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保眾籌淺議

2018-01-13 08:16王熾鵬劉嘉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8年4期
關鍵詞:生態保護綠色金融

王熾鵬+劉嘉

[提要] 近年來,隨著生態文明理念的推廣,綠色金融成為互聯網金融的重點發展方向。當下我國正在推進的“互聯網+”行動、“眾籌”等社會融資新模式,與生態保護相結合后產生了環保眾籌這一全新的發展模式,成為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新的重要途徑。本文通過對我國環保眾籌現狀、問題進行綜合分析,針對安徽省存在的環境問題,提出在環保眾籌參與下綠色金融的新模式,從而推動社會資本更好地參與生態保護。

關鍵詞:環保眾籌;生態保護;綠色金融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12月5日

一、引言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把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機組成部分。與以往不同的是,在環境污染治理上,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要求偏重市場的力量,提出發展環保市場,建立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境保護的市場化機制。為發揮金融配置社會資源功能,深入貫徹落實《安徽省綠色金融體系實施方案》,進一步構建安徽省完善、高效的綠色金融體系可以在全省開展環保眾籌的有關項目。

二、眾籌與環保眾籌

(一)眾籌的內涵。眾籌來源于英文中“Crowdfunding”一詞,還可譯為大眾籌資或者群眾募資,是一種新型的項目投融資方式。中國人民銀行《2014年中國金融穩定報告》中對眾籌的定義為:通過網絡平臺為項目發起人籌集從事某項創業或活動的小額資金,并由項目發起人向投資人提供一定回報的融資模式。它具有低門檻、多樣性、依靠大眾力量、注重創意等特點。

(二)眾籌的類型。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把眾籌行業劃分為不同的類型。本文按回報方式不同將其分為四類:

1、回報眾籌:即投資者投資該項目,項目發起人承諾項目成功后會向支持者發放產品或者服務,一般指預售類的眾籌項目。這種回報方式是根據參與金額的多少,給眾籌參與者更加超額的實物,大多數以實物產品、簽名海報、支持者名單等等為主。如Kickstarter、Indiegogo、眾籌網(中國)等平臺。

2、股權眾籌:即公司出售股份來籌資,投資者通過購買該公司的股份來進行投資,從中獲得一定比例的股權,可享受該公司的未來權益等,投資者在IPO的時候去申購股票就是股權眾籌的一種表現方式。通常以股份、分紅或者利潤等為主,如Upstart、AngelList等平臺。

3、債權眾籌:這種眾籌模式跟股權眾籌類似,投資者對項目或公司進行投資,獲得其一定比例的債權,未來獲取利息收益并收回本金。債券眾籌對投資者的回報是按照約定的比例給予的利息,屆時投資者可以收回本金,還可以得到承諾的收益,如Kiva Zip等平臺。

(三)環保眾籌的內涵。環保眾籌是在眾籌基礎上加以創新,是互聯網金融助力環保發展的一種新形式,以新興的網絡化媒體為背景,運用眾籌手段對接環保創意與資金??梢园词欠翊嬖诠嫘苑譃閮纱箢悾阂活愂恰碍h保公益眾籌”部分,屬于捐贈眾籌,是非盈利性質的,主要目的是環境保護與環境治理,包括發起環保創意、倡導環保社會實踐、征集環保公益項目等;另一類是“環保商業眾籌”部分,按發起者對投資者回饋方式的不同可歸為債權眾籌、股權眾籌、回報眾籌不同類別。主要是以企業盈利為目的,但同時通過宣傳與推廣環保類產品與服務,包括銷售環保產品、項目或服務等,間接起到環境保護的作用。

(四)環保眾籌的特征

1、環保眾籌的發展是依托于互聯網金融模式的發展。環保眾籌是以網絡經濟為時代背景,以環境保護、環境質量改善為準則,不過其中的環保公益眾籌富有較強的公益色彩,而環保商業眾籌則偏向于商業性質。環保眾籌既是綠色金融的一類嘗試,也是互聯網金融模式的一次創新。

