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態心電圖對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診斷價值分析

2018-01-19 11:36曹蕾韓涵丁文
健康大視野 2018年20期
關鍵詞:心肌缺血動態心電圖心律失常

曹蕾 韓涵 丁文

【摘 要】目的:探討動態心電圖對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診斷價值。方法:選取2017年1月至12月期間收治的64例冠心病患者,利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32例。對照組行常規心電圖檢查,觀察組行動態心電圖檢查,對比兩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陽性率及心律失常診斷情況。結果:觀察組心肌缺血陽性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及矩陣室上速顯示率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動態心電圖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診斷中具有較高價值,可有效提升心肌缺血陽性率及心律失常檢出率,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冠心??;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動態心電圖;診斷

【中圖分類號】R545.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0-0-02

冠心病屬于臨床常見疾病,其發生多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有關,進而造成血管腔狹窄或阻塞,引發心肌缺血、缺氧、心律失常等現象,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其生命[1]。因此,早期對冠心病患者作出準確診斷,并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在患者預后改善中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上常采用常規心電圖對冠心病患者進行診斷,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常規心電圖在檢查部分已發生冠狀動脈病變與狹窄的患者時,仍顯示正常狀態,存在一定誤診與漏診。近年來,動態心電圖已成為心血管領域中非創傷性檢查的重要方式,受到廣泛醫師及患者的認可。本研究主要探討動態心電圖對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診斷價值。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12月期間收治的64例冠心病患者,利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32例。對照組男17例,女15例;年齡46-69歲,平均(57.23±5.18)歲;病程9個月-3年,平均(1.94±0.42)年。觀察組男18例,女14例;年齡46-69歲,平均(57.23±5.18)歲;病程9個月-3年,平均(1.94±0.42)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冠心病相關診斷標準[2];②均經冠狀動脈造影證實;③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的臟器疾??;②精神障礙者;③意識不清者;④依從性較差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檢查時均取平臥位,保持安靜狀態,放松情緒,對照組行常規心電圖檢查,選用北京福田電子醫療儀器公司生產的型號為FX-740的12導聯心電圖機進行持續描記,紙速:25mm/s,增益:10mm/mV,在此期間確保ECG基線平穩無干擾,圖像清晰。觀察組行動態心電圖檢查,選用上海群天通用電器有限公司生產的型號為PI200A系列12通道動態心電圖記錄儀,連續監測24h心電圖變化情況,最終將所有數據上傳至計算機,經信息處理、分析、人工判斷、校正后進行綜合性診斷,并記錄異常心電信號。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陽性率及心律失常診斷情況。

1.4 診斷標準 常規心電圖:T波<同導聯R波的10%,ST段下斜型下移>0.05mV,即為陽性。動態心電圖:①處于等電位基線標準時,ST短呈下降型或水平型,下降>0.1mV;②下移時間>1mms;②兩次心肌缺血之間間隔時間>1s,且J點后,所測量的ST段標準為80s。

1.5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25.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檢驗,百分數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 ”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心肌缺血陽性率

觀察組心肌缺血陽性率為90.63%(29/32),對照組心肌缺血陽性率為56.25%(18/32),觀察組心肌缺血陽性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9.692,P=0.002)。

2.2 心律失常診斷情況

觀察組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及矩陣室上速顯示率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冠心病屬于心血管疾病,多發于老年人群,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其發病率也隨之升高[3]。目前,臨床針對冠心病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多認為與高血壓、高血脂、家族病史、吸煙、肥胖等多種因素有關,同時,冠心病患者常伴有心肌缺血,易引發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甚至導致患者發生心臟性猝死[4]。以往,臨床上常采用常規心電圖對心血管疾病進行診斷,可有效診斷伴有典型心絞痛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而對于無典型癥狀的心肌缺血患者診斷效果不佳,容易出現漏診。因此,尋求更加適宜的檢查方式在冠心病患者的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臨床上常將冠狀動脈造影作為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但由于其檢測費用較高,且創傷小,可能對患者造成較大傷害,部分患者無法接受。心電圖檢查主要通過心電圖機進行操作,可經由患者體表對心臟心動周期電活動變化圖形進行有效記錄。常規心電圖屬于傳統的心電圖檢測方法,具有安全、無創、費用低、可重復操作、普及性高等優勢,在心臟基礎性疾病的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是目前診斷冠心病的基礎方法[5]。但部分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處于靜息狀態時仍可維持良好的心肌血流水平,僅在患者出現急性心肌缺血伴梗性時,才可顯示出冠狀動脈狹窄狀態,而此時患者的病情已發展至較為嚴重的狀態,影響患者預后。動態心電圖屬于新型的心電圖檢測方法,可對心臟處于安靜狀態及活動狀態下的心電圖變化情況進行不間斷、長時間、持續的記錄,并進行全面分析。與常規心電圖相比,動態心電圖可持續記錄24h高達10萬次的心電信號,還可有效監測非持續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在短暫性心肌缺血及一過性心律失常的監測中發揮重要作用[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心肌缺血陽性率及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矩陣室上速顯示率均較對照組高,表明動態心電圖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診斷中具有一定可行性。

綜上所述,動態心電圖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診斷中具有較高價值,可有效提升心肌缺血陽性率及心律失常檢出率,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錢坤.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診斷的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對比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9):191-19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政司.中國常見心腦血管疾病診治指南[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59.

王玲,鄭建平,黃琦磊.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在冠心病中的應用價值對比[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28(b04):242-243.

程暉.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颊邞脛討B心電圖檢查的臨床價值[J].醫療裝備,2018,31(12):37-38.

夏國宏,鄭爭達,楊海燕.動態心電圖檢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臨床價值分析[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6,26(2):354-356.

李園園.兩種心電圖監測冠心病心肌缺血與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較[J].河北醫學,2016,22(12):1959-1961.

猜你喜歡
心肌缺血動態心電圖心律失常
動態心電圖及心臟彩超與冠脈造影對冠心病的診斷分析
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更年期女性動態心電圖ST—T變化的臨床意義
動態心電圖應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診斷中的臨床價值評估
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性心肌缺血的療效觀察及分析
Holter關于心肌缺血檢測的相關性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