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鼓樓區江東街道名人名家工作室建設實踐的思考

2018-01-19 19:51徐進彩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建設實踐工作室

【摘 要】鼓樓區江東街道位于南京城西,是1995年南京市行政區劃調整時新成立的一個街道。轄區占地面積5.95平方公里,下轄8個居委會,人口10萬余人。區域內有高等院校、中小學、幼兒園13所。企業單位1900多家。通過前期的了解,江東街道轄區內有高校、機關、醫院的住宅小區,有一批有專長的專家、學者居住在此。居民文化層次較高,人居環境優美。社區優質文化教育資源豐富。全街志愿者注冊人數也超過街道總人口的10%。過去,我們在志愿者的素質及發揮的作用等方面,存在困惑。通過掛牌成立工作室,規范化管理我們的志愿者,以求作用發揮到最大化。

【關鍵詞】名人名家;工作室;建設實踐;經驗思考

一、建設名人名家工作室的必要性

(一)是滿足社區居民健康生活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社區居民的需求也在變化,服務的內容與形式也逐漸起著變化。我們在社區日常的服務工作中,常常會碰到一些居民到社區咨詢,問能否得到一些專家的服務。一方面,社區成員想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服務;另一方面,社區內也有一些退休后的老專家、學者、教授愿意為社區建設服務,發揮自己的余熱。我們深入到社區,在調查居民需求、廣泛聽取社區成員的基礎上,創新工作思路,探索社區教育服務載體,挖掘出熱心參與社區建設的社區名師、名醫、書法家、畫家等名家,匯集在一起,率先在清河新寓社區建立起“名人名家工作室”社區民間教育組織,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多精神層面的服務,以更大地滿足社區成員的教育需求。

(二)是建設江東街道志愿者隊伍的必然要求

隨著社區教育的深入發展,我們深深感到:社區教育的理念、目標和任務的真正落實,必須進一步提高社區居民的認同感、覆蓋率和教育實效。同時,我們在實踐中體會到,推進社區教育工作的發展,需要一支高質量、廣覆蓋的社區教育志愿者隊伍。我們整合利用社區優質的人才資源,成立“名人名家工作室”作為社區教育優質化方向發展的突破口,為社區教育注入活力和源泉。

二、名人名家工作室活動實踐內容

(一)開展形式多樣的服務活動

1.坐堂式服務

專家通過固定的預約時間在社區工作室服務。每周二上午,三位老軍醫坐堂門診日都有居民在社區排隊等候,甚至有江北、溧水等地居民慕名而來,深受居民的歡迎和愛戴,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應,現已為1000余人次提供醫療服務。

2.集約式服務

通過社區大型活動,專家參與到社區為老年、青少年及殘疾人等專項服務。德育專家宣培金通過寫體會文章的形式,向廣大群眾積極宣傳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意義,他不顧年老和辛勞,主動請纓,承擔起了街道轄區內的長陽小學、金陵匯文學校、拉薩路小學分校、龍江小學四所小學的思想道德講課的任務,當起了孩子們的校外愛國主義輔導員。

除此之外,醫療專家們不定期舉辦老年健康講座,內容有高血壓預防、醫療救護、飲食衛生等。至今已開展健康講座十余場,參加人員500余人次。通過這些活動,進一步深化了社區教育工作,為今后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個性化服務

對待不方便的居民登門入戶服務。心理咨詢教授白友濤為社區有心里障礙的居民進行心理疏導。很多低保戶、殘疾人在生活中經常遇到困難,白友濤教授經常主動上門與他們交流,鼓勵他們積極的面對生活。目前已有156名居民接受了心理輔導。社區“名人名家工作室”的醫療專家到社區的6戶癱瘓在床的病人家中進行義診,免費送去防治高血壓及感冒藥品。卞學榮醫師、沈少華和袁佩芳醫師,每星期來社區為社區內居民就診。

4.制度化服務

定點定時定內容服務。書法家王保良在社區成立了“清河少兒書畫院”,利用寒暑假的時間,每逢單周給對書法有興趣的孩子進行書法培訓,并開展各類書畫活動。

“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是社區對于老年人的服務宗旨,我們深入了解到近年來隨著“空巢老人”的逐漸增多,一些獨居老人的吃飯也成為大問題。陳梅芹設立了老少小飯桌,一頓午餐三菜一湯8塊錢的標準,價格便宜,味道清淡,飯菜葷素搭配,營養齊全,為轄區內獨居老人、小朋友們解決午餐問題。

(二)成立“陳耀剪紙工作室”

陳耀,身殘志堅,他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家、國家工藝美術師等。他獲得很多榮譽,近年來,中央電視臺、江蘇衛視、南京電視臺等媒體拍攝過八十多部電視記錄片,專題報道陳耀和他的剪紙藝術?!度嗣袢請蟆吩源蠓婷孀摹蛾愐簽榧艏埗钪方o予高度評介。我們在寶地園社區專門成立了“陳耀剪紙工作室”。工作室里,掛著陳耀的剪紙作品,散發著濃濃的鄉土氣息。社區有了他的工作室,他可以經常利用節假日、寒暑假為居民們舉辦免費的剪紙講座,經常參與社區的公益講座、公益活動,向社會各階層傳授剪紙藝術,傳授民間剪紙手工藝。目前,他已經為社區各種人群開辦講座四五場,受益群眾達百余人。

