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盈余管理與納稅籌劃:基于會計盈余與應稅所得差異的視角

2018-01-18 13:05董琢理
消費導刊 2017年8期
關鍵詞:盈余管理納稅籌劃

董琢理

摘要:上市公司管理層的盈余管理行為需要綜合權衡收益、成本與風險,尤其需要在會計盈余與應稅所得之間加以取舍。然而,管理層的盈余管理行為是否一定會導致企業稅負的同向變化尚存在不確定性。文章從“會稅差異”的視角出發,研究了公司管理當局綜合運用盈余管理與納稅籌劃策略,則可以兼顧會計盈余與應稅所得,有助于實現提高會計盈余、降低應稅所得的雙重效果。

關鍵詞:盈余管理 納稅籌劃 會稅差異 遞延所得稅

引言

資本市場中,公司管理層基于提高業績、避免違反債務契約、降低政治成本、配合公司股票上市規定、滿足公司資金需求、平滑公司利潤、降低財務預測誤差、向投資者傳遞信息、節稅或管理層變動等目的,而有從事盈余管理的動機(eamings management)。然而,管理層的盈余管理行為需要綜合權衡收益、成本與風險,除了面臨未來可能的法律風險之外,一項直接的成本便是所得稅成本。本研究基于已有研究的不足,將“會稅差異”區分為向上盈余管理和向下盈余管理,分別考察這兩種不同“會稅差異”下,從事盈余管理的公司是否以及如何調整應稅所得,而使會計盈余與應稅所得的方向不一致,兼顧會計盈余與應稅所得,實現盈余管理與納稅籌劃的協同。

一、企業管理層盈余管理的路徑分析

公司盈余管理主要通過凈利或遞延所得稅兩種手段予以實現。前者,通過選擇會計方法、操縱性應計數以及交易確認的時點,直接影響會計盈余的金額;后者主要通過賬外調整、預繳與延繳所得稅等方式,影響公司的遞延所得稅與繳納時點。如果公司進行向上盈余管理,則向市場傳遞好的信息,進而提高公司的股價與經理人的薪酬;然而,公司提高盈余的同時將增加應稅所得,導致企業稅負增加,公司可用的營運現金降低。另一方面,如果公司當局向下盈余管理,將降低會計盈余,可以達到降低應稅所得的效果,然而,當企業需要向金融機構舉債融資時,所得稅繳納能力是金融機構融資審核的重要指標。如果納稅所得降低,可能導致企業籌資困難。因此,企業如何兼顧會計盈余與納稅所得是經營管理中的重要問題。

二、“會稅差異”視角下的盈余管理分析

(一)“會稅差異”的形成與度量?!皶惒町悺钡男纬稍蚩梢苑譃椋褐贫刃砸蛩睾头侵贫刃砸蛩?。前者是指由于會計準則與稅法在收入、費用的核算口徑以及確認時間方面的差異,從而導致在此基礎上計算得到的會計收益與應稅收益存在不一致;后者主要是指由于企業管理當局的機會主義行為所造成的會計收益與應稅收益的不一致。

由于我國采取“會稅分離”的所得稅處理模式,并規定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會稅差異”對所得稅會計的影響,此時所得稅費用包括兩部分:當期應交所得稅費用和遞延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是由暫時性差異引起的,其中應納稅暫時性的差異會導致當期所得稅費用的增加,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則會導致當期所得稅費用的減少。根據現行準則下企業所得稅會計處理的分析,形成了如下的計算公式(公式中所涉及的項目金額均指當期金額):

“會稅差異”=會計利潤-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一所得稅費用,所得稅稅率+暫時性差異

暫時性差異=(當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當期遞延所得稅資產)/所得稅稅率

(二)基于遞延所得稅的盈余管理分析。會計利潤與應稅所得的暫時性差異引致遞延所得稅項目,企業進行盈余管理大部分可通過遞延所得稅費用來反映。一方面,目前會計準則并沒有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提出明確的要求,企業管理層存在較大的主觀判斷空間,這就使得利用遞延所得稅資產來操縱利潤相比其他方法具有優勢。另外,企業正向盈余管理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多確認收入或少確認費用,但兩者所增加均是稅前利潤,最終對凈利潤的影響還要通過計繳當期所得稅而被重新過濾。但是利用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來操縱利潤,影響的是所得稅費用中的遞延所得稅費用,無需被所得稅過濾而對凈利潤產生直接影響,也即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與稅后凈利潤的增量比是1:1。

