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血培養對血流感染的臨床診斷價值

2016-07-26 22:22黃麗君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7期
關鍵詞:超敏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

黃麗君

【摘要】 目的 探討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血培養對血流感染的臨床診斷價值。方法 82例血流感染患者作為觀察組, 82例非血流感染的局部感染患者作為對照組, 收集兩組患者的血液標本進行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及血培養, 對比觀察三種檢測方法對血流感染患者的臨床診斷價值。結果 觀察組降鈣素原陽性率為69.51%、超敏 C反應蛋白陽性率為96.34%, 高于對照組的9.76%、48.78% (P<0.05)。觀察組降鈣素原濃度為(4.92±0.95)ng/ml、超敏C反應蛋白濃度為(118±24)mg/L, 高于對照組的(0.08±0.01)ng/ml、 (58±12)mg/L(P<0.05)。對血流感染患者進行血培養檢查顯示 ,革蘭陰性菌患者降鈣素原濃度為(5.92±1.19)ng/ml、降鈣素原陽性率為81.58%, 高于革蘭陽性菌患者的(1.06±0.01)ng/ml、50.00%(P<0.05)。革蘭陰性菌患者超敏 C反應蛋白濃度為(119±24)mg/L、超敏 C反應蛋白陽性率為94.74%, 革蘭陽性菌患者超敏 C反應蛋白濃度為(124±22)mg/L、超敏 C反應蛋白陽性率為96.15%, 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對血流感染的診斷特異性強, 聯合血培養檢測可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盡早明確診斷, 及時指導臨床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案, 改善患者的預后。

【關鍵詞】 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血培養;血流感染;臨床診斷價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005

血流感染是一種死亡率較高的炎性感染疾病, 主要包括敗血癥、菌血癥等, 患者臨床癥狀不明顯。新生兒重癥病房中的血流感染主要因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CNS)導致, 手術、留置導管、侵入性操作、外傷、化療、藥物刺激、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營養不良等因素也容易誘發血流疾病[1]??垢腥舅幬?、免疫抑制劑是治療血流疾病的常用藥物, 但是藥物的濫用導致耐藥性增加, 加大了治療難度。血培養是血流感染的主要診斷方法, 但是需要多次培養、抽血時間長, 培養過程中的標本容易污染, 影響診斷結果[2]。目前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降鈣素原在血流感染診斷方面的價值, 血流感染患者的降鈣素原濃度相對于健康人群會有明顯的增高, 因此對患者進行降鈣素原檢測可以對血流疾病進行早期診斷, 同時能動態監測治療效果。超敏C反應蛋白是判斷炎癥反應的非特異性指標, 與細菌感染密切相關。本文為探討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血培養對血流感染的臨床診斷價值, 特選取病例進行對照研究,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確診為血流感染的82例患者作為觀察組, 同時選取同期收治的非血流感染的82例局部感染患者作為對照組。排除嚴重臟腑功能病變、外因導致降鈣素原濃度增高、外真菌感染、服用抗生素、激素的患者。觀察組中男46例, 女36例, 年齡1.5~78.0歲, 平均年齡(62.7±5.2)歲;對照組中男44例, 女38例, 年齡1.7~80.0歲, 平均年齡(63.1±5.7)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檢測方法 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所有患者的靜脈血10 ml, 每隔5 min抽取1次, 連續抽取3次, 保證檢查結果的準確性。將采集的血液標本放入Bact/ALERT 3D血培養系統進行培養, 明確陽性診斷后抽取培養液進行革蘭染色, 并進行細菌培養及鑒定。在操作過程中要嚴格無菌操作, 減少人為原因造成標本的污染。同時采集所有患者血液標本進行降鈣素原和超敏C反應蛋白測定, 采用廣州萬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免疫熒光干式定量檢測儀及其配套試劑盒檢測降鈣素原濃度和陽性率(>0.5 ng/ml判定為陽性), 采用德國SIEMENS公司生產的BNⅡ全蛋白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盒檢測超敏C反應蛋白濃度和陽性率(>10 mg/L判定為陽性), 嚴格按照操作規范進行操作, 觀察和記錄結果。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降鈣素原和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結果比較 觀察組中降鈣素原陽性57例(69.51%), 超敏C反應蛋白陽性79例(96.34%);對照組中降鈣素原陽性8例(9.76%), 超敏C反應蛋白陽性40例(48.78%);觀察組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陽性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濃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 2 血流感染患者革蘭陰性菌與革蘭陽性菌降鈣素原和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結果比較 82例血流感染患者血培養檢出細菌陽性64例(78.05%), 其中革蘭陰性菌38例(18例大腸埃希菌, 11例肺炎克雷伯菌, 9例銅綠假單胞菌), 革蘭陽性菌26例(18例金黃色葡萄球菌, 5例CNS, 3例肺炎鏈球菌)。革蘭陰性菌中降鈣素原陽性31例(81.58%), 超敏C反應蛋白陽性36例(94.74%);革蘭陽性菌中降鈣素原陽性13例(50.00%), 超敏C反應蛋白陽性25例(96.15%);革蘭陰性菌降鈣素原陽性率高于革蘭陽性菌(P<0.05), 革蘭陰性菌超敏C反應蛋白陽性率與革蘭陽性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革蘭陰性菌降鈣素原濃度高于革蘭陽性菌(P<0.05), 兩者超敏C反應蛋白濃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血流感染是臨床上重癥感染性疾病之一, 對人體傷害的能力非常強大, 嚴重者可以帶來生命危險??墒谴思膊]有特征性的臨床表現, 很難被發現, 臨床上因血培養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常作為首選診斷方法, 不過血培養存在如下弊端:需在用藥前采血且血液易污染;陽性率易受細菌數量的影響;培養所需時間長, 造成結果滯后。以往有關研究表明, 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原是和此病有密切關系的兩種物質[3]。超敏C反應蛋白是一種急性時相蛋白, 當發生炎癥時含量會迅速在體內增加, 臨床上對血流感染患者具有較高的敏感性但特異性較差。有文獻表明降鈣素原可作為臨床早期診斷血流感染的指標[4]。降鈣素原是一種糖蛋白, 由116個氨基酸組成的分子量為13 kD、半衰期為25~30 h的無激素活性降鈣素前肽物質。降鈣素原轉錄后可在甲狀腺濾泡旁細胞粗面內質網內翻譯成降鈣素原前體, 在內源多肽酶作用下生成116個氨基酸的降鈣素原。健康人群甲狀腺C細胞產生的降鈣素原是很難被檢測到的(<0.1 μg/L) 。一般而言, 病毒性感染發生后并不會引起降鈣素原升高, 局部感染時降鈣素原變化也不明顯。但當出現細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時, 除甲狀腺外, 人體其他細胞也會參與到降鈣素原的合成, 如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神經內分泌細胞等, 此時血清降鈣素原在人體中含量會急速升高[5], 且隨感染進展或控制而持續在高水平或逐漸下降。

