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評《駱駝祥子》藝術成就

2018-01-06 14:01張會黃超
考試周刊 2018年3期
關鍵詞:駱駝祥子老舍

張會+黃超

摘 要:《駱駝祥子》這部小說以舊北平為背景,描寫了勤勞、樸實、善良、好強的人力車夫祥子由“人”而墮落為懶惰、貪婪、麻木、缺德的“非人”的悲慘遭遇,講述了在黑暗的社會環境腐蝕下,祥子一步步走向墮落的悲劇過程,充分表露了老舍對于我國悠久的民族傳統文化的批判與反思?!恶橊勏樽印吩谥袊F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位置。正是由于這部小說的特殊位置,使我產生研究其藝術成就的興趣,本文我從深刻的悲劇意義、典型的人物塑造、鮮活的“京味兒”三個方面來闡述。

關鍵詞:老舍;駱駝祥子;藝術成就

一、 前言

《駱駝祥子》這篇小說寫于1936年,起初載于雜志《宇宙風》(1936年9月-1937年9月10日),1939年首版單行版。小說描繪了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城市基層勞動者的悲苦命運和精神狀貌。①主人翁祥子的徹底墮落。作品沿著客觀事件的變化,按時間的發展的順序,描繪了主人翁祥子內心世界生活的歷程。祥子內心生活的變化由現實生活的危機而牽動,這一變化始終圍繞著一個軸心,即祥子的追求——人力車。祥子對“人力車”的追求由強到弱到最后消失,導致祥子內心的變化——希望、失望、絕望。老舍寫出了祥子內心全部悲劇歷程:希望、追求、奮斗、掙扎、失敗、墮落。②以寫出舊社會的陰森可怕,暴露和控訴舊制度的罪惡。

二、 深刻的悲劇意義

祥子悲劇的原因有主、客觀兩方面。造成祥子悲劇的原因從客觀方面講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舊社會客觀現實的逼迫。祥子想買“人力車”的愿望,其實是一個很普通的愿望,也是一個基層的勞動者的最低愿望,然而這一最低愿望在舊社會里卻只能成為奢望。祥子歷經千辛萬苦,嘗盡苦難,起起落落,終不得志,原因很簡單,當時那個舊社會是黑暗的、腐朽的、罪惡的,對于祥子這個個體來說,他是渺小的、卑微的,是無法與之抗衡而改變自己悲慘命運的。對于勞苦大眾來說,永無出頭之日。

二是虎妞的引誘與腐蝕。祥子與廠女兒虎妞之間可以說是毫無共同理想可言,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和沖突?;㈡さ恼T騙是造成祥子悲慘命運的重要因素,從深層次來講,“祥子與虎妞”其實就是資產者和無產者之間的悲劇,它構成了作品的基本情節線。祥子的悲劇,是命運和個性的悲劇,是無產者沉淪的悲劇。它真實地展現了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無產者被無情摧毀的全過程,具有深沉的悲劇力量和典型的悲劇意義。這是《駱駝祥子》在藝術上取得的主要成就。

三、 人物塑造的個性化

《駱駝祥子》這部長篇小說的另外一大藝術成就,就是成功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特別以祥子和虎妞形象的塑造最為典型。祥子,曾經是那么要強的一名頭等車夫,可是最后卻還是沒有逃脫掙扎出悲慘的命運。殘酷的人生并未由于他的要強而特例奢侈他什么,大兵、駱駝、曹宅……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不讓他逃脫車夫的最終命運。小說中的主人公祥子,在文章中是作者著潑墨最多的人物形象,因為他的經歷與中國當時農村破產而成批涌入城市的貧苦農民非常相似,所以很是具有代表性,老舍先生在描述祥子的不幸遭遇中,重點突出了對他性格的刻畫,更深層次加深了人物的悲劇意義。

