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統性護理干預措施對中心靜脈導管發生相關性血流感染事件的影響

2018-01-19 11:36王軼
健康大視野 2018年20期
關鍵詞:血流感染中心靜脈導管

王軼

【摘 要】目的:系統性護理干預措施對中心靜脈導管發生相關性血流感染事件的影響。方法:選取于2017年12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50例血液科患者,所有患者白細胞均在正常范圍,均進行中心靜脈導管置管,并依照入院先后順序的不同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5例。將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將給予系統性護理干預措施的患者作為觀察組。探究對比2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感染持續時間以及觀察記錄相關性血流感染感染發生率。結果:經過1周護理后,觀察組的住院時間及感染持續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且其感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血液科進行中心靜脈導管置管的患者采用系統性護理干預措施不僅能降低其相關性血流感染事件的發生率,還能縮短其住院時間,有助于其的恢復,具有臨床推廣的意義。

【關鍵詞】系統性護理;中心靜脈導管;血流感染

【中圖分類號】R47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0--01

前言

現如今隨著醫學科技的不斷進步,中心靜脈導管的應用范圍也變得越來越廣泛,但導管相關性的血流感染事件就此增多。該感染事件的翻身不僅加重了患者的病情,而且增加了治療的難度,同時還提高了患者的病死率以及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1]。因此為了能有效控制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事件的發生率,給予患者有效的系統性護理干預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本文對此展開討論,現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7年12月~2018年1月在我院進行治療并留院觀察的50例血液科患者隨機平均分為2組進行研究,即對照組(25例)和觀察組(25例),其中對照組男患者20例,女患者5例;年齡范圍在20~3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7.13±1.36)歲;文化程度:中專10例,大專5例,本科10例。觀察組男患者21例,女患者4例;年齡范圍在25~32之間,平均年齡為(28.46±1.26)歲;文化程度:中專11例,大專10例,本科4例。將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對,發現組間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式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醫護人員在對患者穿刺前準備好手術需使用的器械,并且徹底清潔雙手對患者置管局部的皮膚進行消毒工作,在其皮膚表面鋪上洞巾。待患者穿刺結束后,醫護人員應使用無菌的敷料對其的穿刺點進行包扎處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系統性護理干預:(1)醫護人員應嚴格遵循醫院規定的無菌操作:首先要徹底洗手消毒并且穿戴好手術衣帽,佩戴好口罩以及無菌手套。其次,穿刺點以患者鎖骨下靜脈為第一選擇,盡最大可能避免從患者的股靜脈進行穿刺,以此確保醫護人員無任何呼吸道感染,也避免對患者造成感染[2]。(2)更換輔料護理。待患者穿刺插管成功后,醫護人員必須使用無菌的敷料對其的穿刺點進行覆蓋,如果穿刺點出現少許血跡,則需使用生理鹽水清洗干凈后再進行覆蓋[3]。醫護人員需遵循醫囑在更換敷料的同時進行記錄使用頻率,當發現敷料脫落時應及時更換,但須注意在更換輔料前要徹底洗手。在此期間嚴密觀察患者的實際情況,例如局部皮膚是否出現紅腫,是否有發熱現象的出現。若發現異常,應立即通知醫生進行相關的處理措施[4]。(3)心理護理。平日與患者接觸時,醫護人員需通過自己的言行,去安撫患者不安的心態,使患者緩解負面情緒,從而增強其自信心。為獲得患者的信任,與患者構建一段良好融洽的關系,從而更好的對其進行心理護理。(4)拔管護理。醫護人員在拔管過程中禁止暴力,待拔出后觀察導管的完整性,隨后對患者的穿刺點進行按壓,按壓時間為10min,期間覆蓋無菌敷料,囑咐患者在拔管后的24h內不得進行劇烈運動,以免造成二次出血。

1.3 觀察指標 ①統計2組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發生率;②對比2組住院時間以及感染持續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時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應以()表示,并采用t對其進行比較,計數資料則采用卡方值 進行比較,若比較結果顯示P<0.05,則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發生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有15例,占總人數的60.00%(15/25);觀察組發生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僅有2例,占總人數的8.00%(8/25),從上述數據中可見,觀察組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組間差異具有統計意義(P<0.05)。

2.2 2組患者住院時間、感染持續時間比較 觀察組住院時間為(18.20±4.21)d,對照組住院時間為(25.24±4.87)d;觀察組感染持續時間為(5.72±2.23)d,對照組感染持續時間為(14.91±4.50)d。結果顯示,對照組住院時間及感染持續時間均長于觀察組,且P<0.05,差異均具有統計意義。

3 討論

目前臨床上血液科患者大多會采取通過中心靜脈導管進行化療,但由于該治療方案進行過程中極易出現單管相關性血流感染,因此必須在患者治療期間對其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從而減低感染發生率,就此提高臨床的治療效果。系統性護理干預本著“以患者為中心”的職業操守,從而提升整體的護理水平,對血液科患者的恢復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首先,穿刺過程中嚴格落實無菌操作,可有效避免患者發生感染;其次,及時依照主治醫生的囑咐給予患者更換輔料護理,有效緩解患者病情的發展;最后,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利于患者不良情緒的流散[5]。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發生率較對照組低(P<0.05),可見,對血液科患者實施系統性護理干預能提高其的生命治療,值得臨床的推廣及其應用。

參考文獻

李家容.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預防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7,19(9):50-53.

韓艷麗.ICU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感染系統性護理干預的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11(6):1336-1338.

王麗麗.血液透析256例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預防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7,11(23):71-72.

張潔.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8,7(6):80-82.

余繽虹.集束干預策略預防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1(28):33-34.

猜你喜歡
血流感染中心靜脈導管
血清降鈣素原檢測在血流感染患者中的臨床應用
護理干預在預防血液透析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護理
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與兒童血流感染的相關性研究
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血培養對血流感染的臨床診斷價值
改良換藥法用于PICC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預防效果
臨床護理路徑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應用
中心靜脈導管與靜脈留置針引流胸腔積液的效果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