通過本研究發現, 降鈣素原可以作為血流感染早期的敏感性指標, 與非血流感染患者相比有著顯著差異。對于降鈣素原含量而言, 與革蘭陽性菌致病者相比, 革蘭陰性菌致病者中的含量有顯著提高, 這主要由于細菌的組成成分造成的。內毒素是革蘭陰性菌細胞壁分泌的一種物質, 可以增加 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原的釋放, 使這兩種物質含量顯著升高[6, 7]。此外, 結合的受體不同, 信號通路不一樣, 代謝過程的差異也是造成此結果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與以往類似研究[2, 4]的結果一致, 都證明了降鈣素原和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檢測時在臨床中對血流感染的早期輔助診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 降鈣素原和超敏C反應蛋白作為全身嚴重細菌感染的輔助和鑒別診斷方面的標志物, 其與血培養結合可確定菌株的唯一性, 能明顯提高臨床醫生在診斷血流感染方面的準確率, 對醫生減少抗生素應用具有重要價值, 且通過連續的血清降鈣素原檢測可判斷感染預后, 提高抗生素的有效率, 降低抗生素濫用的情況。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血培養可以作為血流感染的早期診斷重要指標, 具有較高的臨床指導價值。

參考文獻

[1] 盧敏, 王中新, 沈繼錄, 等.降鈣素原在兒童細菌性血流感染診斷中的應用.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2, 33(14):1776-1777.

[2] 王凱飛, 沈定霞, 劉朝軍, 等.血清降鈣素原定量檢測與血培養結果的比較.中華檢驗醫學雜志, 2012, 35(3):243-246.

[3] 姚明媚, 湯鳳珍, 胡英華, 等.血培養聯合血清降鈣素原對血流感染患者的診斷價值分析.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5, 36(9): 1292-1293.

[4] 羅軍, 蔣雪梅, 李紅霞, 等. 血清降鈣素原與血培養聯合檢測對血液感染的診斷價值.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4, 35(8): 1052-1053.

[5] 李玖軍, 張濤. C反應蛋白及降鈣素原在小兒膿毒癥血流感染及其他部位感染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中國當代兒科雜志, 2013, 15(3):212-215.

[6] 溫妙云, 方明, 鄧醫宇, 等.降鈣素原在鑒別重癥監護病房血流感染患者菌種中的作用.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13, 22(7): 783-786.

[7] 任麗娟, 鄭文亮, 艾根偉, 等.降鈣素原與真菌血流感染的相關性研究.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1, 21(24):5122-5124.

[收稿日期:2016-03-07]

猜你喜歡
超敏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
聯合檢測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應蛋白及D—二聚體對腦梗死的臨床價值
臨床檢驗學中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超敏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a聯合檢測變化研究
脂聯素、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應蛋白與高血壓的關系
超敏C反應蛋白、血漿脂蛋白磷脂酶A2水平與冠心病嚴重程度相關分析
急性腦梗死辨證分型與ADC、Hcy及hs—CRP的相關性研究
降鈣素原在成人心臟術后感染的監測價值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降鈣素原及C反應蛋白水平變化的臨床意義
C反應蛋白、D—二聚體及降鈣素原評估急性胰腺炎嚴重程度的臨床價值
強化阿托伐他汀干預對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pro—BNP、超敏C反應蛋白影響
體外循環與非體外循環冠脈搭橋術對比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