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完全學分制下高校教學管理改革探討

2018-01-06 20:31張默琳
考試周刊 2018年4期
關鍵詞:完全學分制高校教學管理改革

摘 要:學分制是具有較大靈活性的教學管理制度,高校教學管理一般采用學分制來控制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教學管理成效,但隨著高校的擴建和專業的擴招,學分制已經不能完全滿足高校教學管理的目標。完全學分制就是為了適應各大高校更加高效的管理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而產生的,本文從高校教學管理的課程設置、選課模式、學分設定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著手,探討完全學分制下高校教學管理的改革之路。

關鍵詞:完全學分制;高校教學管理;改革

隨著經濟全球化、教育國際化的趨勢越來越強,各大高校加快了招生的步伐,擴寬了專業的外延,從而導致高校學生的性格差異性和學習差異性較大。為此,高校在保證其教學質量的同時必然因材施教,要求課程規劃時充分考慮學生的特性,在教學活動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完全學分制就是目前高校管理的最好模式,它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管理制度對教學中的教務管理、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后勤管理等工作都會起到影響作用,因此,高校的教學管理改革之路要在充分理解完全學分制的基礎上穩扎穩打,力保高校的教學管理更上一個臺階。

一、 完全學分制推行的必然性

學分制起源于19世紀的美國,后流傳到世界各地的各大高校。鑒于學分制的靈活性,完全學分制更是看中人的個性發展。這就和我國人才培養的目標是一致的,也充分體現了我國社會需求對于高校培養人才的要求。

(一) 社會發展對高校人才培養的需求

經濟全球化和教育國際化的發展,社會對創新型、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各大高校為了適應社會人才的需求,在完全學分制的導向下根據學生自身的優勢,因材施教,并根據主課程和輔修課程的搭配,對跨學科學習的學生主動提供機會,不僅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還滿足了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

(二) 高校引進先進教育理念的必然

隨著教育國際化的發展和壯大,大學教育開始從精英文化教育邁向大眾化教育,世界絕大部分國家正在探索將大學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行列。而我國大學生的入學率在部分城市普遍提高,甚至是全員入學。剩下的大部分城市大學生的入學率也已超過50%。高校的不斷擴招必然會引起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培養人才不再是原來的照搬照抄式,而是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發揮學生的特點和特長。完全學分制理念的引進和實行無疑為我國培養人才提供了機會,其靈活、開放、競爭的選課機制和有針對性的培養機制為高校培養可用型人才提供了理念支持。

(三) 追求個性化教育的必然

隨著教育的國際化,大學生教育進入了個性化的時代,加之計劃生育政策的后遺癥導致目前我國的絕大部分學生成為獨生子女,社會和家庭對學生的期望十分高,并將多數的精力放在了學生未來的發展上,這就使得大學生的個性突出、特點明顯。筆者認為,高校教學管理應該根據學生的自身需求,從學生的專業設置、課程設置和教學考核管理等方面考慮,讓學生有一個輕松而自由的學習環境。完全學分制的自由性符合了當代大學生對于這種學習環境的要求,所以高校的教學管理應該在完全學分制的指導下顧及學生、家長、社會三者的利益,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四) 高校教學管理理念轉變的需求

大學教育由精英教育轉為大眾化教育后,高校的學風、教風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響,從管理上看由于學生的學習差異性和性格的差異性,高校的教學管理面臨著艱難的局面。比如在選課過程中學生沒有選到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就對沒興趣的課程采取了倦怠的態度,會造成學科教師對課程的教學越來越下降,課程設置也失去學生的參與。這種形勢下,完全學分制可以變相地提高教師授課的水平和增加教師的授課趣味性,同時也能夠促使學生在選課的時候擁有自主選擇權,為學生的學習營造了一個優勝劣汰的競爭氛圍。

二、 完全學分制的優勢

(一) 專業和課程的選擇自主權

完全學分制的自由性讓學生有了再次選擇專業的機會,學生可根據個人課程的選修來確定其主修的專業,同時學生在選課過程中,對課程和老師的選擇擁有自主權,這不僅有利于培養復合型人才,還有利于教師匹配到更加適合的學生并發掘其潛在的能力,在專業的領域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 針對性的培養機制

學年制是以年限來界定學生成績是否達標,這樣的制度容易造成學生懶惰的心態,把所有的學業都積攢到最后一個學年,使得很多學生畢不了業。而完全學分制能夠讓學生以學分的多少來決定自己在校是3年制還是5年制,這樣能力不同的學生可根據個人的學習能力來決定自己是提前畢業還是延長畢業。這種自由度很高的學分制有利于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也有利于學生根據自身特點來發展。

(三) 學習考核更加注重質量

完全學分制的自由度對于學生個性化教育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在加強因材施教理念的前提下引入了教學競爭機制,有利于合理配置高校的教學資源,也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高校實行完全學分制,是考慮到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自由發揮,有利于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和學校教學水平的提高。

三、 完全學分制下高校教學管理的改革之路

首先,高校要加強學生學習目標的管理。各大高校從學年學分制或者學時學分制改革到完全學分制,在這種變化下,學生也是從一開始的不知所措,找不到明確的目標而導致盲目的選課,沒有任何規劃的學習。筆者認為,高校既然選擇完全學分制,那就要將學生的各種情況考慮在內,引導學生改變并適應由此帶來的不適,做好選課的指導,為高校教學管理之路鋪好墊路石。

其次,完善選課系統,做好信息化學生檔案管理。在完全學分制的引導下,學生的選課變得完全自由,每個同學的課表差異性很大,上課的時間、地點、老師不完全相同,就導致了課堂教學監控的困難性,也無法保證學生的出勤情況和課堂學習質量。筆者認為,作為高校的管理者,應該加強和授課教師的溝通,確立課堂授課的考核制度,并加強對學生課堂教學的監管。

再者,重抓思想教育,加強集體主義教育。行政班級作為完全學分制導向的高校單位,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和教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選課機制的實行使得班級活動的機會大幅減少,極易造成學生學業穩步提高,思想教育營養不良的局面,這對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產生極大的阻礙。筆者以為,對于高校教學管理的改革還應該充分利用好輔導員的優勢,將班級建設改為寢室建設,建立以寢室為單位的管理系統,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進而聯結到班級建設,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感。

參考文獻:

[1]李徐東,徐克敏,劉立超.高職院校學分制管理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石油教育,2010.

[2]唐增城.完全學分制下獨立學院新生教育的幾點思考[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0.

作者簡介:

張默琳,吉林省長春市,長春師范大學。endprint

猜你喜歡
完全學分制高校教學管理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備忘
高校教學管理執行力評價體系構建
論教學秘書在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完全學分制下對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質量的研究與分析
完全學分制下高校學生體育協會發展的思考
以現代理念改革高校教學管理制度
改革創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