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做好中小學生安全自護教育

2018-01-19 19:39卓嘎央宗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班級教育教師

卓嘎央宗

孩子是家庭人人關注的中心,他們的健康和安全更是時刻牽動著父母和祖輩的心,安全及安全教育成為高度關注的問題。如何做好學生安全工作,抓好學生的安全教育與管理,保障學生人身財產安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確保學校和社會的安全與穩定,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突出問題。如何做好學生安全自護教育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做起:

一、增強安全意識,制定班級安全措施

要做好學生的安全工作,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必須要有“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觀念,切實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要時時抓安全,事事抓安全,把學生的安全記在心拿在手。必須根據學生特點制定一套嚴密的安全管理辦法和管理制度,如制定班級安全一日常規、安全百分考核、設置安全監督崗等,明確責任,狠抓落實,常抓不懈。每天要進行多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消滅事故隱患,確保學生在校安全。輔導員老師在學生心目中要樹立起良好的形象,使學生充分信任,充分認可,有心里話敢對老師說,甚至是先對老師說,有事不撒謊、不隱瞞。這樣才可能及時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察覺到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取得學生們的支持和配合,有的放矢地進行處理。

二、多渠道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1.編寫安全教材,上好安全課

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自護自救教育,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防范、安全自護和安全自救知識。利用多媒體播放撒貝寧主持的《中小學安全教育警示片》,對學生時時進行安全教育,努力使學生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在學校組織活動時,我把應注意的安全問題告知學生,把某項目的危險性告知學生。教育學生如發現危險事件應及時上報學?;虬嘀魅?。對班級活動及教育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進行預知和防范。讓學生明白安全重于泰山,只要我們學生、老師都樹立起安全意識,學生才能更加健康成長。

2.把安全自護教育滲透于游戲中

中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我們十分重視創設情境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比如我們通過情境表演,創設小朋友遇到困難尋求幫助、獨自一人在家遇到陌生人敲門、奶奶突然昏倒、發生火警等游戲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分析討論,積極地獲取了知識,鞏固他們對“110”“119”“120”等特殊電話號碼的認識。為了讓學生了解火災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及學習著火時的自救措施。比如設計演練《著火了怎么辦》和《救火》,讓學生對消防安全有一些初步的認識;然后教師和孩子們一起討論關于消防安全的孩子們感興趣內容,如消防演習有哪些步驟,怎樣逃離火災現場,有哪些消防用品等;接下來在各種游戲活動中,孩子們就可以去親身體驗剛才所討論過的內容。在藝術活動中,孩子們根據錄像或畫冊等來自制一些消防用品,如滅火器,消防隊員制服,滅火用的長長的水管等。制作完后,大家一起討論這些東西各自的用途,然后分角色一些孩子表演救火隊員,練習怎樣使用一些滅火器材,而另一些孩子則表演逃離火災現場的人,練習一些逃生的動作或自救技能。

3.結合生活小事,提高學生的自護能力

我們在日常生活、教育過程中總會聽到這樣那樣的事兒,其中不少是進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們善于發現、挖掘,學生會很容易接受教育。要引導學生平時注意收集廣播、電視、生活中聽到的安全事故,然后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對學生收集的材料和體會,教師進行必要的點評,并張貼宣傳,以提高安全警示教育。有一次某中學一位年僅16歲的初三學生,無視“高壓危險”的安全警示,爬上了離地面3米多高的變壓器臺架上方鐵橫桿捉鳥,結果被10千伏高壓電擊。經緊急搶救,雖脫離了生命危險,但已致殘。根據這個事例,我引導學生交流體會,一些學生在體會中寫到:我也曾經有爬上電桿拿風箏的想法,今天我聽到了這件事,回想當時的想法是多么的可怕。生活中看到的許多小事同樣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如去年的冬天,我校的一名同學下樓梯時不慎摔倒受傷,正好被我班學生看到,我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對學生進行上下樓梯防踩踏的教育。有同學在削鉛筆時不小心把手割去,捏著傷口,哭著,跑進教師辦公室請求教師的幫助;有同學上體育課,不小心腳上擦破了皮,哭著……各種各樣的大小問題全部找老師,學生已沒有自己處理的意識。針對這一點,我召開班會,倡議大家自己能解決的小傷小問題自己解決。同時在教室準備了一些傷口消毒藥水及一些包扎傷口用的物品,教學生嘗試包扎一些輕微的小傷口。從此,學生在校園中發生的一些小意外,能自己能簡單地處理,并在處理時同學們互相幫助、相互協作,共同體驗了自救、互救的過程,感受了自救、互救體驗。

4.通過開展辦手抄報、安全知識競賽等形式強化安全知識

為了強化安全知識,我在中隊開展安全辦手抄報、安全知識競賽等活動,同時發動家長參與。競賽的題型有必答題,搶答題、看圖連線、判斷題和實際操作題。通過競賽鞏固了自我保護的知識,增強了自我保護能力,激發了他們對學習安全自護知識的興趣。

另外,采取創造和模擬問題情景,先引導學生設想自救方法,再用游戲進行演示,從而讓學生掌握一些初步的自救技能。在愉悅的氣氛中,提高了自救技能,增強了應變處事能力,有了這樣的練習活動,以后遇事才有可能不慌不亂,從容應付。

5.加強教師間聯系,齊抓共管

班級安全管理靠輔導員一人是不行的,只有加強同任課教師、學生及其家長、學校組織和部門的聯系,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實處。比如請任課教師在教學中注意觀察學生的言行及情緒,發現學生有反常的情緒或異常行為要及時同輔導員“會診”并“對癥下藥”;要求學生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相互監督,對言行、情緒異常的要找學生了解情況并告之家長,共同“醫治” 心理創傷;要求學校組織開展思想道德、安全法規、安全知識教育及安全隱患排查、整改活動;要把班級發現的諸如門窗、水、電路、室內地板、天花板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同學校管理處聯系,并及時進行排除。

6.內外結合,寓教于樂

課堂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加強課堂教育的安全性極為重要,尤其需要特別重視體育課、勞動課、科技課的安全教育。對有一定危險的運動項目(如推鉛球、跳高等),教師要事先告誡學生做好準備活動,防止發生扭傷、骨折等安全事故。對體力勞動,教師應時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一般來講,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較少,缺少社會經驗,抵制誘惑、欺詐、威脅的能力較差,自我保護的意識也較差。輔導員要創造條件加強安全預防訓練,盡量讓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參與社會活動,切實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另外針對中小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充分利用隊會及課外活動時間,運用演講、比賽、故事會、征文活動等多種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使安全教育喜聞樂見,被廣大少年、兒童所接受。定時開展好班級安全工作大檢查、全面進行一次安全工作自我檢查,及時排除班級存在的安全隱患。

7.家校共管,做好安全教育

家校合作是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進行的交往,學校安全教育只有與家庭安全教育結合起來,發揮各自的特長,互補不足,形成合力,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已是教育工作者們的共識。而家校合作的基礎是老師,特別是與家長的合作,這是家校之間能否建立良好關系非常關鍵的一步。

學生的安全關系到社會的和諧,學校的穩定,只要教師、家長、學生都樹立起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明確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創建安全管理模式,構起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安全教育網絡,才能真正確保中小學生的安全。endprint

猜你喜歡
班級教育教師
班級“無課日”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班級FACE系列大放送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師
2020未來教育新思維
教育教學
一年級語文上冊期末測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