2、環保眾籌籌資效率高、成本低。對于眾籌融資而言,項目的發布、推介和交易環節均通過互聯網實現,大大提高了投融資雙方的溝通和交易效率,同時降低了啟動成本、營銷成本和交易成本。

3、參與環保眾籌無門檻限制,迎合大眾參與環保的需求。任何一個懂得運用互聯網的用戶,只要擁有好的環保類創意,都可以在眾籌平臺上發起眾籌項目。此外,在眾籌網站上發起眾籌項目,融資范圍不再受地域的限制。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的人只要對某個項目有意向,都可以對眾籌項目發起投資。

(五)我國環保眾籌發展現狀。眾籌模式在國外發端于音樂家和藝術家等創意上作者,后來逐步滲透至環保等領域。例如,美國的Ioby是連接社區環保項目捐贈者和志愿者的平臺,環保行動網站基于NIMBY即“不在我家后院”的原則建立,以此激發紐約的環保知識普及。

中國環保公益眾籌起步較晚,大致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萌芽階段(2011~2014年),眾籌網站多樣化,國內各大眾籌平臺嶄露頭角,公益眾籌網站興起。2011年7月,隨著國內首家眾籌網站“點名時間”上線,我國網絡眾籌拉開序幕。2011年9月,國內首個支持公益類項目的眾籌平臺“追夢網”上線;2013年2月,眾籌網上線;2013年7月,國內首家專業公益眾籌平臺——創意鼓上線;2014年3月至4月,積善之家和新公益兩家專業公益眾籌平臺上線;2014年7月京東眾籌上線。根據瑞森德與眾籌網聯合發布的《2014中國公益眾籌研究報告》(2015),2014年我國公益眾籌行業全年籌資額已超過1,272萬元。第二,起步階段(2014~2015年6月),眾籌項目專業化,環保類眾籌項目正式啟動,在綜合類眾籌平臺上紛紛“試水”。2014年3月16日,在啟迪之星竹能環保孵化器成立儀式上,首次提出“眾籌創新創業力量、而源治理環境污染”的環保產業發展新模式。2015年3月,淘寶眾籌平臺上線了一款“1元錢,搶作環境投資人”的環境公益眾籌項目,5天時間已經有近3萬名網友參與,籌集資金17萬余元。第三,發展階段(2015年6月至今),眾籌平臺專業化,環保眾籌項目在專業性環保眾籌平臺上逐漸活躍。2015年6月5日,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和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聯合創建了我國首個專業性環保公益眾籌平臺——“綠動未來”,目前成功籌集項目已逾百項,各項目目標金額從幾千到幾萬元不等,影響廣泛,覆蓋了全國眾多省市。該平臺的成功運行,既在短時間內為環保公益活動籌集了所需資金,又為大眾提供了參與環保的渠道。

三、環保眾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缺少法律保護。由于我國環保眾籌起步較晚,有關部門還沒有制定和出臺與環保眾籌融資監管有關的專門規范性文件,使得這個行業面臨諸多的法律風險,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護。若未能及時給出合理解決途徑,矛盾就可能爆發成為群體事件,不利于金融和社會環境的穩定。

(二)項目執行力不強。國內眾籌的項目成功率比較低,很多環保眾籌項目由于缺少關于環保方面的專業、有建設性的指導意見,使得項目本身的質量不高。此外,很多項目的開展都是僅憑一腔熱血和理想信念,在執行階段極易發生注意力轉移和熱情減退而造成半途而廢的情況,結果不盡如人意。

(三)技術保障堪憂?!盎ヂ摼W金融”數據安全與資產安全息息相關,保障交易的數據安全尤為重要。然而,眾籌平臺運營商和網絡運營商所具備的安全故障恢復機制以及所需的安全保障技術儲備較為薄弱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對Web應用漏洞所造成的危害,網絡平臺的技術團隊資源及力量還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安全技術支撐。

