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談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整合

2018-01-19 22:00沈延明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整合初中物理信息技術

沈延明

【摘 要】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彌補了傳統教學中語言、文字描述的局限性,彌補了物理實驗器材、過程的局限性,豐富了物理教學資源,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改革了師生互動方式,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整合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信息技術正在發揮著其突破時空的優勢,利用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白板技術等來創設物理情境,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實現生活和物理的對接,優化課堂教學等等,都是目前我們很多物理老師研究的問題。信息技術與物理學科的整合對于教學過程的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義。下面是我對信息技術和物理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來實現師生互動的幾點淺見:

一、“有效整合”的五項優勢

1.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可創建情景促進思維發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學生正處于一個求知欲強,接受新鮮事物快的年齡時期,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情境,使所呈現的物理情境真實生動,所反映的原理清晰直觀、簡單明了,可以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使同學們迅速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例如在講授初二物理“光的直線傳播”這一節,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們單刀直入,急于把“光沿直線傳播”的結論亮出,但我們現在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本世紀地球上第一次出現日全食情景來引入新課,學生會被日全食美麗、壯觀、奇妙情景深深吸引。教師適時提出問題地球上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現象?其中包含了什么物理道理?這樣可啟發學生的思維,再由教師結合其他生活中例子指導學生得出光沿直線傳播的結論,這會給學生產生難以忘懷的印象。

2.在物理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課件生動、形象使抽象的物理問題變得直觀降低教學難度

運用多媒體課件,我們可以模擬仿真各類情境,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綜合運用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動畫、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創設情境,變不可見為可見,變靜態為動態,變抽象為直觀,使各類較難的問題變得簡單明了。以初中二年級物理《連通器 船閘》為例。

可能很多教師都有同感,由于絕大多數學生都沒有看過船船閘,他們無法想象船閘是什么樣子,更不能理解它是怎樣利用連通器原理來解決通航問題的,所以他們對這一節的知識感覺既深淵又無趣。我給他們播放《船閘》的FLASH動畫,直觀地演示船只在上下游之間自由通行的情景。最后我為了讓學生對船閘有更深的理解,我又給他們播放葛州壩船閘的通航錄像,這樣既增長了學生的知識,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多媒體技術用于初中物理教學,它具有強大的模擬實驗功能

在物理教學中,由于受到實驗儀器本身的限制,一些不易觀察、有危險性、無法或沒有條件實現的實驗,用多媒體仿真實驗來進行模擬演示能夠較為真實地再現物理變化過程,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來獲得感性認識并對物理規律進行探究,從而彌補學生實驗的不足,給學生產生不可磨滅的印象,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做托里折利實驗時,由于實驗器材的限制,加之水銀有毒而不便進行實際操作,但本實驗又非常重要,學生如果沒有感性認識就很難理解這一測量方法。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模擬演示托里折利實驗的測量方法,教師講解容易,學生也易于理解接受,這樣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4.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擴大教學容量

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把所要的內容進行加工制作成課件,在課堂上按照教學程序把圖、文呈現出來,既清晰又規范,節省了課堂板書的時間,加大了課堂傳遞的信息容量。多媒體教學速率明顯加快,教學環節和信息變換頻繁,學生就必須快速反應,好的學習習慣隨之而來。例如,復習凸透鏡成像規律時,死記硬背固然不行,重新利用光具座實驗也費時費力,而且效果還不如人意。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凸透鏡成像規律模擬實驗,演示物距從無窮遠至小于焦距的整個實驗過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變化的情況,整個模擬實驗過程流暢、直觀、明了,從而使學生對該實驗重新有了一個清晰完整的認識。

5.利用多媒體技術與德育的無縫融合,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在課堂教學中,任何學科的教學都應自始至終貫穿德育教育,物理學科也不例外。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課程理念的更新,傳統的說教模式已不適應物理學科的德育滲透,應該加強知識性、趣味性的德育滲透方式,而多媒體在這方面顯示出得天獨厚的優勢。多媒體技術生動、形象,感染力強,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物理興趣和內部動機,而且還寓德育教育于智育教育之中。比如,在有關火箭的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我國的航天事業的重大發展成果進行瀏覽,使學生能夠潛移默化的感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通過對內能的利用的多媒體技術演示,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利用多媒體技術采用這些喜聞樂見的方法滲透在物理學科中可以說是對學?,F行德育教育工作的一個強有力的補充,且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二、“有效整合”的三種途徑

信息技術與物理學科教學整合的內容非常廣泛,就初中物理教學而言,整合的途徑主要有以下三種:

1.收集物理教學資源

(1)掃描。用掃描儀直接掃描現成的文字或圖片,是目前獲取物理資料的常用方法,平時在閱讀有關書籍時,要用心留意,不斷積累、豐富可用素材。

(2)攝像。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將自己認為精彩的教學片段、實驗探究過程、優秀課例等,用照相機或攝像機錄制下來,留作教學素材并與他人共享。

(3)網上下載。教師可以根據自己教學需要,添加網頁、下載網頁、文字、圖片、動畫課件等,將下載資源保存在分類文件夾里待用。

2.制作物理教學課件

一個完整的課件一般包括以下幾個要素:一是文字說明,這是每個課件不可缺少的部分,文字說明只要能起到板書的效果即可,不必過于追求動態效果。二是圖片,根據教學內容,課件需要插入或鏈接必要的教學圖片,為了美化課件,還可插入與主題相符的裝飾圖片。三是表格與圖表,ppt軟件插入表格與圖表與使用Excel電子表格一樣,非常方便。四是動畫,這是課件最吸引人的地方,雖然ppt無法與其它一些軟件相比,但它可以通過插入或鏈接方式來彌補,使課件達到直觀、美觀之效果。五是聲音,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剪切、插入聲音文件。六是相關影像素材。上述各要素可以在ppt燈片上直接編輯,也可以編輯成word或Excel文檔,再進行相關鏈接。由于各類課件的內容和制作要求不同,這里對課件的具體制作過程就不作詳細說明了。

3.構建網絡教研平臺

構建物理網絡教研平臺,可以將教師備課、課堂教學、練習反饋、課后輔導、個別學習、在線測試等教學環節統一包容,充分發揮網絡教研之特色。教師改革傳統的備課方法,共同參與搜集信息資料、重組教學資源、撰寫教學案例、網上交流反思、精備優質課例等網絡教研工作,使備課和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另外,學生課后也可進入網站的交互空間,這里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還有復習和練習資料,學生可以自我進行在線測試,教師可以公開或單獨對學生作出評價,接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豐富了師生的交往方式。

總之,多媒體技術與初中物理學教學的有機結合,是初中物理教學改革中的一種新型的輔助教學手段,由于它增加課堂教學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我相信,只要我們廣大初中物理教師共同為之去努力、去研究的話,多媒體課件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將會發揮更顯著的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歡
整合初中物理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微課對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