三、名人名家工作室建設實踐經驗成果

(一)開拓了江東街道社區教育志愿者服務的新模式

在項目實施期間,采用談話、問卷調查、信息采集等形式進行調查分析,摸清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興趣愛好、學習需求。定期召開各團隊的座談會、交流心得體會等形式進行成果測評與分析。不斷擴大社區“名人名家工作室”的規模,并提高其品質品位。達到有專門場所、有必要設施、有年度計劃、有制度、有成員名冊、每次活動有記錄、形成年度考核機制等基本要求,推進社區教育品牌化發展。

(二)發揮社區“名人名家工作室“的效應

不斷激發社區居民的積極性,持續的、積極主動的原動力,吸引更多的居民加入到社區“名人名家工作室”當中。社區“名人名家工作室”由原先的5位專家發展到10位。

(三)激發團隊熱情提升專業水準

不斷推動項目工作團隊的科研熱情,激發社區成員從事社區教育工作的熱情,不斷提升專業水準,培養“名人名家工作室”骨干成員,在社區教育中發揮領跑帶頭作用?!吧鐓^名人名家”宣培金無論在位或退休,十幾年來始終堅持不收講課費。他義務為社區社會作各種宣傳報告,打車的路費都是自己出的。有的社區單位知道他不會收講課費,就買點紀念品給他,他感覺再推辭有些不妥,就將紀念品拿回來,捐給清河社區的“愛心園”。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聽過他報告的人都被他的人品和精神所感動,他雖近八十高齡,但他要講的報告都在家中熟背多遍,在臺上講課時從來都不看稿子的。鼓樓區和江東街道關工委聘他為講師團成員。幾年來,宣老為街道、社區、學校免費義務講課百余次,受益聽眾達萬余人。每次講課、自始至終他總是站著講,他說:這是對聽眾的尊重。老牛自知夕陽短,不用揚鞭自奮蹄。宣老他不顧年老和辛勞,主動請纓,承擔起了街道轄區內的長陽小學、金陵匯文學校、拉薩路小學分校、龍江小學四所小學的思想道德講課的任務,當起了孩子們的校外愛國主義輔導員。在宣老講課的內容里,有青少年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有革命傳統,有雷鋒故事,講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那些“最可愛的人”:還有特級英雄黃繼光、邱少云、董存瑞等,小學生達1000余人。endprint

(四)提高社區居民社區教育的參與率優化服務質量

拓展社區教育服務功能,提高社區教育服務質量,將一個個“點”的凝聚逐成“燎原”之勢,呈現出居民積極參與的發展態勢。清河新寓“名人名家社區工作室”現有專職人員3人,兼職教師10人,志愿服務隊伍300余人。寶地園社區也成立了“陳耀剪紙工作室”。

實施項目期間,我們分階段對居民進行滿意度與認同度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交流心得體會等形式進行成果測評和分析。

社區“名人名家工作室”的沈少華、卞學榮兩位老軍醫為居民看病咨詢深受居民的歡迎和愛戴,每個門診日都有居民在社區排隊等候。清河一村有位居民,長期患胃出血的毛病,經過治療時好時壞,總也不能斷根。自從我們老軍醫門診以來,她幾乎每次都要求診咨詢,沈少華醫生根據她的身體情況,不斷的給她調整藥物和食療,經過半年的治療胃出血的毛病終于沒有在發生。沈少華醫生是劉伯承將軍的保健醫生,是一位醫術很全面的有著40多年經驗的老軍醫。

四、總結和建議

清河新寓社區首批推出的5名專家進入“社區工作室”以來,運作順暢,2012年底我們又引進5名專家,分別是象棋大師徐天紅、醫療專家袁佩芳、故事大王李志華、攝影專家楊家治、烹飪專家陳梅芹。第一滿足居民物質文化新形式的探索,即如何進一步地滿足居民的精神層面需求;第二是整合社區資源,放大“愛心園”品牌效應的一個創新平臺;第三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新探索,促進社會居民的交流,有利于消除不和諧社會因素。目前,我們正按照“立足居民、注重效果;立足清河、輻射全區;立足長遠,大膽探索”三點要求,引進新的老專家進入,全力推進清河新寓“名人名家社區工作室”的運行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和金.關于建設常州市社區教育名師工作室的實踐思考[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4):5-8

[2]許西惠,鄧玉真,朱琴.社區教育特色項目工作室建設的實踐與研究——以“圣賢文化育建幸福家庭”特色項目工作室為例[J].《經營管理者》,2015(34)

[3]包智強.鑄魂固本,團隊打造——無錫市“名師工作室”團隊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10(30):16-19

[4]鄧秋萍.借名師之力,助團隊發展——江蘇省錫山中等專業學?!懊麕煿ぷ魇摇苯ㄔO的實踐與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15(30):47-50

作者簡介:

徐進彩(1968.12~ ),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江蘇省南京市,學歷:本科,職務:副主任,職稱:小學高級,研究方向:社區教育與繼續教育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歡
建設實踐工作室
《海洋學》課程特色與建設實踐
中央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基于卓越環保工程師培養的環境工程品牌專業建設與實踐
互聯網背景下藝術設計專業校企合作新模式研究
依托工作室的軟件工程實踐教學研究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企業文化建設實踐分析
地方本科院校設計類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探究
解剖學實驗考試題庫建設實踐與探討
水文實驗室建設實踐與教學應用改革探索
以工作室為平臺的校企合作模式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