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踐育人模式下高校學生干部培養機制研究

2018-01-16 11:18周凱文馬強
教育教學論壇 2018年22期
關鍵詞:高校學生干部培養機制實踐育人

周凱文 馬強

摘要:高校學生干部是校園活動和學生管理的重要組織者和參與者,是連接師生的紐帶和橋梁。強化實踐育人環節是新時代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在實踐育人模式下,創新學生干部隊伍管理方式,拓寬學生干部培養渠道,使專業教育和實踐教育相融合,形成校企、校政聯合培養、實踐主題鮮明、實踐形式多樣的學生干部培養機制,能有效提升學生干部整體素質,鞏固思想政治教育成果。

關鍵詞:實踐育人;高校學生干部;培養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8)22-0012-03

一、引言

高校學生干部身兼學生和干部的雙重身份,既接受學校管理及引導,又要秉承“三自”理念,發揮“干部”意識,主動服務同學,在班團建設中發揮引領作用。傳統學生干部培養機制以學生組織、社團、班級等為平臺,在團學教師的指導下,以“傳幫帶”形式為主要手段,通過會議、培訓、開展社團活動等途徑積累經驗,提高實踐能力。進入新時代,多元文化的沖擊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變化對高校學生干部培養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習總書記指出,要重視和加強第二課堂建設,重視實踐育人,堅持教育同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親身參與中認識國情、了解社會,受教育、長才干(習近平2017)。我校資源環境學院堅持將實踐育人理念貫串學生干部培養全過程,結合資源環境類學科特色,逐漸形成“打造環保特色平臺—協同主體實踐育人資源—團隊實踐教育和拓展—開展社會實踐調研”四位一體培養機制,在打造學生組織文化、加強學生干部角色意識、塑造精品團學活動和提升學生干部創新能力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二、新時代高校學生干部特點及培養現狀

高校學生干部是學校重點培養的骨干力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管理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95后大學生已成為高校學生干部的主力軍,越來越多的00后也進入到學生干部隊伍行列。在經濟、文化全球化的成長背景下,他們普遍個性突出,思維活躍,熟悉社會熱點和新媒體工具,使團學工作展現出新的生機和活力;作為獨生子女,其家庭教育相對寬松,部分學生干部心理脆弱,服務意識淡化、榜樣意識弱化以及回報意識增強(明興建、王琪琪,2018)。同時,學生干部培養依賴輔導員老師的經驗指導,缺乏統籌規劃,沒有搭建好共同服務于學生的平臺,這引起了一線學生工作者的普遍關注。

王付英(2014)從積極心理學角度出發,提出增強學生干部培養精神激勵,激發學生干部正能量,促進高校學生培養的合理性;徐妍(2016)嘗試用領導力教育理論完善高校學生干部培養機制,努力構建一個分層分類、整合校內外資源的學生干部領導力培育系統;劉淑儀(2017)提出借助新媒體力量,建立高校學生干部績效考核制度,豐富學生干部學習與實踐的平臺資源。

我們發現,從實踐育人視角完善學生干部培養機制的研究鮮有人嘗試。在“實踐育人”理念指導下,面向團學工作需求和學生干部特點,發揮政府、高校、社會組織、企業等多主體育人作用,提高學生干部服務意識和能力,釋放創新潛能,發揮引領作用,彌補了傳統培養方式平臺單一、內容脫節、忽視學生需求的缺陷。

三、實踐育人在學生干部培養過程中的可行性分析

高校承擔著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學生干部既是育人效果的受益者,也是育人工作的實施者。優秀的學生干部隊伍可以成為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成為學生開展自我教育活動的積極倡導者和組織者,能活躍校園文化,提高育人實效(張金,念金波2014),這為實踐育人在高校學生干部培養過程中的應用奠定了基礎和條件。

1.符合國家關于高等教育發展的方針。2012年,《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強化實踐育人環節,制定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辦法,廣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推動建立多主體接收高校學生實踐制度,為高校開展實踐育人指明了方向。2017年,《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形成教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長效機制”,再次肯定了實踐育人的科學性和必要性,符合國家對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目標。