四、環保眾籌發展建議

(一)完善環保眾籌行業的法律法規。法律上劃清環保眾籌與非法集資等犯罪行為的界限,確認其在我國互聯網金融的合法地位,并將其納入相關機構的監管中去。依法取締未獲批準的眾籌平臺,同時引入第三方資金托管機構,對無能力保障資金運行的網站進行資金托管。同時,要加強環保相關部門對環保類眾籌的監管,規定環保眾籌發起人的資質與責任,使環保項目的發起有嚴格的規范及相應的約束。

(二)建立眾籌主體的信用管理運行機制。完善平臺和項目發起人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對他們實行分級管理、權限控制、身份認證、活動跟蹤。同時,加強對個人信息隱私權的保護,顯著降低守信者信用成本,提高失信懲戒的手段和方法,通過建立諸如失信者“黑名單”系統,禁止失信者投融資參與等手段,提高其違約成本,使得失信者在市場中無立足之地。

(三)加強技術人員培養。平臺可以不斷深化與國內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建立重點聯合實驗室,安排計算機相關專業學生來實習就業。同時,開展一系列支持本地化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踐。例如,可以推出人才培養計劃與項目,針對性地激勵、培養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人才,鼓勵他們開闊視野、銳意創新,從而可以更好地為企業服務。

五、環保眾籌在安徽省的運用

安徽省是一個欠發達的省份,為了拉動GDP,政府放低門檻,一些污染環境較嚴重的產業都被引進,導致本省的河流污染、青山不再?!熬G動未來”平臺的成功創建與發展給本省的經濟轉型升級帶來了借鑒作用。

(一)完善安徽省水生態補償機制。為深入推進全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統籌區域間協調發展,建立和完善生態補償機制,2014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啟動實施了大別山區水環境橫向生態補償。雖然政府投入了生態環保專項資金但仍存在部分項目所需投入與地方財力不匹配而無法開展,還有一些已上馬的項目進展進度慢等問題。此外,黃山市政府提出“新安江流域生態共建共享機制研究”旨在新安江流域的可持續發展,但同樣面臨類似的問題。政府可以和企業合作成立環保眾籌平臺,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吸引社會資本加大對流域生態保護和生態產業投入。同時,平臺的設立可以發揮企業的技術優勢、群眾的監督作用,促進自然資源向生態產品轉化,加快補償地區綠色發展。

(二)提高旅游景區質量。政府可以和園區攜手引入社會資本,與從事景觀綠化、游樂產品生產等企業合作,在環保眾籌的平臺上吸引大量資金與創意將封閉的園區進行升級改造,重新開放。此外,公眾的參與有利于監督景區是否承擔相關規定要求的質量和服務標準。

(三)促進工業企業轉型升級。2017年安徽省環保廳組成5個督查隊對合肥等10市的涉氣工業企業、建筑工地、渣土堆場、混凝土攪拌站、港口碼頭、加油站及秸稈露天焚燒等情況進行督查,雖然政府采取了督查、引導等措施,但仍發現了大量企業不符合標準,防塵防治措施不到位等問題。政府在環保眾籌平臺上引進相關環保項目,鼓勵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積極推廣采用節能、節材、節水、節地、環保的先進技術設備和產品。同時,平臺的成立引進了群眾的參與,可以督促對周圍群眾正常生活帶來較大影響的醫藥化工、印染、電鍍等重污染企業實施關、停、并、轉或搬遷改造,優化區域環境。

主要參考文獻:

[1]于少青,王芳.環保眾籌模式下社會資本參與環境治理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7.3.

[2]陳蘊恬,葛察忠.中國“環保眾籌”的長尾效應分析[J].生產力研究,2016.10.

[3]翁智雄,葛察忠,陳蘊恬,段顯明.中國環保公益眾籌發展研究[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5.6.

[4]馬文月,吳偉容.我國公益眾籌的現狀與發展研究[J].現代商業,2015.30.

猜你喜歡
生態保護綠色金融
新常態下發展綠色金融存在的問題及政策建議
國際綠色債券的發展趨勢及我國應對之策
我國生態文明法制建設問題研究
河北省農村生態環境調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