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研究

2018-01-19 18:18葉鍵飚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初中教育

葉鍵飚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國家對于初中生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德育生活化是在校園教育的基礎上衍生出的一種教育形式,旨在提升教育的真實性,幫助初中生了解德育教育的實質。但目前,初中有關的德育生活化教育工作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就將針對其中的問題進行一一闡述,并總結相應的教育策略。

【關鍵詞】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

德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課程之一,更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環節以及初中生思想品德修養成型的重要階段,因此加強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受到種種因素的影響,致使初中的教育工作的不理想,效果差強人意,若不及時的加以改進,很可能導致惡性循環,因此將德育教育與生活結合,是一項正確的選擇。

一、當前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存在問題分析

(一)忽略個體間的差異

我國自古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論,由此也不難看出德育的價值是一種自身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結合。當代德育教育過分重視學生的社會價值,而忽略了其個體間的差異。導致德育教育脫離實際生活軌道,無法滿足個體發展的要求,學生的思想受到嚴重的束縛,對于德育課的興趣不佳,更有部分學生已經產生了抵觸情緒。

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過分強調內容的嚴肅性,致使學生對于德育的相關知識產生一種畏懼的奇怪心理,教師錯誤的把社會當作教育的主體,把學生對于社會的貢獻作為衡量學生的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人本主義思想,可以說,現代社會的德育教育仍然無法擺脫傳統的教育觀念,課堂模式存在嚴重的弊端,教學內容更是偏離現實。

(二)重理論,輕實踐

德育生活化,顧名思義,就是以生活為載體來進行德育教育。但就目前的情勢來看,初中生的德育教育仍然以校園教學為主,生活化不過是一個幌子,教師不重視,學生也不理解。筆者通過調查了解到,我國初中德育教育課程每周占4~5節,但基本都是在室內完成,教師普遍存在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德育是素質教育的硬性指標,受到國家的重視,在未來一定更多的出現在試卷上。這種思想導致教師將教育重心放在了理論教學上,初中生的分數高低直接影響到學校的升學率,學好理論知識才是王道,因此初中的道德教育很難走上正軌[1]。

(三)家庭與社會缺乏關注力度

德育教育需要學校、家庭與社會三方的通力合作。家庭對于德育起著基礎性的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素質差異很可能導致學生與家長間產生隔閡,影響到家庭關系的和諧。學校對于學生德育的培養發揮著主導性作用,初中生接受的是義務教育,學校便是他們第二個家,學生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度過,同伴的行為、教師的思想等都會對學生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F代中國家長過分的看重學校教育,將培養子女的重任都托付給了學校,教師的壓力巨大,即便他們想要積極的投入到教學工作中,也無法避免社會與家庭帶來的影響。

(四)過分看重顯性評價

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教師會在課堂上公布學生的成績。目的在于激起學生的斗志,殊不知這種行為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對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是十分不利的。同理的,學校永遠按照能力對于學生行等級劃分,教師的操行評語中也時常會出現“一好”、“二好”、“三好”等詞語,這種顯性評價的方法往往難以反映出一個學生的真實道德水平,更是忽略了其真實的表現,促使初中的校園風氣不佳,教師的評價缺乏客觀性的分量等,嚴重的影響到初中生道德水平的提升。

二、加強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樹立明確的德育價值觀

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的受益對象是學生,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德育與生活的結合,使學生明白道德品質的重要性。德育生活化教學任務的制定應當以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要求為依據,因此教師應當摒棄當前的功利化、政治化德育教育內容,注重德育的生活化與實踐化等。帶領學生參與生活中的各項活動,使學生能夠接觸社會并了解社會,在此基礎上實現自我意識的創新發展,使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學?;顒赢斨?,從生活走向德育,使德育成為提升自身素養的思想武器。

德育教育是一項系統化的工作,但并不代表它是一種必須遵循的制度。筆者所采訪的幾個初中都已經制定了針對性的德育學習計劃,并確定了本校內的德育價值觀,但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或多或少的否認了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作用,這種單純的強調集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想法致使教育內容不切實際,更是阻礙到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二)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

“生活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教科書”,生活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問題,也能夠帶給學生不同的歷練。多姿多彩的生活經驗會使學生的眼界變得更加開闊,可以說德育生活化教育十分符合現代教學工作對于學生個性化的要求。但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桎梏,初中德育教育往往偏離實際,給學生一種“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感覺,德育課變成了“玄學”課,科學也變成為空想。想要使德育教育發揮效益,就應當加強學生主體的參與意識。師生間建立起融洽的關系,通過溝通,使學生能夠快速的了解到德育生活化的相關內容,讓學生主動的融入的學習當中,加強對周圍環境的觀察,在生活細微處找尋道德內容,從而使學生真正的領悟到德育的重要性。

(三)注重生活與德育的結合

教師可將德育分為生態倫理學、生命倫理學以及信息技術倫理學內容,關注當前社會的熱點話題,例如:網絡道德、性教育知識等,引起學生的強烈共鳴,從而實現生活與德育的有效結合。教師應當摒棄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將多媒體等等現代先進設備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形成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使初中德育工作取得預期的效果。

初中生的內心敏感,心智尚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面對困難時也時常會產生逃避現象無法進行自我調節,因此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輔導,也是德育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科學手段,切實的為學生排憂解難,促進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從而確保德育工作更加順利的進行[2]。

(四)實現多項評論機制的有效結合

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應當將知識評價與能力評價相結合,避免傳統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高分低能現象,為素質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使學生能夠將學習重心放在自身綜合能力的提升上,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教師應當切實的關注學生的實際表現情況,結合學習成績、表達能力、思維轉換能力以及實際操作能力等為學生評分,使教師的評價更加的客觀,對于學生也更加的公平。

教師應當充分的發揮主觀能動性,深入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征,行為習慣等,注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制定針對性的教育方案,從而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德育教育更加順利的進展。

三、結語

德育教育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良好的德育教育能夠豐富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等,提升學生的內在修養,促進其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將教學工作與生活有效的結合,使學生更好的領悟到生活的真諦,更快的參透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張澤龍.淺論初中德育生活化的實現途徑[J].新課程(中學),2017(08):228.

[2]李逸鈞.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05):151.endprint

猜你喜歡
初中教育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聯系式教學法在歷史與社會課教學中的運用
音樂快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初中物理“問題—發現”式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學管理目標研究
2020未來教育新思維
教育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