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診護理風險分析及防范措施

2018-01-19 11:36陳洪陳素斌
健康大視野 2018年20期
關鍵詞:護理風險急診防范

陳洪 陳素斌

【摘 要】為了有效減少急診科護理風險的產生,本文闡述了急診護理風險產生的相關因素,提出相應的預防管理措施,認為健全規章制度、加強護理教育培訓、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加強急救技能的培訓、提高溝通技巧、加強法律意識等是降低急診風險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急診;護理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R488.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0--01

急診科是搶救生命最前線,就診患者病情危重、復雜、病死率高、流動性大,并發癥發生率及病死率均比較高,其中大量的醫療活動由護理人員完成,護理工作的預見性相對較差,護理風險始終貫穿在護理操作及配合搶救等各環節中, 采取有效的風險預防措施是提高急診科護理質量、確保病人健康及生命安全的有效措施。

1 急診護理風險的相關因素

1.1 患者因素 急診病人對突如其來的患病缺乏心理準備, 因而感到心情緊張、煩躁不安, 不配合治療, 潛在護理風險極大。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健康的要求普遍提高,意識也明顯增強,要求有良好的醫療環境、先進的醫療設備和優質的服務態度,對搶救和治療效果期望值過高,由于患者及家屬對相關醫學知識的缺乏,醫患雙方信息的不對等導致矛盾繼發,此外,由于基本醫療保險政策的細化程度不夠,衛生資源的分布和匹配的合理性存在某些不足,導致患者家屬心理不平衡,對醫務人員不信任,稍有不慎就可導致醫療糾紛的發生[1]。

1.2 醫患因素

1.2.1 急救經驗不足、操作技能欠佳、缺乏溝通技巧 急診工作強度大,夜班勤, 多由低年資護士擔任, 因急救經驗欠缺,操作技術不熟練,對患者病情缺乏正確的判斷,容易出現工作上的失誤;在遇到突發事件時手忙腳亂, 應對無效。面對各種急救患者,精神高度緊張,工作中易產生厭倦情緒,導致在溝通中態度生硬,未充分重視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為護理糾紛和護理差錯埋下隱患。

1.2.2 工作責任心不強 個別護理人員缺乏嚴謹的工作態度和慎獨精神,工作不認真,動作緩慢,不能有效地實施急救、治療措施,急救工作不到位,極易引起糾紛。

2 急診護理風險的防范措施

2.1 持續的護理教育培訓, 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不斷強化優質服務意識,提高急診護士的職業素質,包括服務禮儀、新業務技術、法律意識、溝通技巧,通過各種途徑組織全體護理人員學習護理風險管理知識, 提高對風險的認識水平,定期培訓和考試, 通過護理查房、討論等方式使護士掌握危重疑難病例的觀察要點、護理要點和處理方法, 提高對風險的預見能力,有計劃有目的地將急診搶救護理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予以總結,認真做好急診護理的每個環節,減少護理糾紛的發生。

2.2 加強急救技能的培訓 對急診護士要進行定期急救技能培訓,使其掌握各種儀器的使用方法、危重患者急救技術等。針對薄弱環節制定培訓計劃,要求每名護士熟練掌握急診科所有儀器的使用。定期對全科人員進行三基理論及急救護理操作能考核,使科室的急救業務水平不斷提高。如動靜脈穿刺、簡易呼吸器、氣管插管、心肺復蘇術、止血包扎固定搬運等,提高搶救成功率。護士長督促年輕護士加強專業技能和基礎知識的學習,高年資護士要做好傳、幫、帶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從而減少護理糾紛的隱患,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2.3 提高溝通技巧 急診患者病情復雜,病情危重,變化快, 搶救多, 工作人員緊張忙亂, 家屬焦急、情緒激動。因此, 及時有效的交流溝通是緩解矛盾、避免糾紛的重要途徑。要求護士對各種不同的患者予以理解、寬容,體諒患者的心情和痛苦,應掌握心理溝通的藝術,對患者進行及時耐心細致的解釋,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以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對于病情危重、癥狀明顯的患者,應優先安排就診。做到接診到位、檢查診斷到位、病情觀察到位、急診處理到位、與患者溝通到位。牢固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保持良好的醫惠溝通,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增加患者的滿意度,更好地配合治療,從而減少醫療爭議的發生[2]。

2.4 加強法律知識學習,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護士要增強法律意識,謹言慎行,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特別是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管理辦法》等與護士有關的法律知識有所掌握,并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經驗,強化法制觀念和證據意識,加強工作責任心??赏ㄟ^邀請醫學法律專家進行防范醫療糾紛的專題講座,并組織討論,使醫護人員自覺地學法、懂法和守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所有急救護理記錄都應及時、準確地完成,未及時記錄的,應在急救結束后6h 內據實補記,并加以注明,尤其是執行口頭醫囑后需補開醫囑,記錄要及時、準確、真實、客觀、完整,不得涂改,對于病情危重的患者要嚴格落實知情同意制度,簽字為據。如是患者拒絕檢查、治療和住院,一定要說明原因并簽字,妥善保存好記錄以備查。讓急救記錄作為有效的法律依據,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2.5 健全規章制度嚴格執行 規章制度是預防差錯事故的必要條件,是正常護理操作的保障。護士必須紀律嚴明,堅守崗位,隨時處于應急待命狀態,具有團隊精神,在護理操作中循章守制做好搶救工作。醫院各部門要支持急診工作急診科設一線、二線值班人員,24 h待命,隨時處于應急狀態。當大批患者來診時,迅速啟動醫院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各就各位進行搶救治療。急診科制定了突發大批車禍患者的應急預案、突發傳染病患者的應急預案、突發集體中毒的應急預案等,在搶救患者時整個科室工作協調、人員互助,可大大減少護理風險的發生。

2.6 及時總結經驗 護士長和護理業務骨干總結工作經驗,針對急診科的工作特點,總結出科室常見護理風險及應對措施,供護士學習和借鑒。如:危重患者外出檢查、住院途中發生窒息、心跳驟停;醫療護理文書丟失或記錄失誤;分診漏診;各種搶救操作的損傷;給藥錯誤;搶救儀器不到位;醫務人員損傷及感染;醫療護理糾紛;工作人員應急能力低下;服毒患者的再自殺等[3],這些都匯編成冊以便參考使用。

3 總結

風險管理是護理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護理服務質量的根本保證。護理工作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失誤,都會直接或間接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急診護理的風險管理理念,應該完全滲透到每位護士的思維理念里,體現到各項急救護理操作流程當中,加強護理風險的管理及防范是降低護理風險、提高護理質量的有效措施??傊?,要不斷健全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培訓人材,提高人材素質。完善設備設施,開展優質服務,提高風險意識,緊密結合急診自身的特點,不斷探索,加強急診學科建設,走出急診高風險,同時贏得社會和患者對急救急診的理解和支持。

參考文獻

李玉鳳急診護理風險分析與防范[].臨床醫學工程,2010,17(3): 106~107.

段曉巧.急診護理風險因素分析與對策[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7(2):170~171.

劉晉.急診護理糾紛的易發環節分析及預防[J].護理研究,2009,23(7C): 1955~ 1956.

猜你喜歡
護理風險急診防范
急性左心衰的急診護理措施
神經外科護士的護理風險及防范對策
論綜合性ICU的護理風險與防控
循環內科常見護理風險分析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