?問題雖看似多,但卻都是緊繞我們的教學重點而設計的,能夠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加深對于文本的理解與掌握。

2.3.2 把握提問時機

提問并不想我們所想象地那么簡單,其實提問也是一門藝術,即提問需要講究時機,一個好的時機有助于升華問題,而一個壞的時機則會破壞問題其應有的效力。一般而言,高質量、精彩的課堂提問,都是在恰當的時機提出的。因為恰當的提問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突出課堂教學重點,還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讓學生在思考中頓悟,在探究中醒悟,一次加深學生對于整篇文章內容的理解與掌握。

3 精心設計,提問具有啟發性

提問除了講究難易程度與時機以外,還需要具有啟發性。因為只有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才能誘導學生進行思考、激發學生進行探究,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其在積極探索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如,在教學《二泉映月》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這樣設計:

師:在這篇文章中第二個小節中這樣寫到小阿炳跟著自己的師傅來到二泉邊,來到泉邊的阿炳被師傅告知說他能聽到泉水那奇妙的聲音,請問這里的“奇妙”作何解釋?

生:神奇美妙。

師:那奇妙的聲音又作何解釋?

生:悅耳動聽、神奇美妙的聲音。

師:在第四節中,文中寫到十多年已經過去,師傅也早已離去,阿炳長大成人并因患上眼疾而雙目失明,這時阿炳一人孤身來到二泉邊,但他這次聽到的泉水的聲音卻是嘆息、哭泣與傾訴的聲音,這些聲音還美妙嗎?為什么?

生:不奇妙,師傅的離去,自己的不幸,決定了阿炳內心深處的所能聽到的聲音。

在一教學環節中,不僅抓住了師傅聽泉水時的聲音,也抓住了阿炳聽泉水的聲音,并將二者進行有機結合,產生沖突,以此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引發學生情感共鳴,起到學生進行深入思考與探索,具有一定的思考價值。

教學的方式多種多樣,同理,提問的方式也多種多樣,所謂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就是這個道理。在課堂教學中,只要我們教師能夠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緊扣文章重難點進行設疑,不失時機地進行提問,就能夠有效激發學生求知欲,誘發學生探究與思考,提高教學水平。endprint

猜你喜歡
有效性策略課堂提問存在問題
論初中英語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淺論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探討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性策略
淺析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課堂提問技巧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教學研究策略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淺析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策略
循循善誘,實施生本化初中語文課堂提問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淺談高校生物學專業遺傳學課程的教學現狀與改進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