三、納稅籌劃與盈余管理協同作用下雙重盈余管理行為

(一)雙重盈余管理行為的分析

當公司向上(向下)管理盈余時,若應稅所得也隨之增加(減少),則表示其無法兼顧會計盈余與應稅所得,即公司必須在盈余管理與應稅籌劃之間“權衡取舍”(Trade-off)。當公司向上(向下)管理盈余時,應稅所得相應減少(增加),則表示公司可以兼顧會計盈余與應稅所得,實現本文稱之為的“雙重盈余管理”(dual eamings management)。

盈余管理是遞延所得稅和公允價值計量共同作用的結果,公司的納稅籌劃主要以遞延所得稅調整資產評價。然而,如果公司管理當局以賬外調整方式,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會直接影響應稅所得。而且,由于“會稅差異”以及財務報表對遞延所得稅相關科目披露透明度的不足,讓公司管理當局有利用納稅籌劃進行盈余管理進而實現雙重盈余效果的空間與可能。因此,有效運用納稅籌劃策略可以幫助公司實現提高會計盈余、降低應稅所得的雙重效果。

相關研究表明,公司管理層預繳或延繳稅額的方式來改變公司現金流量的動機。例如公司可通過選擇存貨的計價方式、凈利的暫時性的轉移或改變獎酬及退休金確認時點等方式,減少納稅金額。但是由于金融機構在審核放款項目時,往往要求企業提供所得稅繳納能力、運營績效與盈利能力的相關信息,若公司降低應稅所得,則提高其籌集資金的難度。所以,企業,必須進行雙重盈余管理,才能兼顧會計盈余與納稅所得。根據上述論斷,如果公司當局同時采取盈余管理與納稅籌劃策略,則盈余管理與納稅規劃的方向可能不同。

(二)管理層雙重盈余管理行為的影響因素

1.企業負債率。由于負債率越高企業越可能面臨債權人嚴格的監督,從而違反債務契約的成本也將越高,因此,為了避免違反債務契約,公司傾向于虛增盈余。

2.審計監督。首先,就會計師事務所規模而言,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容許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低于非大型事務所;其次,就更換會計師事務所行為而言,若企業頻繁更換會計師事務所,隱含著企業管理當局盈余管理的程度較為嚴重。

3.股權變動。Becker(2008)發現當公司管理當局要以高價賣出公司的持股或公司需要現金增資時,將調高其盈余。而公司管理當局要回購公司的股票,將調低盈余,故股權變動將導致公司進行盈余管理。

4.營運成長性。由于成長型公司需要較多的營運資金,當期繳納稅負較少,因此可以預期營運成長性與遞延所得稅負債成正向關系。

5.公司規模。Watts&Zimme rman(1986)認為當公司規模越大,管理層越有可能低報凈利,以降低其政治上的壓力。相反,規模越小的公司較有興趣高報凈利。此外,Chandra&Ro(2007)認為公司規模越大越傾向于結清當期各項費用,所得稅的暫時性的金額越少,故可以預期公司規模與遞延所得稅呈現反向關系。

6.所有權性質。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國有企業的盈余管理程度仍顯著低于非國有企業,而且從抑制盈余管理角度來講,大型會計事務所的審計質量在非國有企業中顯著高于小型會計事務所。另外,機構投資者作為資本市場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薄仙慧和吳聯生(2009)的經驗證據表明,機構投資者可以降低盈余管理程度。

7.外部監管。稅收征管作為一種有效的公司外部治理機制,可以通過增加盈余管理的所得稅成本,抑制公司的向上盈余管理行為。

8.高管變動。當發生高管變更時,繼任高管會通過操縱應計項目減少變更當年的會計盈余和增加高管變更下一年的會計盈余。

四、結束語

為了實現提高會計盈余、降低應稅所得的雙重目標,公司會綜合考慮稅負、每股凈值與股價,公司管理層通過盈余管理改變會計盈余,同時輔以納稅籌劃策略改變應稅所得,進而實現雙重盈余管理行為。公司管理層可以通過盈余管理與納稅籌劃策略進行“雙重盈余管理”,消除會計盈余與應稅所得之間的權衡關系。另外,當企業進行向上盈余管理與應稅所得向下管理的雙重盈余管理時,由于應稅所得受到稅務機關的監督,所以資本市場可以通過稅收監管機構的管制來識別企業的雙重盈余管理行為。endprint

猜你喜歡
盈余管理納稅籌劃
探討企業增值稅的納稅籌劃
中小企業納稅籌劃探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與新會計準則的制定
稅務會計師在中小企業的作用及認識探究
納稅籌劃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探析
淺析盈余管理產生的原因
兩稅合并、稅收籌劃與盈余管理方式選擇
企業納稅籌劃風險及防范措施
營改增試點企業納稅籌劃要點與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