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調味品”讓“菜肴”增香

2018-01-10 11:58陳立
小學教學參考(數學) 2018年12期
關鍵詞:肢體語言調味品菜肴

陳立

[摘 要]上課如同做菜,要想做出味道鮮美的“菜肴”,其中的“調味品”必不可少。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與學生交流,實現知識傳遞的課堂語言如同“白米飯”,早已被大家認可,但作為口頭語言的補充——肢體語言這個“調味品”卻往往很少有人關注。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如果能恰當地、富有創造性地用好肢體語言,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地突破教學的難點,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肢體語言;小學數學;調味品;菜肴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8)35-0041-02

所謂肢體語言,即身體語言,指經由身體的各種動作,從而代替語言借以達到表情達意的溝通目的。數學教學中的肢體語言指的是,數學教師為了更好地將知識信息傳遞給學生,并與學生進行交流反饋(除口頭語言以外)的一種表達方式。作為數學教師,如果能充分、合理、適時地利用肢體語言,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迎合其形象思維能力強的特點,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等方面,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美國心理學家曾用大量的實驗證明并得到一個公式:信息資料的總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調+55%的面部表情、人體動作。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實現數學知識的順利傳遞及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肢體語言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來談談肢體語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一、巧用肢體語言,激趣營造氛圍

一說起數學課,人們的感覺就是沒有語文課和英語課來得生動有趣,數學學習往往給人學習氛圍緊張、課堂氣氛沉悶的印象。這樣的課堂,怎能讓學生喜歡?小學生好奇心強、生性好動,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相對較短,所以需要教師巧妙地設計教學情境,用生動的教學語言,配以形象、直觀的肢體語言,充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進而把學生的有意注意轉化為無意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復習四年級上冊“線段、直線和射線”三類線的特點時,為了讓學生既學得有趣,又能輕松地記住三類線的聯系與區別,我首先面向學生,把兩個手臂向左右兩邊伸直展開,并將手掌豎起來(掌心向外),提問:“同學們,如果忽略老師的頭部,老師伸開的雙臂展示的是一條什么線?” 學生一看馬上起了興致,迫不及待地說:“線段!線段!是一條線段!”“它有幾個端點呢?延伸情況怎樣?能否測量?”我變換手勢,把右手豎立的手掌放平,“現在又是一條什么線?它有幾個端點?延伸情況怎樣?能否測量?”隨后又將左手豎立的手掌放平,左右兩手做屈伸動作,表示向兩邊無限延伸(最終呈直線狀),繼續問道:“這又是一條什么線?它有幾個端點?延伸情況怎樣?能否測量?”如此形象地展示,使得學生饒有興趣地觀察、模仿,躍躍欲試。于是我帶領學生邊說線的名稱和特點,邊把剛才的動作又演示一遍。短短幾分鐘,全班學生就把線段、直線和射線的聯系與區別牢牢地記住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學生有了興趣,就肯定用全部的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弊鳛橐痪€教師,我們要善于借助肢體語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自己先“動”起來,帶動學生的肢體和思維同步“動”起來,在滿足學生好動需求的同時,使學生在“動”中學,在“樂”中學,而且學出成效來。

二、妙用肢體語言,助生理解概念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不能依賴死記硬背,而應以理解為基礎,并在知識的應用中不斷鞏固和深化?!睌祵W基本知識是數學學習的基礎,又是發展學生數學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感悟數學思想方法的前提?!皵祵W思想蘊含在數學知識形成、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是數學知識和方法在更高層次上的抽象與概括?!彪x開數學基本知識的掌握,來談對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與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只能是空中樓閣。但是數學基本知識往往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點,在課堂上,教師很難單憑教學語言把它們傳授給學生,這時,合理發揮肢體語言的藝術作用,則可以有效彌補有聲語言的不足。

例如,在教學“植樹問題”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間隔”一詞,我讓學生伸出左手(掌心朝向自己),把5根手指當作5棵樹,并提問:“你覺得哪里是‘間隔呢?數一數這里共有幾個‘間隔?如果是4棵‘樹,有幾個‘間隔?3棵‘樹呢?”在這樣邊做動作邊回答的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地知道了在“兩端都種”的情況下,棵數等于間隔數加1,反之,間隔數等于棵數減1。有了這個“兩端都種”為基礎,其余的“一端種,另一端不種”和“兩端都不種”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這樣,學生在親身經歷的過程中,不僅學得快樂,而且也學得扎實。

三、善用肢體語言,助生形象記憶

在小學階段,對于一些數學公式的記憶必不可少,有時讓學生去背誦,有時通過大量的練習來強化學生對公式的記憶。很明顯,第一種方法強迫學生死記硬背,學生通常是背過之后沒過多久就忘了,或者背是背了,但因為沒有真正理解而導致不會合理運用公式;而第二種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答題的準確率,但是機械化的操練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與“生本課堂”的教學理念背道而馳。因而,教師在教學中應考慮到小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借助豐富的肢體語言,使記憶內容形象化,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例如,“圓的周長”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為了使學生記得既輕松又準確,課上我給學生介紹了“手指操”記憶法,并讓學生跟著我一起伸出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呈半圓弧狀),同步念“πr”,接著伸出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呈半圓弧狀),同步念“πr”,最后將兩手“半圓弧狀”靠在一起,構成一個“圓”(如圖1),齊念“2πr”。就這樣,學生輕輕松松地理解和記憶了圓的周長計算公式C=2πr(已知半徑求圓周長)。當然,稍做變化,把“πr”替換成“[12]πd”,就可以變化出第2套手指操——[12]πd,[12]πd,πd,即C=πd(已知直徑求圓周長)。如果再做進一步拓展,又可以發展成半圓的周長計算公式操:如圖2,伸出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呈半圓弧狀),同步念“πr”,接著伸出左手手掌(五根手指并攏并呈筆直狀)與“半圓弧狀”靠在一起構成一個“半圓”,同步念“加2r,等于半圓周長”(已知半徑求半圓周長)。同樣稍做變化,還可以演變成第3套手指操——[12]πd,加d,等于半圓周長(已知直徑求半圓周長)。我在教學中發現,運用手指操,學生不但能輕松掌握整圓和半圓的周長計算公式,而且能有效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猜你喜歡
肢體語言調味品菜肴
《中國調味品》(月刊)
暑月乘涼宜早起 清補菜肴入饌來
Chinese cuisine finds fans in Ethiopia 中國菜肴在埃塞俄比亞成功“圈粉”
我是“調味品”
《中國調味品》
辣出火紅年味
例談肢體語言在Phonics教學中的運用
如東海鮮菜肴的魅力
調味品的營養化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