2.順應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歷史潮流。近年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不斷推進,學生干部是提供創新創業服務的主體,也是引領創業團隊的主要力量。實踐育人理念順應“雙創”潮流,能有效釋放學生干部創新活力,培養學生干部創新精神,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力。在這一思想的引領下,形成系統化、專業化的教育模式,將創新意識的培養納入到育人的各個環節中去(張洺綺,王培,康月嬌2018),從而在大學生雙創活動中更好地發揮引領作用。

3.有利于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內在契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務和內容,更好地發揮學生干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學生干部進一步加深對社會主義道德觀的認識,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不斷深化服務意識。同時,通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學生干部會逐漸樹立合作意識、誠信意識、公平競爭意識,協調好人際關系等等??梢?,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形成的根本要求和有效途徑(徐麗曼2009)。

四、實踐育人模式下的學生干部培養機制

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在實踐育人理念指導下,立足資源環境類學科特色,重視學生干部素質發展,重視學生組織文化建設,將學生干部培養納入到校企、校政合作的過程中,將實踐活動作為檢驗學生干部實踐創新能力的平臺,不斷提高學生干部的服務能力和實踐能力,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

1.厚植專業意識,創新環保實踐活動。學生干部培養需要發揮不同院校、不同學科的特色育人作用,加強專業教育培養,提升學生干部的專業發展,將專業思想融入到日常團學工作中,積極打造具有專業特色的實踐平臺,實現團學工作的特色發展和創新發展。

學院立足資源環境類學科背景,將環保教育和學生干部培養緊密結合在一起,積極打造環保類實踐平臺。面向學生干部群體,開展參觀環保企業、生態基地等實踐教育,了解我國當前生態文明建設方針政策,鞏固其環保意識,將表現優異的學生干部列為重點培養對象。同時,發揮專業教師和團學教師的雙核心作用,帶領學院團委、學生會、黨務工作室、創新創業工作室等學生組織,立足專業特色,積極打造環保實踐平臺?,F已成功策劃生態沙盤大賽、團日設計大賽、“心環?!ば律睢杯h保創意設計大賽、“千鄉萬村”環??破招幸约吧鷳B環??萍脊澋纫幌盗协h保類活動平臺。

在該過程中,學生干部的組織力、領導力、交際能力、服務意識以及新媒體平臺的應用能力得到增強;同時,學生干部的專業認同感大大提升,專業技能明顯增強,個人發展規劃更加明確,改善了學生干部對專業重視不足的問題。同時,團學教師在學生干部培養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專業素質和指導能力,先后獲得廣東省大學生“三下鄉”優秀指導老師、全國“千鄉萬村”環??破招袃炐阒笇Ю蠋熞约笆 扒оl萬村”環??破招袃炐阒笇Ю蠋煹葮s譽,對學生干部培養產生了積極影響,形成良性循環。

2.協同多方資源,培養學生實踐能力。高校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調動多方力量,與其他育人主體之間做到協同聯動、同軸共轉、齊心共抓,切實營造實踐育人的良好氛圍,推動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左征軍 司文超 2017)。近年來,我院從加強學生干部培養角度出發,整合包括政府機構、社會組織以及企業的多方資源,建立多維育人平臺,鼓勵學生干部參與實踐,提高學生干部培養質量,打造產學研一體的學生干部協同培養平臺。

學院連續五年與深圳芭田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辦芭田班,由芭田公司提供校外導師,面向學生干部群體,進行系統培訓并提供實習機會,實行一對一實習導師制;與南方數碼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設立學院獎學金,鼓勵包括學生干部在內的廣大學生積極參與南方數碼股份有限公司實習;與廣東有元國土信息公司合作,將企業創新需求與學生創新創業結合起來,設立創新創業項目,提升學生干部專業實踐技能,使學生干部了解企業的市場需求和發展方向,明確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在學生群體中發揮明顯的引領作用。同時,我們積極鼓勵、推薦學生干部到基層社區、居委會掛職鍛煉,增強對基層民眾的感情,加深社會實踐的體驗感,對于完善學生干部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