祥子起初來到北平,作為小說的起點,祥子心懷著追尋新生活的希望,努力開始了他的個人奮斗史。他是一個善良正直,年輕力壯,樂于幫助窮苦勞動人民的人,因為從他的內心深處憐憫著、依賴著這群和自己有著相似經歷的人。他為了追求自己的生活目標,歷經各種艱難困苦,但他依然堅韌、頑強的咬牙挺著,默默獨自一人承受著這孤獨的苦楚,只為他心中那一抹曙光。祥子堅韌的和自己的人生較量著,同時他又是那般的鄙夷那幫淪喪的洋車夫們。這樣的祥子,作為任何讀者,我想我們都對他當時的形象加以褒獎,“事業”是紅火的,他的形象是積極可愛的,他的工作是紅紅火火的,因此作者對他的贊揚之辭是理所當然了。然而,隨著情節的發展,故事的展開,祥子的厄運卻頻頻而來,可怕而又殘酷的現實摧毀了他的人性,就這樣,一個擁有著堅強意志的生存者慢慢消失墮落了。而這一切根基源于萬惡的舊社會和舊社會的種種惡勢力,盡管如此,老舍先生仍舊毫不留情地尖銳的批判了自甘墮落的祥子。作者清醒地看到,祥子的自甘墮落不僅在于外在的社會壓迫,還在于內在自瀆心理,這一切被老舍先生清晰的捕捉到,這也令我們讀者見證到老先生的過人之處,超越常人的大手筆,重點渲染了祥子的命運悲劇的警世力量。

四、 “京味兒”十足

小說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作者用了極其多變、細膩、豐富的手法刻畫人物的心理變化和心理活動。有時則是通過作者直接的剖析,托出祥子心理的變化,作者寫到:“對于車,他不再那么愛惜了”,由此可見此處剖析的是祥子絕望的心態,而這些細微的變化是多元的,是從不同層面體現的,如借助旁觀者的眼,借助周圍景物的陪襯等等來雕塑祥子變化著的,并不斷沒落的心理。鮮明突出的“京味兒”,是《駱駝祥子》的一大特點。

十足的“京味兒”還強烈地體現在小說的語言描寫上。作者在描寫生動鮮明地北京自然景觀和風土人情時,老舍充分使用了純熟的北京口語,精準傳神地刻畫北平下層社會民眾的言談心理時,文字自然明快、純樸簡潔。文字“極平易,澄清如無波的湖水”,又“添上些親切,新鮮,恰當,活潑的味兒”。作品多處都體現出地道的北京土語,濃郁的地方風味,如在敘述寫祥子的身體時,運用了簡單的通俗的“挺脫”、“硬棒”等詞,貫穿整部作品也不乏時常見到流暢的北京口語,不夾文言詞匯,不用歐化文法,而只是精致靈活運用了長短句的調配,使其語言充滿了音樂感,彰顯了老北京語言的光彩和魅力。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因而《駱駝祥子》成為近代現實主義文學的一篇優秀代表作,它的完成,標志老舍的創作進入了新的階段,奠定了老舍的藝術大師地位,為新文學的發展提供了特殊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老舍.駱駝祥子[J].人民文學出版社,1955年1月北京第1版.

[2]溫儒敏,趙祖謨.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研究[J].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3]李平“中國現當代文學名著導讀”自學指導[J].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4]老舍.老舍文集[G].四川人民出版社發行,1982年8月第2版.

作者簡介:

張會,黃超,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新城小學。endprint

猜你喜歡
駱駝祥子老舍
老舍的舊體詩
北平的秋
印象·老舍紀念館
周恩來與老舍肝膽相照的友誼
老舍的求婚
河北省卷《駱駝祥子》閱讀
從《駱駝祥子》看祥子的多重性悲劇
試談《駱駝祥子》中兩大女性形象
喚醒沉睡在《駱駝祥子》里的寫作精靈
從音樂社會學的角度看歌劇《駱駝祥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