3.加強實踐拓展和教育,釋放學生干部潛力。實踐育人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大學生的實踐精神和創新意識,成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學生干部要進一步提高自我學習、自我拓展的意識和能力,積極策劃實踐活動,開展實踐教育,提升辦事效率,提高團隊凝聚力。

“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旨在通過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斷提高大學生骨干、團干部、青年知識分子等青年群體的思想政治素質、政策理論水平、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簡稱“青馬工程”。近年來,我院每學期積極推薦、選派優秀學生干部參與廣東省“青馬班”培訓,同時積極借鑒培訓模式,在院級各學生組織中提倡自我拓展和自我教育,重視對學生干部隊伍的分類指導,分層次(本科生或研究生)、分類別甚至分年級開展專題培訓,強化理想教育,加強學生實踐精神培養。

團隊輔導模式是學生干部培養過程中的有效手段,戶外團輔模式是實踐育人的另一種方式。積極推進團體輔導建設,完善培訓體系,探索實踐教育新形式,有效提升學生干部的領導能力、執行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心理適應能力等綜合素質。我院鼓勵各學生組織開展戶外團拓活動,打破傳統“培訓會議”“培訓課堂”模式,發揮學生干部領導能力和創新意識,開展了“孤島求生”“穿越電網”“雷區取水”以及“盲人方陣”等一些列戶外團拓活動,并進行及時反饋和完善,提升學生干部凝聚力,調整其身心狀態,工作效率明顯提高。

4.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深入開展社會實踐調研。一直以來,我院立足資源環境類學科優勢,積極宣傳“綠色祖國存于心,生態環保踐于行”的指導思想,對學院各學生組織產生了深刻影響。學院積極響應國家“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號召,自2011年以來,由專業老師帶隊,每年組織20支隊伍,1200人次,深入全省30多個市、縣,開展環??萍贾R課堂,宣傳環保知識,環保調研,使理論知識和實踐形式相融合。學生干部帶領團隊榮獲全國和廣東省大學生千鄉萬村環??破招袆印皟炐阈》株牎薄皟炐阒驹刚摺钡葮s譽,增強了其帶頭服務鄉村建設、開展社會調研的熱情和氛圍,提出了建設性提案,對當地生態文明建設起到了促進作用。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經濟發展迎來新的活力。學生干部是學生群體中的先進分子,學生干部的培養理應融入到國家發展的大局中。接下來,我院將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鼓勵、引導學生干部深入鄉村,圍繞鄉村經濟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等問題進行調研,提出可行性建議,抓典型,樹榜樣,加強對大學生整體的宣傳教育作用,將學生干部隊伍打造成合格的生態文明建設者和社會主義接班人。

五、結語

習總書記提出,辦好我國高校,辦出世界一流大學,必須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在實踐育人理念指導下,立足學科優勢,打造自主實踐平臺,協同多主體實踐育人功能,開展實踐教育和拓展,積極開展社會實踐調研,使學生干部的個人理想融入到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大局中,挖掘學生干部的實踐精神和創新潛力,打造立體實踐育人平臺,為高校學生干部培養提出了新的經驗借鑒。

參考文獻:

[1]劉淑儀.基于績效管理理論的高校學生干部成長機制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30(3):46-50.

[2]明興建,王琪琪.高校學生干部角色意識嬗變實證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

[3]王付英.積極心理學視域下高校學生干部培養研究[D].西安工業大學,2014.

[4]徐妍.基于領導力理論視角的高校學生干部培養機制探究[J].江蘇高教,2016,(6):139-141.

[5]徐麗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模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

[6]張金,念金波.學生干部培養融入高校育人過程的探究[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4,(5):83-87.

[7]張洺綺,王培,康月嬌.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實踐育人模式的探索與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9).

[8]中共教育部黨組.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學生成長成才重要思想大力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報,2017-09-08.

[9]左征軍司文超.新時期高校研究生實踐育人狀況分析——基于全國部分高校實踐育人的調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12).

猜你喜歡
高校學生干部培養機制實踐育人
基于實踐育人理念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路徑探究
共青團在地方高校第二課堂建設中的作用分析
基于學生滿意度的廣西旅游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機制創新研究
淺談高校學生干部的能力培養與素質提升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高校新生入學教育工作的改革與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